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除白色髒東西(人身上哪些地方比較髒)
2023-06-25 00:05:22
骯髒對應著乾淨,生活中常說的髒就是指物體表面有飛塵。人們經常要洗澡,這是為了讓身體保持乾淨衛生。那麼人身上究竟哪個地方最髒呢?
說到髒,大家洗澡時都會搓一搓,如果長時間不洗澡,再一次洗澡時就會搓出泥條。那讓我們看一看這搓出的汙垢裡,究竟有些什麼成分?
其實我們從身上搓出的泥條,絕大部分都是皮膚屑(死皮),還有油脂分泌物、灰塵、汗液。其中灰塵僅佔很小的一部分。皮膚是將人體內部與外部環境隔絕開來的器官,是人體抵禦細菌等危害的護盾。
不管你洗的再乾淨,下次洗澡時還是會搓出泥,這些主要是自己身上的死皮,是自身新陳代謝的產物。它們並非毫無用處,死皮或者說角質層(由死亡後的皮膚細胞構成)就相當於一副盔甲,能夠減輕摩擦等機械傷害,保護正常的皮膚細胞。況且這些死皮本身就會自然脫落。
可見,洗澡時並不能拼命的搓,這會破壞皮膚的角質層,頻繁過度的清潔也會使皮膚變得乾燥。在寒冷乾燥的冬天,不建議頻繁洗澡,就是這個原因。
人體的髒,除了宏觀可見的汙垢,臭氣燻天,還可以從微觀世界中細菌的數量來評判。
眾所周知,細菌太多就有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那麼人體哪些部位細菌比較多呢?
人體內部細菌最多的部位就是口腔了,其次是腸道、鼻腔。
病從口入,口腔是進食的入口,內部滋生的細菌很多,這也是我們每天刷牙漱口的原因。口腔內部每天都會殘留各種食物殘渣,就拿刷牙來說,如果長時間不刷牙,就會產生蛀牙、牙結石、口臭等問題。
據估計,即使是經常刷牙的人,其牙齒表面的細菌也至少有上萬個。對於不經常刷牙的人,其單顆牙齒表面的細菌數量高達上億。人體大部分的細菌都能在口腔內部找到,保守估計大約有400多種,而益生菌僅佔不到1%。所以說口腔衛生真的很重要,睡前飯後刷牙漱口能讓你擁有一口好牙。
腸道(主要包括小腸、大腸、和直腸)是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產生和囤積食物殘渣的地方,這個地方也容易滋生大量細菌。胃雖然也是消化食物的地方,但並沒有多少細菌,因為胃裡面有胃液等強酸物質。
不過,好在這些細菌能夠與人體保持平衡,正常情況下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保持健康規律的飲食,就是對腸胃最好的保護。
鼻腔是我們每天呼吸的地方,空氣中的灰塵、花粉等都需要鼻腔來過濾,鼻涕就是為了吸附這些灰塵而產生的人體分泌物。為了身體的健康和儀容儀表,鼻腔也是需要清潔的。
人體外部主要被皮膚包裹著,皮膚上必然附著和滋生著很多細菌。特別是油脂和汗液分泌比較旺盛的區域,比較適合細菌繁殖,細菌數量自然也比較多。
人體很多部位都比較容易出汗,而面部、頭皮則比較容易出油,就是因為這些部位分泌油脂的皮膚腺比較多。部分油性皮膚的人,不僅面部、頭皮出油嚴重,背部、頸部出油也比較嚴重,毛孔一堵塞就很容易長痘痘,所以就需要比別人更注重這些部位的清潔。這也是我們要經常洗臉、洗頭、洗脖子(脖子包括項部和頸部)的原因。
腳和手是我們用的最多的身體部位,更容易產生死皮,手心和腳心也容易出汗,可見勤洗手、勤洗腳也是有道理的。人們經常洗手,手其實感覺並不怎麼髒,不過手接觸的物品比較多,細菌也是蠻多的。雖然你看不見,但手上確實有很多細菌。
此外,耳朵、腋下、胯下肛門等處、指甲縫、肚臍也是比較髒的地方,容易藏汙納垢,滋生細菌。這些部位,大部分洗澡時就可以順帶的清潔一下。這裡雖然建議勤剪指甲,但並不建議頻繁的掏耳朵。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科學探索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