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漏洩同軸電纜的製作方法
2023-06-26 11:40:26 1
一種漏洩同軸電纜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漏洩同軸電纜,包括沿軸向延伸的內導體以及由內向外依次繞包在內導體上的絕緣層、外導體和護套,絕緣層是由高物理髮泡聚乙烯材料通過連續擠出而製成的均勻細密封閉的微泡結構,外導體是由銅絲平行疏鬆纏繞成具有間距的循環結構,外導體的銅絲平行疏鬆纏繞的間距為120mm至200mm。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在礦井下60MHz至150MHz的寬頻段裡完成信號傳輸連接,保持較為理想的耦合損耗和縱向衰減,且結構獨特,使用安全穩定,防潮絕緣良好。
【專利說明】_種漏洩同軸電纜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移動通信電纜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漏洩同軸電纜。
【背景技術】
[0002]基站與移動站之間的通訊,通常是依靠無線電傳送,目前通訊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要求基站與移動站之間隨時隨地能接通,然而在礦井中,移動通信用的電磁波傳播效果不佳,利用天線傳輸通常也很困難,所以要求有可以適用於井下信號傳輸的電線電纜,對於滿足煤礦井下的這種狹窄且閉合的空間無線信號的覆蓋需求,採用漏洩同軸電纜是綜合性價比最高的選擇;現有的漏洩同軸電纜都是採用在外導體上開一組具有周期性形狀的槽孔的方法,使不同耦合損耗與縱向衰減在規定頻段內最少,用以降低接收電平的動態範圍,但是這種傳統的製造出來的漏洩同軸電纜應用頻度不夠大,且耦合損耗和縱向衰減也不夠理想,本身的防潮、絕緣、使用安全、穩定以及使用壽命方面均需要提高。
發明創造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在礦井下60MHz至150MHz的寬頻段裡完成信號傳輸連接,保持較為理想的耦合損耗和縱向衰減,且結構獨特,使用安全穩定,防潮絕緣良好的漏洩同軸電纜。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漏洩同軸電纜,包括沿軸向延伸的內導體以及由內向外依次繞包在所述內導體上的絕緣層、外導體和護套,所述絕緣層是由高物理髮泡聚乙烯材料通過連續擠出而製成的均勻細密封閉的微泡結構,所述外導體是由銅絲平行疏鬆纏繞成具有間距的循環結構。
[0005]進一步,所述外導體的銅絲平行疏鬆纏繞的間距為120mm至200mm。
[0006]進一步,所述內導體是由銅或銅包鋁材料製成的電纜導體,此處優選銅製成的內導體。
[0007]進一步,所述護套為內護套和外護套無間隙緊貼形成的雙層結構。
[0008]進一步,繞包在所述外導體上的所述內護套為PE材料製成的管式護層。
[0009]進一步,所述外護套由聚氯乙烯製成的阻燃護層。
[0010]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的漏洩同軸電纜相比,本發明的絕緣層採用高物理髮泡聚乙烯材料通過連續擠出而製成的均勻細密封閉的微泡結構,不僅較之傳統的空氣絕緣結構在特性阻抗、駐波係數、耦合損耗和縱向衰減等傳輸參數更加均勻穩定,而且可抵禦在潮溼環境中潮氣對電纜的侵入,防止本身受潮造成的傳輸性能的下降或喪失,大大提高了使用壽命和穩定可靠性;相較於傳統的在外導體上開槽孔的電纜,由銅絲平行疏鬆纏繞成具有間距為120mm至200mm的循環結構的外導體更加靈活,適用的頻段更寬,既具有信號傳輸作用,又具有天線功能,通過對外導體纏繞間距的控制,可將受控的電磁波能量沿線路均勻的輻射出去及接收進來,實現對電磁場盲區的覆蓋,以達到移動通信暢通的目的;護套採用PE材料製成的內護套和阻燃聚氯乙烯製成的外護套結合的雙層結構,大大提高了電纜防水及防火性能,使電纜更加安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
[0013]1、內導體;2、絕緣層;3外導體;
[0014]4、護套; 41、內護套;42、外護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說明。
[0016]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漏洩同軸電纜,包括沿軸向延伸的內導體I以及由內向外依次繞包在所述內導體I上的絕緣層2、外導體3和護套4,所述絕緣層2是由高物理髮泡聚乙烯材料通過連續擠出而製成的均勻細密封閉的微泡結構,所述外導體3是由銅絲平行疏鬆纏繞成具有間距的循環結構。
[0017]所述外導體3的銅絲平行疏鬆纏繞的間距為120mm至200mm。
[0018]所述內導體I是由銅或銅包鋁材料製成的電纜導體,此處優選銅製成的內導體I。
[0019]所述護套4為內護套41和外護套42無間隙緊貼形成的雙層結構。
[0020]繞包在所述外導體3上的所述內護套41為PE材料製成的管式護層。
[0021]所述外護套42由阻燃聚氯乙烯製成的阻燃護層。
[0022]本實例的工作過程:取銅材質製成的線纜線芯作為本發明的內導體1,緊貼內導體I繞包通過連續擠出高物理髮泡聚乙烯材料而製成的具有均勻細密封閉的微泡結構的絕緣層2,在絕緣層2外用銅絲平行疏鬆纏繞成具有間距且為循環結構的外導體3,保持間距為120mm至200mm,再在外導體3的外面繞包具有雙層結構的護套4,使用PE材料製成的內護套41緊貼外導體3,阻燃聚氯乙烯製成的外護套42無間隙地繞包在內護套41的外面。
[0023]以上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發明的實施範圍。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發明的專利涵蓋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漏洩同軸電纜,包括沿軸向延伸的內導體以及由內向外依次繞包在所述內導體上的絕緣層、外導體和護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絕緣層是由高物理髮泡聚乙烯材料通過連續擠出而製成的均勻細密封閉的微泡結構,所述外導體是由銅絲平行疏鬆纏繞成具有間距的循環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漏洩同軸電纜,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導體的銅絲平行疏鬆纏繞的間距為 120111111 至 20011111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漏洩同軸電纜,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導體是由銅或銅包鋁材料製成的電纜導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漏洩同軸電纜,其特徵在於:所述護套為內護套和外護套無間隙緊貼形成的雙層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漏洩同軸電纜,其特徵在於:繞包在所述外導體上的所述內護套為材料製成的管式護層。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漏洩同軸電纜,其特徵在於:所述外護套由聚氯乙烯製成的阻燃護層。
【文檔編號】H01B11/18GK104464950SQ201410814591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23日
【發明者】劉麗華, 李松樹, 成瓊 申請人:天津塑力線纜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