一種利用漁光互補光伏管樁作為地源熱泵熱源井的空調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25 05:00:5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暖通空調行業地源熱泵、生活熱水供應等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利用漁光互補光伏管樁作為地源熱泵熱源井的空調系統,該系統可以製冷、供暖、提供生活熱水的技術。
背景技術:
能源問題是全球性的大問題,隨著技術和經濟的發展及人口的增長,我們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傳統能源已無法滿足社會發展對能源的需求,新能源技術發展與進步對解決能源問題有很大的幫助;近年來,新能源領域光伏發電產業迅猛發展。因地面光伏的建設需要佔用土地及建築物頂面,有限的土地導致光伏發電企業把目光聚焦水面光伏,也即出現了新興的漁光互補光伏發電,漁光互補光伏發電即可以發電又不影響漁業的養殖,因此受到青睞;漁光互補光伏發電因其光伏支架組件置於水面之上,多採用空心混凝土管樁作為基礎,一般管樁直徑300mm,長度依水域深度7.0-15 米不等,該深度下水溫條件較好,是很好的地源熱泵冷熱源。因混凝土管樁為空心管,且部分垂直埋設在水下淤泥中,如果能對其加以利用,為臨近區域建築進行製冷、供暖,甚至建成區域供冷供熱能源站,則將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基於以上背景,本實用新型將漁光互補光伏項目中的管樁作為地源熱泵熱源井加以利用,提供節能環保的冷、熱服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實生活中漁光互補光伏管樁作為潛在的熱源井沒有得到很好利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利用漁光互補光伏管樁作為地源熱泵熱源井的空調系統,包括補水裝置、熱源側系統、用戶側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補水裝置包括、自吸水泵、液位開關、高位水箱、電磁閥、液位傳感器、補水管,所述熱源側系統包括進水支管、進水幹管、地源側循環泵、回水幹管、回水支管、漁光互補光伏管樁;所述用戶側系統包括地源熱泵主機、用戶側循環泵、末端裝置;
水處理設備、自吸水泵、液位開關、高位水箱、電磁閥依次串連在補水管上,所述液位傳感器與電磁閥相連;所述補水管的一端插入外界水域中,另一端連接在地源側循環泵吸入口處的進水幹管上;
所述進水幹管上並聯連接有多個進水支管,每根進水支管的末端均插至漁光互補光伏管樁底部,進水幹管上還連有地源側循環泵;所述回水幹管上並聯連接有多個回水支管,每根回水支管的末端均插入漁光互補光伏管樁內,進水幹管上還連有用戶側循環泵;所述進水幹管和回水幹管一端末端均和末端裝置相連;所述地源側循環泵和用戶側循環泵之間的管路上還並聯安裝有地源熱泵主機;所述漁光互補光伏管樁的底端還設有密封板。
進一步的,所述補水管上還設有水處理設備。
進一步的,所述密封板為水泥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特點是:1、充分利用大量漁光互補光伏管樁作為熱源井,節省了鑽井費用,降低了造價;2、利用管樁直接換熱,換熱效率高;3、設置了自動補水裝置,無需人工補水,沒有額外水資源浪費,系統穩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分別表示:1-水處理設備、2-自吸水泵、3-液位開關、4-高位水箱、5-電磁閥、6-液位傳感器、7-進水支管、8-進水幹管、9-地源側循環泵、10-回水幹管、11-回水支管、12-地源熱泵主機、13-用戶側循環泵、14-末端裝置(風機盤管等)、15-漁光互補光伏管樁、16-補水管、17- 補水裝置、18-熱源側系統、19-用戶側系統、20-密封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利用漁光互補光伏管樁作為地源熱泵熱源井的空調系統,包括補水裝置17、熱源側系統18、用戶側系統19,其中所述補水裝置17包括、自吸水泵2、液位開關3、高位水箱4、電磁閥5、液位傳感器 6、補水管16,所述熱源側系統18包括進水支管7、進水幹管8、地源側循環泵9、回水幹管10、回水支管11、漁光互補光伏管樁15;所述用戶側系統19包括地源熱泵主機12、用戶側循環泵13、末端裝置14;
水處理設備1、自吸水泵2、液位開關3、高位水箱4、電磁閥5依次串連在補水管16上,液位開關3與自吸水泵2關聯,所述液位傳感器6與電磁閥5相連;自吸水泵2為高位水箱4補水,所述補水管16的一端插入外界水域中,另一端連接在地源側循環泵9吸入口處的進水幹管8上;為了避免水質不好,造成整體管路出現堵塞,所述補水管16上還可設水處理設備1,用於過濾和淨化從外界水域中抽取的水。
所述進水幹管8上並聯連接有多個進水支管7,每根進水支管7的末端均插至漁光互補光伏管樁15底部,進水幹管8上還連有地源側循環泵9;所述回水幹管10上並聯連接有多個回水支管11,每根回水支管11的末端均插入漁光互補光伏管樁15內,進水幹管8上還連有用戶側循環泵13;所述進水幹管8和回水幹管10一端末端均和末端裝置14相連;所述地源側循環泵9和用戶側循環泵13之間的管路上還並聯安裝有地源熱泵主機12;所述漁光互補光伏管樁15的底端還設有密封板20,實踐中,採用水泥板作為密封板是種經濟實惠又實用的選擇。
當液位低於設計液位時電磁閥5啟動(設計液位為當地水域多年平均水位),由高位水箱4向漁光互補光伏管樁15補水;所述進水支管7插入漁光互補光伏管樁15底部,若干進水支管7並聯連接在進水幹管8上,所述進水幹管8連接地源側循環泵9,所述地源側循環泵9通過管道連接地源熱泵主機12,經過地源熱泵主機12的地源側循環水經過回水幹管10分流再經過回水支管11回到漁光互補光伏管樁15,形成地源側系統循環迴路;
所述用戶側系統由用戶側循環泵13、地源熱泵主機12、末端裝置14 形成一個循環,所述用戶側循環泵13與地源熱泵主機12、末端裝置14通過管道連接;所述漁光互補光伏管樁15中安裝進水支管7與回水支管11,管樁內液體通過地源側循環泵9進入地源熱泵主機12後形成循環迴路,漁光互補光伏管樁15中充滿水。
所述進水幹管8連接地源側循環泵,所述地源側循環泵9通過管道連接地源熱泵主機12,經過地源熱泵主機12的地源側循環水經過回水幹管 10再經過回水支管11回到漁光互補光伏管樁15內,形成地源側系統循環迴路;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關係及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