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旅遊資訊(從配角到)
2023-06-25 04:13:04 1
村美、民富、產業興……這是鄉村旅遊所呈現出的振興圖景。近年來,普洱市各地依託生態和文化資源優勢,大力推進鄉村旅遊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推動實現全市鄉村旅遊規模由小到大、布局由分散到聚集、業態由單一到豐富的轉型發展,鄉村旅遊已然成為普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突破口」,鄉村遊正在成為行業中「吸粉兒」的主流力量。
那柯裡村位於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同心鎮,因為山陡地少,當地村民一度紛紛外出打工。2007年6月,寧洱發生6.4級地震,那柯裡是重災區。儘管震後恢復重建,政府幫村民蓋好了房子,可對於未來,大家心裡依然沒底。
「做好茶馬古道大文章!」經過反覆調研,當地確定了發展思路。寧洱曾經是普洱府衙所在地,從這裡始發的條條茶馬古道,將普洱茶遠銷八方。
10多年來,寧洱縣著力打造那柯裡旅遊,修繕恢復茶馬古道,鼓勵村民建新民居,一個以「產業聚集、文化多元、鄉愁濃鬱、生態優美、特色彰顯」宜居宜業宜遊為建設目標的雲南省級特色小鎮——寧洱·那柯裡茶馬古道小鎮呈現在世人面前。
為讓鄉村旅遊更有味,2017年起,村裡還辦起「茶馬古道鄉村旅遊文化節」,組織開展鄉村文化旅遊活動,如騎山地自行車,戶外古道徒步走,趣味捉魚抓雞摘果子……前來體驗的遊客越來越多,村民們把山上的果、地裡的菜都擺出來賣。村民們都說:「是鄉村遊讓村子活起來。」
如今,那柯裡的「農家樂」由2007年前的3家發展到現在的26家,民宿客棧9家、特色小吃6家、民族手工藝品店5家、茶莊4家,日均接待遊客2000餘人,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4000餘萬元,2020年那柯裡村共接待旅遊人數61.3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53億元,人均純收入達到18500餘元。
像這樣的鄉村旅遊點,近年來在普洱各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鄉土鄉韻帶來了美好「錢景」。
只有產業興旺,農村才能重現盎然生機,而鄉村旅遊則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助推器。近年來,普洱市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進一步明確鄉村旅遊發展方向、目標任務、責任區分,提出土地供應、投資融資、人才保障等一攬子政策措施,為推進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不斷的動力源泉。同時,把鄉村旅遊發展融入生態文明建設統籌推進、整體發力,努力走出一條青山原形、綠水原味、文化原真的鄉村旅遊發展路子,生動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富民力量,鄉村旅遊實現了從旅遊業「配角」到「主角」的轉變。
來自北京的陳荔已經不止一次到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鎮景邁山。這裡對她來說,更像是一個遠方的家。「雖然只待幾天就走,但上山採採茶,看看雲海,那種體驗是都市生活裡找不到的。」陳荔說,每次到景邁山,都會選擇到景邁人家客棧休憩,當朝陽穿過山裡的晨霧時,和其他客人們三三兩兩圍坐在火爐旁,在小院裡喝茶、聊天。「大家都很喜歡感受這裡獨有的鄉村生活。」
景邁人家的老闆仙貢說:「自景邁機場通航後,這個位於中國西南邊陲的村子與外面世界的距離,一下子被縮短了許多,來景邁山的遊客越來越多。」
如今,到景邁山旅遊已經一年四季皆有景,許多省外的遊客,都喜歡一家人在這裡一住就是一個星期,體驗田園生活,獨享鄉野情趣,遊客從「走馬觀花」到「下馬住店」,完成了從最初的觀光、休閒、度假的轉型,正在向鄉村生活深度體驗時代躍升。
截至目前,普洱鄉村旅遊景點已達60餘處,其中國家級4A景區4處,3A景區8處,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4個、省級旅遊示範縣2個,省級旅遊名鎮3個,省級特色旅遊村12個,省級民族特色旅遊村寨10個,4星級以上民宿11家,非遺就業工坊21個,鄉村旅遊人數佔比近六成,越來越多的鄉村吃上了「旅遊飯」。
作 者 | 馬潔/文 胡雪英 方磊 刀雲/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