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用主消聲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20:58:51 5
專利名稱:汽車用主消聲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構件,特別涉及汽車上的主消聲器。
技術背景主消聲器是汽車上的重要構件,起消除排氣噪音的作用。傳統的主消聲器 包括筒體、進氣管、排氣管、端板和隔板等部件,其中筒體由兩層疊置的不鏽 鋼板包邊而成,筒體的前後兩端由端板密封,筒體的內部由兩塊帶孔的隔板分 隔成三個腔室,從前往後依次為低壓腔、中壓腔和高壓腔。進氣管將發動機排 放的廢氣引入筒體內部,氣流通過壓縮與膨脹消耗能量後,從排氣管排出,從 而達到降噪的效果。在發動機工作的情況下,主消聲器筒體內部的溫度相對於靠近發動機廢氣 口來說降低了很多,這樣主消聲器筒體內的部分氣體會發生冷凝,極易產生積水。由於從發動機排出的高溫氣體中主要含C、 H、 N,特別含有一定量的S元素, S在經過三元催化後遇冷便形成弱硫酸,因此主消聲器內的積水呈酸性,如果不 及時排出,會對金屬造成腐蝕,導致消聲器芯體腐蝕而產生異響、增加噪音; 隔板、筒體內壁、進氣管以及排氣管受酸性積水的腐蝕會發生損害,不僅增加 了用戶的維修成本,而且縮短了主消聲器的使用壽命。在國內,有的廠家通過 使用耐腐蝕的材料來延長主消聲器的使用壽命,但這樣方式會大幅增加生產成 本,而且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在國外,特別是日本,通過採用虹吸管結構來排出主消聲器內的積水,但由於結構複雜,裝配困難,並會增加生產成本,因此難以推廣使用。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及時、有效排出積水的 汽車用主消聲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汽車用主消聲器,包括筒體、進氣管、 排氣管、前端板、後端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其中筒體為雙層結構,筒體 的兩端分別由前、後端板密封,筒體的內部由兩塊帶孔的隔板分隔成三個腔室, 從前往後依次為低壓腔、中壓腔和高壓腔,其關鍵在於在所述筒體內層的底 部開設有第一排水孔,筒體外層的底部開設有第二排水孔,該第二排水孔位於 第一排水孔的旁邊,所述筒體的內部通過第一排水孔、筒體內外層之間的間隙 以及第二排水孔與外界相通。由於筒體由兩層疊置的不鏽鋼板包邊壓制而成,筒體內層與筒體外層之間 存在一定的間隙。本實用新型巧妙地利用筒體內外層之間的間隙進行結構改良, 通過在筒體內層的底部設置第一排水孔,筒體外層的底部設置第二排水孔,第 一排水孔與第二排水孔錯位,與筒體內外層之間的間隙一起,組成迷宮形排水 通道,這樣一旦筒體內的氣體冷凝成水後,就會從迷宮形排水通道向外流出, 而且不會增加噪音,從而保證了筒體內不再有酸性積水產生,有效降低了酸性 積水腐蝕性的影響,既節省了用戶的維修成本,又大大提高了主消聲器的使用 壽命。為了使三個腔室的積水都能及時、有效地排出,在上述筒體三個腔室的底 部均開設有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上述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均為圓孔,直徑為3 4mm。排水孔的大小以3 4mm為宜,過小達不到相應的效果,過大會增加噪音。上述同一腔室上二個排水孔之間的中心距為5 7mm。同一對排水孔之間的 中心距以5 7mm為宜,過小容易形成直通孔,氣流通過該直通孔直接向外排出, 會產生嘯叫,從而增加了噪音;中心距過大,則不利於及時將積水排出。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能夠將筒體內氣體冷凝成的水及時向外排出,防止了筒體內產生酸性積水,有效避免了芯體、隔板、筒體內壁、進氣管以及排氣管受酸性積水的腐蝕,在幾乎不增加生產成本的前提下,也不會產生其它噪音,符合主消聲器的使用要求,既節省了用戶的維修成本,又大大提高了主消聲器的使用壽命。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排水孔的布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l、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由筒體l、進氣管2、排氣管3、前端板4、 後端板5、第一隔板6和第二隔板7等部件構成。