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杏鮑菇工廠化生產過程中的原基控制方法
2023-06-26 04:25:01 1
專利名稱:一種杏鮑菇工廠化生產過程中的原基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杏鮑菇工廠化生產的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通 過原基數量的控制,提高杏鮑菇的產量和品質的方法。
背景技術:
杏鮑菇(pleurotus eryngii)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菌柄和菌 蓋質地脆嫩,肉質肥厚,且具有獨特的杏仁香味,素有"平菇之王" 的美譽。它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保健食品。
杏鮑菇在我國已經形成較大的生產規模,在工廠化生產的食用 菌品種中除金針菇外產量位居第二,成為我國最有發展潛力的食用菌 品種之一。但是,杏鮑菇在工廠化栽培過程中,搔菌後出菇表面會形 成大量原基,如果不經過處理,菇的數量太多,許多菇體同時生長, 菇的個體普遍偏小,產量不高,商品性很差。生產企業一般採用僱傭 大量人工,通過人工疏蕾的方法來去除多餘的原基,消耗大量的人力, 增加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另外,人工疏蕾後原基切割受損,容易引起 細菌感染,導致菇體發黃、發軟,引起產量和品質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在於提供一種改進的杏鮑菇工廠化生產過程中的 原基控制方法,它可克服現有技術中杏鮑菇生產過程形成過多的原 基,以及原基形成後使用大量的人工進行疏蕾,並可能引起細菌汙染 的一些不足。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杏鮑菇工廠化 生產過程中的原基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原基控制方法包 括如下步驟;a、在裝有栽培原料的瓶內接種杏鮑菇,將杏鮑菇培養
室培養35 40天,並用搔菌機去除表面的老菌種,搔菌後採用不注 水的方法,控制出菇表面的培養料含水量在60 65%,然後將搔菌 後的瓶子,搬入栽培室的床架上,通過增加栽培房溼度,使表面菌絲 迅速恢復,相對溼度達到95 98%,溫度控制在15 17°C, C02濃度 控制在2000 mg/kg以下,不需要光照;b、搔菌後5 7天後,降低 栽培房相對溼度,控制在80 95% (以下均保持這個範圍),溫度控 制在14 17"C (以下均保持這個溫度範圍),開啟室內照明,光照強 度保持在50 200LUX,每天間隙開啟5 10小時;c、搔菌後10 11天,增加光照強度,光照強度達到200 500LUX,每天間隙開啟5 10小時(以下均保持這個範圍),使菇蓋完全分化,適當增加C02濃 度,達到2000 2500 mg/kg,使菇體膨大;d、搔菌後12 13天, 增加栽培房C(V濃度,達到3000 3500 mg/kg,控制10 15小時, 個體較大的菇體能抵抗高濃度的C02,而個體較小的燕體在高濃度的 C02抑制下,菇頭髮黃、萎縮,有效原基數量迅速減少;e、搔菌後14 天后,通過通風設備增加新鮮空氣量,降低C02濃度,C02濃度維持在 1500 2500mg/kg,使每瓶中較大的原基恢復正常的活力,每瓶有效 菇的數量控制在2 3個。
使用時本發明通過在栽培過程中的水分、相對溼度、光照和co2 濃度的控制,減少杏鮑菇原基數量,使每瓶數量在2 3個,每瓶產 量達到130 150克,菇的個體大,品質優,商品價值高。避免使用 大量人工來去除多餘的原基,減少企業勞動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時 也避免因人工處理引起的細菌感染而導致的品質下降。
圖1為本發明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一種杏鮑菇工廠化生產過程中的原基控制方法,其與現有技術的 區別在於所述的原基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在裝有栽培原料
的瓶內接種杏鮑菇,將杏鮑菇培養室培養35 40天,並用搔菌機去
除表面的老菌種,搔菌後採用不注水的方法,控制出菇表面的培養料
