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神爺範蠡是文財神還是武財神
2023-06-25 17:43:42 1
信神的人都知道,財神爺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他們各自掌管不同領域,唯相同的就是都主管財運。那麼大家知道財神中的範蠡是文財神還是武財神嗎?且隨宗教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財神爺範蠡是文財神還是武財神
範蠡是一位文財神。他是春秋戰國之際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謀略家,同時也是一位生財有道的大商家。 範蠡,字少伯,天資聰穎,少年時便有獨慮之明。後被越王勾踐拜為士大夫。越國兵敗於吳國,範蠡與越王一同去屈事吳王夫差。回國後又輔佐越王富國強兵,終於打敗了吳國。
滅吳之後,越國君臣設宴慶功,群臣皆樂,唯獨勾踐面無喜色。範蠡察此微末,立識大端:越王為爭國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願以償,便不想歸功於臣下。於是,範蠡毅然向越王辭官隱退,帶領家屬隨從,架扁舟,泛東海,來到齊國。
範蠡父子在齊國海邊耕種土地,勤奮治產不久,就積累家產數十萬金。齊人聞其賢,請為其相。範蠡嘆息:「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他歸還了相印,將錢財盡分給了朋友和鄉鄰,只帶上最貴重的物品,暗自離開齊都,悄悄來到陶地。
範蠡認為,陶地處天下之中,為交易的必通要道,由此可以致富,以為後半生的保證,自此居住下來自稱陶朱公。(「陶」,指陶地,或說隱語「逃」;「朱」,一說為富翁的象徵,或說寓己曾做高官;「公」,一說是對尊長,平輩的敬稱,或說寓己曾做為公爵)。
範蠡父子靠種地、養牲畜,做生意又積累了數萬家財,成為陶地的大富翁,後又兩家分財於百姓,天下人都讚美陶朱公,遂拜其為財神。
陶朱公的經營智慧歷來為民間所敬仰,於是有許多經營致富術託與陶朱公名下。如《經商十八忌》:生意要勤快,切忌懶惰;價格要訂明,切忌含糊;用度要節儉,切忌奢華;賒帳要認人,切忌濫出;貨物要面驗,切忌濫入;出入要謹慎,切忌潦草;用人要方正,切忌歪邪;優劣要細分,切忌混淆;貨物要修整,切忌散漫;期限要約定,切忌馬虎;買賣要適時,切忌拖誤;錢財要明慎,切忌糊塗;臨事要盡責,切忌妄託;帳目要稽查,切忌懶怠;接納要謙和,切忌暴躁;立心要安靜,切忌粗糙;說話要規矩,切忌浮躁……
實際上,十八忌多為民間商家經驗之談,託名陶朱公,由此可見,他作為財神在民間商人心目中的智慧形象。範蠡一生艱苦創業,積金數萬;善於經營,善於理財,又能廣散錢財,故稱其為文財神,也就理所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