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必去的古城(潼關陝西東大門)
2023-06-15 16:53:54
前幾天,沿著福銀高速逛到陝西西大門長武,算是將鹹陽的各個縣區逛完了。小編接著帶你到陝西的東大門去。渭南市地處陝西關中渭河平原東部,是陝西省的「東大門」,早在秦漢之際,渭南就已享有「省垣首輔」,「形勝甲於三秦」的美譽。渭南市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農業基地,也是西北糧食產量第一大市。境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鉬礦儲量位居中國第一,亞洲第二。不久前,渭南市就入選中國特色魅力城市品牌,這不僅是城市生產、生活、生態魅力的綜合表徵,而且也是城市宜居、宜業、宜遊品質的集中體現。無疑,在不久的將來渭南市市會有一個較好的發展,特別是在旅遊業。那麼,我們先到陝西東大門口一一潼關,去浪一回吧。
潼關雄踞晉、豫、秦三省交界處,有「雞鳴聞三省,關門扼九州」之說。潼關東接河南省靈寶縣,西連本省華陰市,南依巍巍秦嶺與本省洛南縣為鄰,北臨濤濤黃河、渭河同本省大荔縣及山西省芮城縣隔水想望,自古就是關中的東大門,為兵家必爭之地。
唐代大詩人杜甫描寫潼關是這樣寫的:「艱難奮長就,千古用一夫」。潼關縣的總面積526平方公裡,人口15萬,並以盛產黃金聞名於世。
潼關在歷史是兵家徵戰之地,從三國直到隋、唐,潼關都是重要的戰略據點。公元196年,曹操廢棄函谷關始設潼關;公元211年,曹操與馬超激戰潼關;公元756年,安祿山佔據潼關西進,唐玄宗倉皇西逃;公元880年,黃巢起義軍由洛陽進發潼關,由禁溝潛入,直搗長安;元朝末年,朱元璋攻破潼關,從而安定陝甘;
解放戰爭時期,陳庚、謝富治兵團在潼關一帶打敗國民黨軍,開闢了豫、陝、鄂根據地。所以迄今的潼關許多村莊都以「軍」、「營」為名,形成許多的文化旅遊資源。潼關第一關的東門「雄關虎踞」處、潼關十二連城、禁溝、風陵渡黃河鐵路大橋等都是參觀遊覽的好地方。潼關的名優特產有潼關醬菜、肉夾饃、黃河鯰魚等。
潼關東大門的關樓在今陝西省潼關縣老城東,北臨濤濤黃河,南依巍巍秦嶺,形勢險要,自古就是關中的東大門,地處陝豫晉三省交通咽喉,很長一段時間內為兵家必爭之地。1958年,三門峽建壩,潼關縣城南遷十餘公裡,老縣城廢棄,原來的「雄關虎踞」風景也消失,「雄關」是指潼關故城東門的關樓,「虎踞」是指東門外麒麟山角形似一隻猛虎蹲在關口。現在,東門關樓的城磚已多被拆卸,這座殘存的關樓裡住進了幾戶人家。
潼關是中原地區通往陝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又是新歐亞大陸橋的重要地段,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段的關鍵組成部分。潼關縣著名旅遊景點有潼關佛頭崖、楊素墓、潼關楊震墓冢。
潼關處在黃河中遊,人文開化最早,以前總是守著先王的婚禮舊制,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初訂婚,先取雙耳環,送給女方,這叫定親。隨後由男家備辦衣料首飾等物,擇吉日送往女家,這叫許口。謂女方已答應了這頭親事,又叫吃麵,因女方這天款待媒人,吃的是麵條,取百年合好,長遠永久之意。現風俗較前簡單,分訂親、看家、認門。訂親是介紹人往返說合,取得男女兩方同意,約定地點見面談話,雙方若無意見,就互贈禮物,以為憑證。
所謂看家,即由男方擇吉日,讓女方來家看屋,設宴相待,並買衣物,俗稱掰衣裳,這天以女方為主,席面要求豐盛。認門是女方擇吉日,讓男方來家認門,並邀請親戚陪席敬酒,由親戚各贈未婚女婿衣料一件。娶親時由男方家先一日,將辦好的財禮酒肉箱子、衣架、食洛送到女家,因男家那天去的主事人,要祭拜女方三代祖宗,這叫行禮。現又簡化多了,娶親這天,過去有坐轎的,有騎馬的,現都用車迎親,通常女婿去親迎,去時伴有抬箱子的,搬嫁妝的,放炮的。
渭南潼關縣港口鎮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 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過去人們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比擬這裡形勢的隆要。東漢末年,曹操與馬超在潼關大戰,潼關之名始見於史。杜甫遊此後也有「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萬古用一夫」的詩句。
歷代各朝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都在這裡駐屯重兵,設關把守。 潼關,經宋、明以來多次修葺,保存尚好。西門有明代建築的門樓,俗稱「樵樓」,宏偉壯觀。明代潼關城的城牆,潼關仍有留存。在潼關舊縣治東門外約三裡處有「第一關」,北臨黃河,南依高原,築城設門,是守衛潼關的第一道關口。第一關的東門額書「第一關」三字,西邊門額書「金陡站」三字,是清乾隆御筆所題,豐潤圓滿,蒼勁有力。
潼關縣特產選料考究,做工精細,外形美觀,紅褐透亮,色澤鮮潤,酥脆鮮嫩,鹹中有甜,筍香濃鬱,醬香撲鼻,食之開胃,風味獨特,耐於長貯,最宜佐餐而聞名遐邇,素有「十裡放香」的美譽。為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記著帶些兒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