含水量在60 65%,然後將搔菌後的瓶子,搬入栽培室的床架上, 通過增加栽培房溼度,使表面菌絲迅速恢復,相對溼度達到95 98 %,溫度控制在15 17°C, CO2濃度控制在2000mg/kg以下,不需要 光照;b、搔菌後5 7天後,降低栽培房相對溼度,控制在80 95 % (以下均保持這個範圍),溫度控制在14 17'C (以下均保持這個 溫度範圍),開啟室內照明,光照強度保持在50 200LUX,每天間 隙開啟5 10小時;c、搔菌後10 11天,增加光照強度,光照強度 達到200 500LUX,間隙開啟5 10小時(以下均保持這個範圍), 使菇蓋完全分化,適當增加C02濃度,達到2000 2500 mg/kg,使燕 體膨大;d、搔菌後12 13天,增加栽培房C02濃度,達到3000 3500 mg/kg,控制時間10 15小時,個體較大的菇體能抵抗高濃度的C02, 而個體較小的菇體在高濃度的C02抑制下,菇頭髮黃、蔞縮,有效原 基數量迅速減少;e、搔菌後14天後,通過通風設備增加新鮮空氣量, 降低C02濃度,C02濃度維持在1500 2500mg/kg,使每瓶中較大的原 基恢復正常的活力,每瓶有效菇的數量的控制在2 3個。
a步驟中,料為木屑、玉米芯粉、米糠、麩皮、玉米粉,各成分 的質量百分比為木屑40%、玉米芯粉30%、米糠13%、麩皮13%、玉米粉4%,上述物料混合後的含水量為65%,並使用全自動裝瓶機, 要求裝瓶均勻,緊實度適中,1100塑料瓶裝栽培原料的量為、850 900 克(包括塑料瓶重量);培養室溫度22 24"C、相對溼度70 75%、 C02濃度控制在3000 3500mg/kg,栽培房的相對溼度為95 98%, 溫度控制在15 17°C, C02濃度保持在2000mg/kg以下。b步驟中, 栽培房溫度控制在14 17°C,光照強度保持在50 200LUX,每天控 制時間5 10小時。c步驟中,光照強度達到200 500LUX,每天控 制時間5 10小時,增加C02濃度,達到2000 2500 mg/kg。 d步驟 中,C02的濃度達到3000 4000mg/kg之間,控制時間10 15小時。 實施例1 1.原料混合
栽培所需的原料為木屑、玉米芯粉、米糠、麩皮、玉米粉,各成 分的質量百分比為木屑40%、玉米芯粉30%、米糠13%、麩皮13 %、玉米粉4%,上述物料混合後的含水量為65%。
2. 裝瓶
使用全自動裝瓶機,要求裝瓶均勻,緊實度適中。1100塑料瓶裝 料量為850 900克(包括塑料瓶重量)。
3. 滅菌
一般採用高壓滅菌,118 12rC保持90分鐘,以殺滅原料中全 部微生物和孢子。
4. 冷卻
滅菌結束後,滅菌車推至冷卻室內,冷卻室溫度設定在20。C。冷 卻室通過空氣淨化處理。
5. 接種
冷卻至2(TC以下的瓶子通過自動接種機進行接種,接種機放置在充分潔淨的接種室內,接種後通過輸送帶輸送到接種室外,移入培養 室培養。
6. 培養
控制培養室溫度22 24°C 、溼度70 75% 、C02濃度控制在3000 3500mg/kg,杏鮑菇培養時間一般為35 40天。
7. 搔菌
培養結束後,須搔菌處理,去除表面老菌種,搔菌後不經過注水 處理,瓶口表面含水量控制在60 65%,搔菌後的瓶筐,搬入栽培 室的床架上。
8. 催蕾生育
8. 1搔菌後1 5天,栽培室溫度控制在15 17°C,溼度控制在 95 98%, C02控制在1500 2000mg/kg,使表面菌絲迅速恢復,但又
不至於菌絲過濃密。
8.2搔菌後5 7天起,栽培室溫度控制在15 17°C,栽培房溼 度降低到85 90%, C02維持在1500 2000mg/kg,原基開始形成。
8. 3搔菌後10 11天,增加光照時間和強度,使形成的菇蓋分化
兀全°
8.4搔菌後12 13天,增加栽培房C02濃度,達到3500 4000mg/kg之間,控制時間10 15小時,個體較大的菇體能抵抗高 濃度的C02,而個體較小的菇體在高濃度的C02抑制下萎縮。小燕體 萎縮後,降低C02濃度,維持在1500 2000mg/kg左右,燕體較大的 幾個原基恢復正常生長活力。
8.5從搔菌後14天起,C02濃度維持在2000 2500mg/kg,直至 採收。
9. 採收包裝達到採收標準的產品,及時採收,經過上述處理,每瓶產量達到
130 150克,有效菇數在2 3個,菇型大,品質佳。 實施例2
1. 原料混合
栽培所需的原料為木屑、玉米芯粉、米糠、麩皮、玉米粉,各成 分的質量百分比為木屑35%、玉米芯粉32%、米糠14%、麩皮14 o%、玉米粉5%,混合後的物料含水量為65%。
2. 裝瓶
使用全自動裝瓶機,要求裝瓶均勻,緊實度適中。1100塑料瓶裝 料量為850 900克(包括塑料瓶重量)。
3. 滅菌
一般採用高壓滅菌,118 12rC保持90分鐘,以殺滅原料中全 部微生物和孢子。
4. 冷卻
滅菌結束後,滅菌車推至冷卻室內,冷卻室溫度設定在2(TC。冷 卻室通過空氣淨化處理。
5. 接種
冷卻至2(TC以下的瓶子通過自動接種機進行接種,接種機放置在 充分潔淨的接種室內,接種後通過輸送帶輸送到接種室外,移入培養 室培養。
6. 培養
控制培養室溫度23°C、溼度70 75%、 C02濃度控制在3000 3500mg/kg,杏鮑菇培養時間為38天。
7. 搔菌
培養結束後,須搔菌處理,去除表面老菌種,搔菌後不經過注水處理,瓶口表面含水量控制在60 65%,搔菌後的瓶筐,搬入栽培
室的床架上。
8.催蕾生育
8. 1搔菌後1 5天,栽培室溫度控制在15 17°C,溼度控制在 95 98%, C02控制在1500 2000mg/kg,使表面菌絲迅速恢復,但又
不至於菌絲過濃密。
