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水力閥門的製作方法
2023-06-26 04:33:46 2
專利名稱:多功能水力閥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水泵管網中的多功能水力閥門。
在現有的給水管網中,一般在泵後需裝置一個止回閥、一個閘閥及一個水擊消除器,並在開啟水泵後,再打開閘閥,使水流導通,這樣存在著使用部件多,操作不方便,管網成本高等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提供一種能同時代替止回閥、閘閥以及水擊消除器的多功能水力閥門,並利用水力作用,自動啟閉閥門,實現不用人力開閉,自動導通水流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是採用下列方式來實現的在閥門內設置一套活塞裝置,並利用管網中水的壓力通過一條支管來控制閥內活塞運動,從而啟閉閥門。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其中1、左端蓋,2、閥殼,3、活塞,4、活塞缸,5、支管,6、閥門,7、右端蓋,8、埠。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閥殼[2]內裝置有活塞缸[4],其中設置有能在缸體內A腔中左右移動的活塞[3],A腔由一支管[5]與出水口相連,在閥體兩端分別裝置有左端蓋[1]及右端蓋[7],活塞缸[4]內由擋板隔為兩個空腔A和C,缸壁上位於A、C兩空腔處分別開有若干孔,使閥殼[2]與活塞缸[4]之間空腔B與空腔A、C連通,活塞[3]位於空腔A內,當活塞左右移動時,可使空腔A和B之間處於閉或開的狀態,從而起到閥門的作用;在空腔A內連有一支管[5],該支管另一端與出水口連通,且其埠[8]位於右端蓋[7]的中軸線,支管[5]上設置有閥門[6],以控制支管的進出水及水流速度。
當水泵開啟時,水流從左端流入,推動活塞向右運動,空腔A內水由支管排出,水流經缸壁上孔流入空腔B,從而管網導通,當水泵停止工作時,由於右端沿流速最大的中軸線裝置有支管的埠,水流從此流入空腔A,使活塞左移,直至關閉,而起到止回閥的作用,而支管上小閥可控制支管內流速,從而使活塞移動速度可調,因而無需再安裝水擊消除器,如果將閥門[6]關閉,則整個閥門可處於常開或常閉狀態,起到閘閥的作用。
採用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水力閥門,不僅能有效地保留原有管網的作用,而且還能起到一閥多用,取代水擊消除器、止回閥及閘閥的作用,且操作簡單、安裝位置小、製作方便、成本低廉,是一種理想的給排水管網中必備閥門。
權利要求1.一種由閥殼[2]、左、右端蓋[1]、[7]及閥體組成多功能水力閥門,其特徵在於閥殼[2]內裝置有一活塞裝置,活塞缸[4]與閥殼[2]之間有空腔B,缸內由擋板隔為兩個空腔A和C,缸壁上位於A、C兩空腔處分別開有若干孔,活塞空腔A設有與出水口連通並利用本管網水壓的支管[5],支管埠[8]位於右端蓋[7]中軸線上,活塞[3]在空腔A內移動可啟閉缸塞上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力閥門,其特徵在於支管[5]上裝有閥門[6]。
專利摘要一種多功能水力閥門,主要由啟閉水流的活塞、活塞缸、閥殼、左右端蓋以及支管組成,活塞缸與閥殼之間留有空腔B,缸壁上開有若干孔,以形成水流通道,活塞空腔A由支管與回水端連通,停泵時,活塞可在回水的作用下使閥門關閉,採用該結構的多功能水力閥門,可有效地取代現有給排水工程中止回閥、閘閥及水擊消除器,並具有操作簡單、安裝位置小、投資少及易於大批量生產的優點。是一種理想的水力閥門。
文檔編號F16K13/00GK2093940SQ9121265
公開日1992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1991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1991年5月10日
發明者丁文思 申請人:丁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