其中筒體l為雙層結構,分為 不鏽鋼筒體內層la和不鏽鋼筒體外層lb,不鏽鋼內、外層la、 lb相疊置,通 過包邊壓製成筒狀結構,不鏽鋼筒體內層la與不鏽鋼筒體外層lb之間存在一 定的間隙。所述筒體1的前端由前端板4密封,筒體1的後端由後端板5密封, 所述進氣管2的後端穿過前端板4伸入筒體1內,排氣管3的前端穿過後端板5 也伸入到筒體1內。所述筒體1的內部由第一隔板6和第二隔板7分隔成三個 獨立的腔室,從前往後依次為低壓腔A、中壓腔B和高壓腔C。在第一、第二隔 板6、 7上均分布有通孔,低壓腔A與中壓腔B之間通過第一隔板6上的通孔連通,中壓腔B與高壓腔C之間通過第二隔板7上的通孔連通。從圖1、圖2中可知,在筒體三個腔室A、 B、 C的底部均開設有一對排水孔, 每對排水孔由第一排水孔8和第二排水孔9組成,其中第一排水孔8設置在筒 體內層la的底部,而第二排水孔9設置在筒體外層lb的底部。所述第一排水 孔8和第二排水孔9均為圓孔,直徑為3 4mm,同一對排水孔8、 9之間的中心 距為5 7mm,排水孔的大小以及中心距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所述筒體 的內部通過第一排水孔8、筒體內外層之間的間隙以及第二排水孔9與外界相通。本實用新型是這樣進行排水的如果低壓腔A內氣體冷凝成水後,會在低壓腔A的內底壁匯集,並通過第 一排水孔8流入筒體內、外層la、 lb之間的間隙中,再通過間隙流向第二排水 孔9,最後從第二排水孔9向外排出。由於第一排水孔8與第二排水孔9錯位, 與筒體內、外層la、 lb之間的間隙一起,組成迷宮形排水通道,這樣一方面有 利於冷凝水及時向外排出,避免了酸性積水的腐蝕影響;另一方面,不會增加 噪音,保障了主消聲器的使用性能。中壓腔B和高壓腔C中有氣體冷凝成水時,排水的方式與低壓腔A相同, 在此不做贅述。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用主消聲器,包括筒體(1)、進氣管(2)、排氣管(3)、前端板(4)、後端板(5)、第一隔板(6)和第二隔板(7),其中筒體(1)為雙層結構,筒體(1)的兩端分別由前、後端板(4、5)密封,筒體(1)的內部由兩塊帶孔的隔板(6、7)分隔成三個腔室,從前往後依次為低壓腔(A)、中壓腔(B)和高壓腔(C),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筒體內層(1a)的底部開設有第一排水孔(8),筒體外層(1b)的底部開設有第二排水孔(9),該第二排水孔(9)位於第一排水孔(8)的旁邊,所述筒體的內部通過第一排水孔(8)、筒體內外層之間的間隙以及第二排水孔(9)與外界相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用主消聲器,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筒體(1) 三個腔室的底部均開設有第一排水孔(8)和第二排水孔(9)。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用主消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排 水孔(8)和第二排水孔(9)均為圓孔,直徑為3 4mm。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用主消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同一腔室上 二個排水孔之間的中心距為5 7mm。
專利摘要一種汽車用主消聲器,筒體為雙層結構,筒體的兩端分別由前、後端板密封,筒體的內部由兩塊帶孔的隔板分隔成三個腔室,從前往後依次為低壓腔、中壓腔和高壓腔,在所述筒體內層的底部開設有第一排水孔,筒體外層的底部開設有第二排水孔,該第二排水孔位於第一排水孔的旁邊,所述筒體的內部通過第一排水孔、筒體內外層之間的間隙以及第二排水孔與外界相通。本實用新型能夠將筒體內氣體冷凝成的水及時向外排出,防止了筒體內產生酸性積水,有效避免了芯體、隔板、筒體內壁、進氣管以及排氣管受酸性積水的腐蝕,在幾乎不增加生產成本的前提下,也不會產生其它噪音,符合主消聲器的使用要求,既節省了用戶的維修成本,又大大提高了主消聲器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01N1/08GK201420589SQ200920127648
公開日2010年3月10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2日
發明者刁小旭, 吳明江, 帥 王 申請人: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