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淺談湖南道教文化

2023-06-25 15:54:38 1

  我國道教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道教文化理推萬物,對我國的哲學、藝術、文學、音樂、醫藥、天文等諸多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南嶽衡山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境內,自古就是道教洞天福地。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下湖南文化之道教文化。

  天師張道陵,於東漢中期「自天目山遊南嶽,謁青玉、光天二壇,禮祝融君祠」,東漢末至魏晉之交,先後又有張正禮、冶明期和陳興明等名道在南嶽棲止修真,上清派第一代宗師魏華存,於東晉初入南嶽,開壇布道。從東漢至晚清,在湖南境內從事修真、傳道的著名高道,達數百人之多,其中南嶽高道一百一十餘人。在「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湖南分別佔有六「洞天」和十二「福地」。

  湖南道教宮觀的興建,始於魏晉,盛於唐宋,全盛時達數百所。目前,全省正式對外開放的著名宮觀除南嶽廟東八觀以及黃庭、玄都、紫竹林、祖師殿、朱陵宮等宮觀外,尚有長沙雲麓宮、河圖觀、陶公廟,桃源九龍山、株州仙嶽山、茶陵雲陽仙、郴州蘇仙觀,永順祖師殿等宮觀50餘座。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湖南是道教傳播和活動的重要地區。據傳說,早在道教創始期,東漢末年創建五鬥米道的張道陵,「嘗自天目山遊南嶽,謁表玉、光天二壇,禮祝融君祠」。道教在湖南的正式傳播,當始於東晉時期的著名女道姑魏華存,在南嶽潛心修道16年,傳播上清經錄,為道教上清派的創始人,在湖南最早播下了道教的種子。被封為南嶽夫人,人稱魏夫人。唐代道教鼎盛,湖南亦獲得長足發展。

  當時全國道教活動地址,逐步有三山五嶽、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稱。而在三山五嶽中,湖南佔其一,即南嶽衡山;三十六洞天中,湖南佔其六;七十二福地中,湖南有其十三。明代,湖南道教多為武當道的繼承和傳播者,各地多建有供奉真武大帝神像的「祖師殿」。著名的有長沙嶽麓山雲麓宮、慈利五雷山、嶽陽大雲山、張家界朝天觀等。近代時期,湖南道教在總的趨向衰落過程中,仍有所建樹,主要是新建和重建了一些宮觀,如:長沙河圖觀、鬥姥閣,南嶽祖師殿,及瀏陽青陽山道院等。

  湖南道教不僅由來已久,而且歷代高道輩出。僅清《南嶽志》記載,從東漢至明清時代,在南嶽隱居和授業的名羽高道就有109人,或結廬修道,或參訪雲遊,或談玄講道,或立說著書。近代湖南道教人士還適應時代潮流,組織過一些道教社團和機構,如1912年成立的中國道教會湘支部。

  特別有影響的是1939年在南嶽成立的「南嶽佛道救難協會」。這是周恩來、葉劍英同志親自動員支持並建議定名的抗日救亡組織,葉劍英應邀參加了成立會,並發表講演,號召愛國宗教徒走出禪房道觀,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在全國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在中國的許多旅遊勝地,常常見到洞天、福地之名,所謂「洞天福地」,是道教選定的仙境:「洞天」,指有山巒合抱中虛,兼採陰陽二氣的「洞室」通達上天,神仙主治,眾仙所居,凡夫道士居此修煉,即可登仙;「福地」即謂「得福之地」,多為地仙、真人主宰,居此即可受福度世成仙。

  洞天福地觀念形成於東晉以前,早期道經《道跡經》、《真誥》均已提到「十大洞天」、「福地誌」。南北朝道書《敷齋威儀經》將天下分為「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廬,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五名山……」,洞天福地具體名目則首先載於唐道士司馬承禎(647——735)所編《天地宮府圖》,以及後來唐道士杜光庭(850——933)《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和北宋道士李思聰《洞淵集》等書中。

  湖南地處華中,道教文化淵源流長。全國「36小洞天」,湖南境內就有6處:即南嶽衡山洞天、醴陵小溈山洞天、醴陵瓷業源頭——溈山古洞天;東堡溈山,眾山環繞,綿亙數十裡,泉清林茂,風景秀麗,當地稱「古洞天」。所謂「洞天福地」,是道教選定的仙境。「洞天」,指有山巒合抱,中虛而兼採陰陽二氣的「洞室」,可直達上天,為神仙所居洞府,凡夫、道士居此修煉,即可登仙。

  雖是道家之說,但這些地方確實是神奇清幽,山靈水秀,有其獨特魅力。溈山洞天,峽谷幽深,溪流潺潺,清澈見底。衝口截流築壩,建望仙橋水庫。日益成為令人嚮往自然的旅遊佳境。相對於十大洞天,唐代道教名人司馬承楨《天宮地府圖》,列全國道教36小洞天,72福地中,湖南有洞天6處,福地12處。

  醴陵溈山是第十三小洞天:小溈山好生玄上洞天,相傳為仙人花邱林和傅天師修煉之仙居。唐代,大緣禪師在溈山建寺,宋殿元易祓書匾:小溈山寺,又名大通寺。清雍正七年(1729),自廣東興寧移居醴陵的廖仲威,在溈山及附近廣大地區發現瓷泥,即向小溈山寺住持智慧賃山採泥,並邀約同鄉技工20餘人,在當地招工,傳授技藝,創辦瓷廠,生產釉下青花瓷,是醴陵瓷業發源地。後逐漸向赤竹嶺、老鴉山、王仙、大林、漆家坳、五石窯前等地擴展。

