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青銅合金及其製備方法
2023-06-26 07:03:31 2
專利名稱:鋁青銅合金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合金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用於加工大型板式換熱器片、炊飲具、家用電器製品中的一些鏡面不鏽鋼板和鈦鋼板等的模具一般採用Cr12、Cr12MoV、T10A、Cr15、Cr-Ni等合金鋼製造。由於鐵基材料相互粘著傾向嚴重,在拉伸、壓延不鏽鋼坯料時易發生粘模、劃傷工件等現象,產品表面滑痕、劃傷較重,需要後續拋光工序來對工件進行表面處理,模具損耗嚴重,修模次數較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減少不鏽鋼及鈦鋼鏡面板片工件生產過程中的滑痕、劃傷,提高產品的一級品率,減少模具損耗,提高生產效率。
高強耐磨鋁青銅合金,按重量百分比計量其成分為Cu75∽82%,Al13∽16%,Mn0.8∽2.5%,Fe2.5∽5.0%,Co0.2∽2.0%,Ni0.4∽2.0%,Zn0.4∽1.2%,Re0.2∽2.5%,雜質≤1.0%;上過高強耐磨鋁青銅合金的製備方法為按上述合金成分進行配料,將配好的原材料在加熱裝置中在大氣氣氛中進行熔化,留少量的鋁作為預脫氧劑,熔清後吹氣預精煉,加入預脫氧劑預進行脫氧,在1250℃保溫,進行化學精煉並進行終脫氧,除渣,含氣量檢驗合格後加入覆蓋劑,在1260℃保溫3-5分鐘,除淨渣子,在1160-1200℃之間進行澆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其成分中的鋁和鐵能提高合金材料的硬度、耐磨性,銅基合金中加入過量(超過固溶度)的鋁、鐵可以在合金中生成硬質的K相質點,細化合金晶粒,提高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減磨性能。加入純稀土可以淨化合金、細化晶粒、強化鋼鋁固溶體,提高了合金的耐磨和耐腐蝕性能,並有脫氧和排渣能力。鎳和鑽為銅基合金有效的固溶強化元素,有效地提高了合金的強韌性。合金在鑄態時由於成分偏析嚴重,需要固溶時效熱處理後可使其性能滿足加工和模具使用要求。發明用於加工大型板式換熱器片、炊飲具、家用電器製品中的一些鏡面不鏽鋼板和鈦鋼板的模具,充分發揮其導熱性好、與不鏽鋼材料的抗粘著性好、良好的耐磨、減磨和耐腐蝕性能以及精細的紋理結構等優點,產品表面質量達到要求,可省去產品的後續拋光工序,產品破損率為外風。模具損耗少,生產20000件修模一次。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的高強耐磨鋁青銅合金,按重量百分比計量其成分為Cu75∽82%,Al13∽16%,Mn0.8∽2.5%,Fe2.5∽5.0%,Co0.2∽2.0%,Ni0.4∽2.0%,Zn0.4∽1.2%,Re0.2∽2.5%,雜質≤1.0%;按上述合金成分進行配料,將配好的原材料純電解銅板,電解鋁、電解鎳、電解錳、電解鋅、鐵(選用光潔度較好的去油鐵絲或鐵釘)、電解鑽等一次性裝入中頻電爐中在大氣氣氛中進行熔化(留少量鋁做預脫氧劑),熔清後吹氮(氫)惰性氣體預精煉,加入預脫氧劑預脫氧,在1250C保溫,進行化學精煉並加入純稀土進行終脫氧,耙盡渣子,含氣量檢驗合格後加入覆蓋劑保溫,1260℃靜置3-5分鐘,扒淨渣子,在1160-1200℃之間進行澆注。
鑄件經過固溶時效熱處理,加工後可以直接作為模具使用。
權利要求
1.鋁青銅合金,其特徵在於按重量百分比計量其成分為Cu75∽82%,Al13∽16%,Mn0.8∽2.5%,Fe2.5∽5.0%,Co0.2∽2.0%,Ni0.4∽2.0%,Zn0.4∽1.2%,Re0.2∽2.5%,雜質≤1.0%;
2.鋁青銅合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按權利要求1所述成分進行配料,將配好的原材料裝入電爐中,在大氣氣氛中進行熔化,熔清後送入惰性氣體進行預精煉,在1250℃保溫,進行化學精煉並加入純稀土進行終脫氧,含氣量檢驗合格後加入覆蓋劑,在1260℃保溫3-5分鐘,在1160-1200℃之間進行澆注。
全文摘要
鋁青銅合金及其製備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計量其成分為Cu75∽82%,Al13∽16%,Mn0.8∽2.5%,Fe2.5∽5.0%,Co0.2∽2.0%,Ni0.4∽2.0%,Zn0.4∽1.2%,Re0.2∽2.5%,雜質≤1.0%。本發明的製備方法是按上述成分進行配料,將配好的原材料裝入電爐中,在大氣氣氛中進行熔化,熔清後送入惰性氣體進行預精煉,在1250℃保溫,進行化學精煉並加入純稀土進行終脫氧,含氣量檢驗合格後加入覆蓋劑,在1260℃保溫3-5分鐘,在1160-1200℃之間進行澆注。
文檔編號C22C9/10GK1629350SQ200310122220
公開日2005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03年12月16日
發明者路陽, 王智平, 李文生, 蘇義祥, 許建林, 金玉花, 朱小武 申請人:蘭州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