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植物灰黴病的農藥的製作方法
2023-06-26 03:11:26 1
專利名稱:一種防治植物灰黴病的農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植物灰黴病的農藥,對灰黴病有特效,對炭疽病、雙黴病、白粉病、早疫病、黑星病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屬農藥。
背景技術:
灰黴病是被農民稱之植物的癌症,由真菌引發,它使植物的葉片變黃,果實黴爛,目前多數採用德國進口的甲基託布津殺菌劑,這種農藥不僅成本高,用量大,而且殺菌效果不好,一般在噴灑十天後就又復發,噴灑過量可使葉面失去功能,因此目前尚無有效的農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正是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而提供一種成本低滅菌效果好的一種防治植物灰黴病的農藥,從而可有效的預防灰黴病的發生和根治灰黴病的危害。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防治植物灰黴病的農藥,其特徵在於它是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和方法製成的液體農藥菸葉20—30份、苦菜2—5份、雄磺0.5—1.0份、硼酸3—5份。
將上述配比的菸葉、苦菜加入8—10倍水,加熱至90—95℃,煎煮10—20分鐘,過濾去渣,收集煎煮液,再在煎煮液中加入上述配比雄磺和硼酸,經充分攪拌溶解後,即為本發明的液體農藥。
本發明所採用的原料,其中菸葉和苦菜是具有較強殺菌和抑菌作用的草藥,其原料來源廣泛,價格便宜,雄磺具有殺菌作用,硼酸也具有殺菌和肥料的雙重功能,同時可調節植物的免疫力,使得本發明的農藥在防治灰黴病具有很好的效果。
經過2—3年的農田試驗,其結果如下a)對蕃茄灰黴病的防治效果將本發明的農藥用水稀釋100倍噴灑在蕃茄上,3天後,葉面發黑變厚,7天後又噴灑一次,病葉變綠,病斑沒有擴大,病果沒有爛掉,而且長大了,病情沒有發展,以後也再沒有發生灰黴病。
b)對葡萄雙黴病的防治效果選用患雙黴病的即霜黴病和白腐病葡萄50株,藥液稀釋100倍病情表現為病葉泛黃,病果腐爛,用了本發明的藥液,噴了三次,噴第一次,花蕾上長出了淺褐色斑點沒有擴大,五天後噴灑第二次,病情大有好轉,第三次後,病葉發綠,果子開始長大,沒有發生爛果現象。
c)霸王花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為了早期預防霸王花炭疽病,進行了早期噴灑辦法,即在霸王花小苗上進行1—2次噴灑,結果沒有發生炭疽病;d)月季花的白粉病防治效果將花苗移栽後,10天打一次,共三次,結果終生未發生炭疽病。
根據小規模的防治效果,又進行了大面積的試驗與德國進口農藥進行比較,其防治結果如下見表1大田植物對比防治效果實驗表1
由於採取上述技術方案使本發明技術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及效果a)具有滅菌抑菌作用,對灰黴病有特效,且根治效果好,不復發,抗藥性小,同時對白粉病、炭疽病、青枯病、輪紋病、黑星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b)原料易得,製備方法簡單,成本低,效果好。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取菸葉20kg,苦菜5kg,加水250kg,加熱90℃煎煮10分鐘,過濾去渣,收集濾液210kg,再加雄磺0.5kg,硼酸3kg,經充分攪拌溶解後即為產品。
實施例2取菸葉25kg,苦菜3kg,加水204kg,加熱95℃煎煮15分鐘,過濾去渣,收集濾液175kg,再加雄磺0.8kg,硼酸4kg,經充分攪拌溶解後即為產品。
實施例3取菸葉30kg,苦菜2kg,,加水288kg,加熱93℃煎煮20分鐘,過濾去渣,收集濾液242kg,再加雄磺1.0kg,硼酸5kg,經充分攪拌溶解後即為產品。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治植物灰黴病的農藥,其特徵在於它是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和方法製成的液體農藥菸葉20—30份苦菜2—5份雄磺0.5—1.0份硼酸3—5份將上述配比的菸葉、苦菜加入8—10倍水,加熱至90—95℃,煎煮10—20分鐘,過濾去渣,收集煎煮液,再在煎煮液中加入上述配比雄磺和硼酸,經充分攪拌溶解後,即為本發明的液體農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植物灰黴病的農藥,其特徵在於它將菸葉、苦菜水煎後的藥液再加入雄磺和硼酸經加工而成,它具有殺菌強,成本低,防治好製備方法簡單的優點及效果。
文檔編號A01N65/38GK1327745SQ0112010
公開日2001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01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01年7月4日
發明者孫樹貴, 張振江, 左立江, 孫敏, 張繼偉, 左丁 申請人:孫樹貴, 張振江, 左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