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轉向助力泵的新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5 01:04:16 2
專利名稱:一種汽車轉向助力泵的新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轉向助力泵的新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汽車轉向助力泵將壓力控制閥、節流閥、溢流閥集成於一體。由於結構設計原因,油泵出油口接頭與閥孔用螺紋連接,存在以下主要缺陷流量控制閥隨油泵轉速變化左右移動,控制溢流口開度的大小,改變溢流量來控制輸出流量的大小。同時流量控制閥隨油泵轉速變化左右移動靠阻尼孔與引油孔相通入流量控制閥底部,來保證閥運動的平穩性。 原來的轉向助力泵油泵出油口接頭與閥孔用螺紋連接,出油口接頭上設的阻尼孔左邊直接是螺紋,閥孔內的壓力油通過內、外螺紋之間隙可直接進入引油孔,從而使阻尼孔失去應有的作用,引起油泵噪聲加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汽車轉向助力泵所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設計更科學合理的汽車轉向助力泵的新結構。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主要是採用發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主要由汽車轉向助力泵的泵體所組成,在泵體上設有油泵出油口接頭,油泵出油口接頭與閥孔連接,閥孔上設有溢流口,溢流口上設有流量控制閥,流量控制閥隨油泵轉速變化左右移動,控制溢流口開度的大小,改變溢流量來控制輸出流量的大小。 在出油口接頭上設有阻尼孔,在阻尼孔的左邊設有0型圈槽,在0型圈槽內設有0型圈,使閥孔內的壓力油無法直接進入引油孔。流量控制閥隨油泵轉速變化左右移動靠阻尼孔與引油孔相通入流量控制閥來保證閥運動的平穩性。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的優點和進步。(1)設計合理。本實用新型在出油口接頭上設有阻尼孔,左邊增設0型圈槽,加裝0型密封圈,使閥孔內的壓力油無法直接進入引油孔,從而使阻尼孔充分發揮作用,保證閥運動的平穩,降低油泵噪聲。本實用新型適用於汽車。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圖1為原來的汽車轉向助力泵整體結構剖示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剖示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油泵出油口接頭1與閥孔2用螺紋連接,流量控制閥3隨油泵轉速變化左右移動,控制溢流口 4開度的大小,改變溢流量來控制輸出流量的大小。同時流量控制閥3隨油泵轉速變化左右移動靠阻尼孔5與引油孔6相通入流量控制閥3來保證閥運動的平穩性。閥孔2內的壓力油通內、外螺紋之間隙可直接進入引油孔6,從而使阻尼孔5失去應有的作用。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汽車轉向助力泵的泵體9所組成,在泵體9上設有油泵出油口接頭1,油泵出油口接頭1與閥孔2連接,閥孔2上設有溢流口 4,溢流口 4上設有流量控制閥3,流量控制閥3隨油泵轉速變化左右移動,控制溢流口 4開度的大小,改變溢流量來控制輸出流量的大小。在出油口接頭1上設有阻尼孔5,在阻尼孔5的左邊設有0 型圈槽7,在0型圈槽7內設有0型圈8,使閥孔2內的壓力油無法直接進入引油孔6。流量控制閥3隨油泵轉速變化左右移動,靠阻尼孔5與引油孔6相通入流量控制閥3底部,來保證閥運動的平穩性。本實用新型適用於汽車。
權利要求1. 一種汽車轉向助力泵的新結構,由汽車轉向助力泵的泵體(9)所組成,在泵體(9) 上設有油泵出油口接頭(1),油泵出油口接頭⑴與閥孔⑵連接,閥孔⑵上設有溢流口 G),溢流口(4)上設有流量控制閥(3),其特徵在於在出油口接頭(1)上設有阻尼孔(5), 在阻尼孔(5)的左邊設有0型圈槽(7),在0型圈槽(7)內設有0型圈(8),使閥孔O)內的壓力油無法直接進入引油孔(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轉向助力泵的新結構,由汽車轉向助力泵的泵體所組成,在泵體上設有油泵出油口接頭,油泵出油口接頭與閥孔連接,閥孔上設有溢流口,溢流口上設有流量控制閥,流量控制閥隨油泵轉速變化左右移動,控制溢流口開度的大小,改變溢流量來控制輸出流量的大小。在出油口接頭上設有阻尼孔,在阻尼孔的左邊設有O型圈槽,在O型圈槽內設有O型圈,使閥孔內的壓力油無法直接進入引油孔。流量控制閥隨油泵轉速變化左右移動靠阻尼孔與引油孔相通入流量控制閥底部,來保證閥運動的平穩性。本實用新型適用於汽車。
文檔編號F04C2/344GK202031833SQ20112007037
公開日2011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6日
發明者李文飛 申請人:李文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