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濺落式榨油杯的製作方法
2023-06-26 08:36:51 2
一種無濺落式榨油杯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榨油杯,尤其涉及一種無落濺式榨油杯。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有過濾油網、漏油流速慢的無濺落式榨油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這樣一種無濺落式榨油杯,在榨油杯的底部設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下面設置有S形漏油孔。能夠有效地降低榨油杯的漏油速度,起到了榨油杯內的油在流入接油杯內時無濺落的效果。同時通過在S形漏油孔上面設置凹槽,凹槽內設置過濾油網,能夠有效地防止榨油杯內的雜質進入榨出的油內。
【專利說明】 一種無濺落式榨油杯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榨油杯,尤其涉及一種無落濺式榨油杯。
【背景技術】
[0002]榨油杯是應用在榨油設備上的一個零件,圖1為現有榨油杯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使用現有的榨油杯進行榨油時,其漏油孔是直孔,榨出的油直接流出,流速快,易導致其下面的接油杯內的油濺出杯外,還由於其沒有設置過濾網,榨出的油雜質較多。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I)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榨油杯存在無過濾油網、直孔導致的漏油流速快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有過濾油網、漏油流速慢的無濺落式榨油杯。
[0005](2)技術方案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這樣一種無濺落式榨油杯,在榨油杯的底部設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下面設置有S形漏油孔。
[0007]優選地,為了更好地防止漏油流速過快,所述S形漏油孔兩端的孔的直徑大於中間的孔的直徑。
[0008]優選地,所述凹槽為內圓柱形,其直徑大於所述S形漏油孔的最大孔徑。
[0009]優選地,在所述凹槽內設置有過濾油網。
[0010]優選地,通過實驗測得,漏油流速較理想時,所述S形漏油孔兩端的孔的直徑為0.8-1.5mm,所述S形漏油孔中間的孔的直徑為0.3-0.6mm。
[0011]工作原理:通過設置兩頭直徑大,中間直徑小的S形漏油孔,能夠有效地降低漏油的速度。通過在S形漏油孔上面設置凹槽,凹槽內設置過濾油網,能夠有效地防止榨油杯內的雜質進入榨出的油內。
[0012](3)有益效果
[0013]能夠有效地降低榨油杯的漏油速度,起到了榨油杯內的油在流入接油杯內時無濺落的效果。同時通過在S形漏油孔上面設置凹槽,凹槽內設置過濾油網,能夠有效地防止榨油杯內的雜質進入榨出的油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現有榨油杯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帶有過濾油網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中的標記為:1_榨油杯,2-凹槽,3-S形漏油孔,4-過濾油網。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9]實施例1
[0020]一種無濺落式榨油杯,如圖2-3所示,在榨油杯I的底部設置有凹槽2,在所述凹槽2下面設置有S形漏油孔3。
[0021]工作原理:通過設置的S形漏油孔3,有效地降低漏油的速度。通過在S形漏油孔3上面設置凹槽2,凹槽2內設置過濾油網4,能夠有效地防止榨油杯I內的雜質進入榨出的油內。
[0022]實施例2
[0023]一種無濺落式榨油杯,如圖2-3所示,在榨油杯I的底部設置有凹槽2,在所述凹槽2下面設置有S形漏油孔3。
[0024]為了更好地防止漏油流速過快,所述S形漏油孔3兩端的孔的直徑大於中間的孔的直徑。
[0025]工作原理:通過設置兩頭直徑大,中間直徑小的S形漏油孔3,能夠有效地降低漏油的速度。通過在S形漏油孔3上面設置凹槽2,凹槽2內設置過濾油網4,能夠有效地防止榨油杯I內的雜質進入榨出的油內。
[0026]實施例3
[0027]一種無濺落式榨油杯,如圖2-3所示,在榨油杯I的底部設置有凹槽2,在所述凹槽2下面設置有S形漏油孔3。
[0028]為了更好地防止漏油流速過快,所述S形漏油孔3兩端的孔的直徑大於中間的孔的直徑。
[0029]所述凹槽2為內圓柱形,其直徑大於所述S形漏油孔3的最大孔徑。
[0030]在所述凹槽2內設置有過濾油網4。
[0031]工作原理:通過設置兩頭直徑大,中間直徑小的S形漏油孔3,能夠有效地降低漏油的速度。通過在S形漏油孔3上面設置凹槽2,凹槽2內設置過濾油網4,能夠有效地防止榨油杯I內的雜質進入榨出的油內。
[0032]實施例4
[0033]一種無濺落式榨油杯,如圖2-3所示,在榨油杯I的底部設置有凹槽2,在所述凹槽2下面設置有S形漏油孔3。
[0034]為了更好地防止漏油流速過快,所述S形漏油孔3兩端的孔的直徑大於中間的孔的直徑。
[0035]所述凹槽2為內圓柱形,其直徑大於所述S形漏油孔3的最大孔徑。
[0036]在所述凹槽2內設置有過濾油網4。
[0037]通過實驗測得,漏油流速較理想時,所述S形漏油孔3兩端的孔的直徑為0.8-1.5mm,所述S形漏油孔3中間的孔的直徑為0.3-0.6mm。
[0038]工作原理:通過設置兩頭直徑大,中間直徑小的S形漏油孔3,能夠有效地降低漏油的速度。通過在S形漏油孔3上面設置凹槽2,凹槽2內設置過濾油網4,能夠有效地防止榨油杯I內的雜質進入榨出的油內。
[0039]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無濺落式榨油杯,其特徵在於,在榨油杯(I)的底部設置有凹槽(2),在所述凹槽(2)下面設置有S形漏油孔(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濺落式榨油杯,其特徵在於,所述S形漏油孔(3)兩端的孔的直徑大於中間的孔的直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濺落式榨油杯,其特徵在於,所述凹槽(2)為內圓柱形,其直徑大於所述S形漏油孔(3)的最大孔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濺落式榨油杯,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凹槽(2)內設置有過濾油網(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濺落式榨油杯,其特徵在於,所述S形漏油孔(3)兩端的孔的直徑為0.8-1.5mm,所述S形漏油孔(3)中間的孔的直徑為0.3-0.6mm。
【文檔編號】B30B9/26GK204209995SQ201420672614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3日
【發明者】胡健 申請人:胡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