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式活動爐排的製作方法
2023-06-26 04:47:26 2
專利名稱:組合式活動爐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鍋爐爐排結構,尤其是組合式活動爐排。
技術背景現有技術中,鍋爐路排多為固定式爐排,一般固定安裝在爐膛底部,除渣清灰以及 通風較繁鎖,需要人工清除爐排上側的灰渣,勞動強度大,或鏈軌式爐排也較為複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靈活拆卸,便於除渣清灰以及通風的活動式爐 排,即組合式活動爐排。實現本實用新型發明目的措施包括排架上方平行放置爐條,爐條兩端分別擔在 排架邊框 上,爐條下側向下突出固定卡座,卡座底端凹入開軸槽,撥軸置於軸槽內。本實用新型優點可組合的爐條兩端擔在排架邊框上,由撥軸撥動爐條以實現除 渣、清灰、通風等操作,結構實用耐久,製造成本低,滿足多功能需要,易於維護更換,明顯降 低勞動強度,易於推廣。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包括爐條1,支座2,排架3,凸齒4,卡座5,軸槽6,撥軸7,曲軸8,搖臂 9,卡槽10。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排架3上方平行放置爐條1,爐條1兩端分別擔在排架3邊框上,爐條1 下側向下突出固定卡座5,卡座5底端凹入開軸槽6,撥軸7置於軸槽6內。排架3成方框形狀,對應兩側邊框上沿開卡槽10,分別與爐條1兩端配合,爐條1 端部下卡入卡槽10,排架3邊框對應卡槽10下沿固定支座2。爐條1兩端較細,上側固定 梯臺狀凸齒4。軸槽6上沿突出於排架3最低面。撥軸7兩端分別與曲軸8連接,曲軸8又與搖臂9連接。各爐條1下側固定的卡座5,以及卡座5底端凹入的軸槽6位置一致。排架3邊框上沿固定梯臺狀凸齒4。在使用時,先將排架3沿周壁安裝放置在方形爐膛底部,卡槽10與支座2相結合 的結構,能夠保證排架3框架強度,相對固定爐條1兩端定位爐條1,以及便於從支座2位置 實施對排架3的操作,再將爐條1兩端分別卡入卡槽10,所有爐條1下側軸槽6對齊,在以 相互連接的曲軸8和搖臂9穿過鍋爐體安裝撥軸7後,撥軸7與所有的軸槽6接觸,在爐膛 燃燒或喜或狀態下,需要對爐排進行清灰渣調整通風時,轉動搖臂9,曲軸8帶動撥軸7轉 動,撥軸7上下前後推動爐條1在做前後、上下移動,爐條1兩端在卡槽10內移動,在各凸齒4配合下,燃料或灰渣擾動鬆散,從相鄰爐條1間縫隙下落。如果個別爐條1雖壞事只需 要單獨取出更換即可。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可組合的爐條1兩端擔在排架3邊框上,由撥軸7撥動爐條 1以實現除渣、清灰、通風等操作,結構實用耐久,製造成本低,滿足多功能需要,易於維護更 換,明顯降低勞動強度,易於推廣。
權利要求組合式活動爐排,其特徵在於,排架(3)上方平行放置爐條(1),爐條(1)兩端分別擔在排架(3)邊框上,爐條(1)下側向下突出固定卡座(5),卡座(5)底端凹入開軸槽(6),撥軸(7)置於軸槽(6)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活動爐排,其特徵在於,排架(3)成方框形狀,對應兩側 邊框上沿開卡槽(10),分別與爐條(1)兩端配合,爐條(1)端部下卡入卡槽(10),排架(3) 邊框對應卡槽(10)下沿固定支座(2)。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活動爐排,其特徵在於,爐條(1)兩端較細,上側固定梯 臺狀凸齒(4)。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活動爐排,其特徵在於,軸槽(6)上沿突出於排架(3)最 低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活動爐排,其特徵在於,撥軸(7)兩端分別與曲軸(8)連 接,曲軸⑶又與搖臂(9)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活動爐排,其特徵在於,各爐條(1)下側固定的卡座 (5),以及卡座(5)底端凹入的軸槽(6)位置一致。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活動爐排,其特徵在於排架(3)邊框上沿固定梯臺狀凸 齒⑷。
專利摘要組合式活動爐排,排架(3)上方平行放置爐條(1),爐條(1)兩端分別擔在排架(3)邊框上,爐條(1)下側向下突出固定卡座(5),卡座(5)底端凹入開軸槽(6),撥軸(7)置於軸槽(6)內。可組合的爐條(1)兩端擔在排架(3)邊框上,由撥軸(7)撥動爐條(1)以實現除渣、清灰、通風等操作,結構實用耐久,製造成本低,滿足多功能需要,易於維護更換,明顯降低勞動強度,易於推廣。
文檔編號F23H11/02GK201611100SQ201020131719
公開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6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16日
發明者張德軍 申請人:張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