8.2搔菌後5 7天起,栽培室溫度控制在14 15°C,栽培房溼 度降低到85 90%, C02維持在1500 2000mg/kg,原基開始形成。
8. 3搔菌後10 11天,增加光照時llf和強度,使形成的菇蓋分化 完全。
8.4搔菌後11 13天,增加栽培房C02濃度,達到3500 4000mg/kg之間,控制時間10 15小時,個體較大的菇體能抵抗高 濃度的C02,而個體較小的菇體在高濃度的C02抑制下萎縮。小恭體 萎縮後,降低C02濃度,維持在1500 2000mg/kg左右,菇體較大的 幾個原基恢復正常生長活力。
8.5從搔菌後14天起,C02濃度維持在2000 2200mg/kg,直至採收。
9. 採收包裝
達到採收標準的產品,及時採收,經過上述處理,每瓶產量達到 1Q0 160克,有效菇數在2 3個,菇型大,品質佳。
權利要求
1、一種杏鮑菇工廠化生產過程中的原基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原基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在裝有栽培原料的瓶內接種杏鮑菇,將杏鮑菇培養室培養35~40天,並用搔菌機去除表面的老菌種,搔菌後採用不注水的方法,控制出菇表面的培養料含水量在60~65%,然後將搔菌後的瓶子,搬入栽培室的床架上,通過增加栽培房溼度,使表面菌絲迅速恢復相對溼度達到95~98%,溫度控制在15~17℃,CO2濃度控制在2000mg/kg以下,不需要光照;b、搔菌後5~7天後,降低栽培房相對溼度,控制在80~95%,溫度控制在14~17℃,開啟室內照明,光照強度保持在50~200LUX,每天間隙開啟5~10小時;c、搔菌後10~11天,增加光照強度,使菇蓋完全分化,增加CO2濃度,達到2000~2500mg/kg,使菇體膨大;d、搔菌後12~13天,增加栽培房CO2濃度,達到3000~3500mg/kg,控制時間10~15小時,個體較大的菇體能抵抗高濃度的CO2,而個體較小的菇體在高濃度的CO2抑制下,菇頭髮黃、萎縮,有效原基數量迅速減少;e、搔菌14天後,通過通風設備增加新鮮空氣量,降低CO2濃度,CO2濃度維持在1500~2500mg/kg,使每瓶中較大的原基恢復正常的活力,每瓶有效菇的數量控制在2~3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杏鮑菇工廠化生產過程中的原基 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a步驟中,栽培原料為木屑、玉米芯粉、米 糠、麩皮、玉米粉,各成分的質量百分比為木屑40%、玉米芯粉30 %、米糠13%、麩皮13%、玉米粉4%,上述物料混合後的含水量 為65% ;培養室溫度22 24。C、溼度70 75%丄02濃度控制在3000 3500mg/kg,栽培房的相對溼度為95 98%,溫度15 17。C。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杏鮑菇工廠化生產過程中的原基 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b步驟中,栽培房溫度控制在14 17°C, C02 維持在2000mg/kg以下,光照強度保持在50 200LUX,每天間隙開 啟5 10小時。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杏鮑菇工廠化生產過程中的原基 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c步驟中,增加光照強度,光照強度達到200 500LUX,每天間隙開啟5 10小時,使菇蓋完全分化,增加C02濃度, 達到2000 2500 mg/kg。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杏鮑菇工廠化生產過程中的原基 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d步驟中,C02的濃度達到3000 3500mg/kg 之間,控制時間10 15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杏鮑菇工廠化生產過程中的原基控制方法,本發明通過在栽培過程中的水分、溼度、光照和CO2濃度的控制,減少杏鮑菇原基數量,使每瓶數量在2~3個,每瓶產量達到130~150克,菇的個體大,品質優,商品價值高。避免使用大量人工來去除多餘的原基,減少企業勞動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時也避免因人工處理引起的細菌感染而導致的品質下降。
文檔編號A01G1/04GK101611684SQ200810039528
公開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6月25日
發明者馮志勇, 唐利華, 高君輝 申請人:上海市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