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油井重複可調堵水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06:37:16
專利名稱:採油井重複可調堵水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採油工程領域中所用的井下控制工具,屬於一種採油井重複可調堵水器。
背景技術:
在油田採油施工生產過程中,堵水技術是使用井下封隔器及其配套的井下工具來卡堵高產水層段或注水井高吸水井段,用以減少層間幹擾達到改善產液剖面和吸水剖面的目的,而目前的堵水技術主要有三種使用光管通過、普通配產器內投入死嘴堵塞器和「兩種方案,一次調整」等堵水管柱,針對地質資料清楚的高含水層進行堵水,使用光管通過和配產器內投入死嘴堵塞器,對於層位含水情況不能進行準確判斷的油層使用「兩種方案,一次調整」工藝管柱,三種堵水器結構,只能針對一個層段一次調整,當管柱下入地層後,對堵水層段不能夠再次進行調整,流體通道是開通還是封堵的只能一次調整,如果需要改變流體通道,就要起出油管進行轉換,工序複雜,工人勞動強度大,生產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堵水器一次性調整、不能根據地層情況進行調整開堵流體通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採油井重複可調堵水器,該配產器可調整採油井層間矛盾,實現多個層段地質資料判斷不準確的堵水層在不動管柱情況下多種方案的堵水層位可調,有效調整產液結構。
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採油井重複可調堵水器,由上下接頭、殼體及中心管組成,中心管外壁上開有滑道,帶有滑道的中心管與殼體之間置有高強度彈簧及帶有凸臺的滑塊套,滑塊套內置有與隔環相觸的滑塊,滑套坐於滑塊套外側的凸臺上。
上述的彈簧的截面為矩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於上述方案中採用了滑塊、滑套結構的排列組合結構,可沿中心管上的滑道進行開關轉換,使得該堵水器在不需起出生產管柱的情況下可重複轉換流體通道,從而使採油井產液結構更加合理,省時省力,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剖視圖。
圖中1-上接頭,2-殼體,3-滑套,4-單流閥,5-滑塊,6-中心管,7-彈簧,8-下接頭,9-滑塊套,10-殼體,11-隔環,12-滑道。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中所示,一種採油井重複可調堵水器,由上下接頭(1,8)、殼體(2,10)及中心管6組成,中心管6外壁上開有滑道12,帶有滑道12的中心管6與殼體10之間置有高強度彈簧7及帶有凸臺的滑塊套9,彈簧7的截面為矩形,滑塊套9內置有與隔環11相觸的滑塊5,滑塊5可在中心管6的滑道12上滑動,每打壓一次滑塊5運動一次,滑道12轉動45°角,打壓8次滑道12轉過360°,滑套3坐於滑塊套9外側的凸臺上,打壓時可推動滑塊5沿著滑道12運動,殼體2內的滑套3與中心管6之間置有單流閥4,打壓時可關閉流體通孔。
在實際使用中,每一個堵水層段使用一個,在三個層段中,將三個開關排列順序不同的堵水器組合使用,即第一個為關、開、關、開、關、開、關、開;第二個為關、關、開、開、關、關、開、開;第三個為關、關、關、關、開、開、開、開,組合後同時下入堵水層段後,通過油套環空進行打壓,每打壓一次,可得到一種堵水方案,從而實現三個堵水層段的八種堵水方案反覆調整,向環空打壓時,單流閥4將流體通孔關閉,油套管環空壓力增高,滑套3在壓力作用下,推動滑塊5帶動滑塊套9壓縮彈簧7沿著中心管6上的滑道12軌跡向下運動,當壓力達到15MPa時,滑塊5運動到中心管6上滑道12的換道位置,在彈簧7恢復力的作用下,隔環11推動滑塊5旋轉45°,滑塊5運動到中心管6上滑道12的下一個位置,管柱堵水方案即改變,打壓8次後,滑塊5旋轉360°,可反覆打壓調整。
由於採用了該堵水器的開關排列組合結構,可根據地質資料下入井下可調層,通過在井口環空打壓,改變堵水方案,反覆調整,對八種堵水方案進行對比,選擇最佳堵水方案,從而使採油井產液結構更加合理,還可以滿足磁性定位及測試要求,省時省力,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
權利要求1.一種採油井重複可調堵水器,由上下接頭(1,8)、殼體(2,10)及中心管(6)組成,其特徵在於中心管(6)外壁上開有滑道(12),帶有滑道(12)的中心管(6)與殼體(10)之間置有高強度彈簧(7)及帶有凸臺的滑塊套(9),滑塊套(9)內置有與隔環(11)相觸的滑塊(5),滑套(3)坐於滑塊套(9)外側的凸臺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採油井重複可調堵水器,其特徵在於彈簧(7)的截面為矩形。
專利摘要一種採油井重複可調堵水器。主要解決了現有堵水器一次性調整、不能根據地層情況進行調整開堵流體通道的問題。其特徵在於中心管(6)外壁上開有滑道(12),帶有滑道(12)的中心管(6)與殼體(10)之間置有高強度彈簧(7)及帶有凸臺的滑塊套(9),滑塊套(9)內置有與隔環(11)相觸的滑塊(5),滑套(3)坐於滑塊套(9)外側的凸臺上。具有不需起動管柱,可重複轉換流體通道的特點,從而使採油井產液結構更加合理,省時省力,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E21B43/12GK2606796SQ03242069
公開日2004年3月17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2003年3月24日
發明者唐偉, 陳會軍, 張佳民 申請人: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