  興旺時、溈山有瓷廠百餘家,成為醴陵的瓷業生產經營中心,成為造福溈山及其周邊地區的新興產業基地,成為推動醴陵經濟社會進步的新「洞天」,曾有「小南京」之美稱。廖仲威等在小溈山寺後為先師樊進德(明朝人)建樊公廟。每年農曆五月十六日為樊公生日,大開廟門,各廠業主、技師、徒工齊來拜祭。平時各廠開窯必祭祀小溈山寺於1990年前後修復,1996年再建山門。樊公廟於1958年被拆毀。寧遠九嶷山洞天、望城洞陽山洞天、辰溪大酉山洞天、桃源桃源山洞天,第二十五,幕阜山洞,名「玄真太元天」。

同类文章
中國佛教四大名剎:信徒們的聖地

中國佛教四大名剎:信徒們的聖地

  世界上宗教文化五彩繽紛,並不是哪一個宗教獲得了大家的全部信仰,總是有文化衝擊才有進步和融合的,而佛教雖然不是我國的本土宗教,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傳入我國,歷經千年時間也是有非常多的信眾的,你知道佛教四大名剎是哪些嗎?本期佛教文化為你解析。  佛教寺院是指安置佛像、經卷,且供僧眾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場
得道升仙之地:道教四大名山

得道升仙之地:道教四大名山

  在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宗教,大家都知道佛教是興起印度,基督教是在歐洲,伊斯蘭教在中東,而我國也是有我們的本土宗教的,那就是道教,作為我國的本土宗教自然是有非常多的文化底蘊,也有非常廣泛的信眾,你知道道教的四大名山是哪些嗎?本期道教文化為你解析。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
佛家聖地:中國五大佛教名山

佛家聖地:中國五大佛教名山

  在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宗教派別,所信仰的教義也是不同的,而在我國的佛教是非常壯盛的,傳入我國也是歷史久遠了,得到了民間的廣泛信仰,我國也有佛教的五大名山,你知道五大名山分別是哪些嗎?本期佛教文化為你解析。  中國佛教五大名山為: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雪竇山。  中國佛教
基督教文化:耶穌誕生日是哪一天?

基督教文化:耶穌誕生日是哪一天?

  大家都知道耶穌,他是聖經裡的神話人物,傳說是神的兒子。在人間宣傳天國的福音,後來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三天復活。顯現在世人面前,四十天後回歸天國,坐在於神的身邊,那麼對於基督教文化耶穌誕生日是哪一天?你知道嗎?  關於耶穌出生的年份,聖經指出,耶穌的表兄施浸者約翰是在羅馬皇帝提比留·凱撒在位第1
摩尼教的特點是什麼

摩尼教的特點是什麼

  提起摩尼教可能有些人不太清楚,可要是說起明教卻是非常了解的,金庸小說筆下的明教就是摩尼教,中原地區的摩尼教便被稱為中原明教。那麼你知道摩尼教的特點是什麼嗎?接下來跟小編去摩尼教文化了解一下吧。  摩尼教(Manichaeism)是三世紀在巴比倫興起的世界性宗教。由於希臘文《科隆摩尼古卷》(Col
婆羅門教的特點,你知多少

婆羅門教的特點,你知多少

  婆羅門教是兩千多年前的一個吠陀教為經典起源起來的。婆羅門教由於佛教以及其它宗教的發展開始導致變差,不同的宗教都有著自己的一些理念與特點。本期小編就帶你去婆羅門教文化了解婆羅門教的特點。  靈魂不滅論:婆羅門教認為,人以及一切有生命者皆有靈魂。一般來說,這是宗教觀念的基礎之一,因為宗教的超越是以超
婆羅門教是怎樣形成的?

婆羅門教是怎樣形成的?

  婆羅門教是印度的一種古老宗教,婆羅門教也有著古老的歷史,起源於公元兩千年前的吠陀教,如今的印度教就是婆羅門教開展出來的,印度教也被稱為「新婆羅門教」。那麼你知道婆羅門教是怎樣形成的嗎?本期小編就帶你去婆羅門教文化了解。  公元前10世紀中葉,雅利安人又從印度河上遊向東推進至朱木那河、恆河流域,史
東巴教法器分別有哪些

東巴教法器分別有哪些

  東巴教起源於最初的巫教,具有最初巫教和宗教的特點。東巴教在中國被納西族所信仰,東巴教認為自己可以與神打交道,能夠與鬼交談,如今的納西族也是在信奉東巴教。本期小編就帶你去東巴教文化了解東巴教法器。  東巴教在祭祀活動中使用的東巴法器約有三十種,如祭壇用具、法儀、神龕、卡卦、五佛冠、法帽、法杖、展啷
簡述薩滿教舞蹈及其特徵

簡述薩滿教舞蹈及其特徵

  舞蹈是一個讓人看起來覺得賞心悅目的東西,無論你有多麼不開心的情緒,看到優美的舞蹈你總能平靜下來自己的心。有些宗教也有著自己的獨特舞蹈,都代表著自己宗教的特色。本期小編就帶你去薩滿教文化了解薩滿教舞蹈及其特徵。  薩滿教舞蹈,在阿爾泰諸民族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舞蹈是薩滿教祭禮中的主要內容,通過舞蹈的
簡述薩滿教教義與理念

簡述薩滿教教義與理念

  薩滿教是一個分布於亞洲北方的宗教,流傳在中國東北以及邊疆地區。薩滿教被認為可以有強大的意念,可操控許多讓人們感到驚訝的能力,也被稱為巫師,翻譯過來就是薩滿。本期小編帶你去薩滿教文化了解薩滿教教義與理念。  薩滿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信仰活動。流傳於中國東北到西北邊疆地區操阿爾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