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鼾下頜託架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01:47:46 1
專利名稱:止鼾下頜託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止打鼾的器具。
打鼾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一種疾病,大部分是由舌根後墜所致,即打鼾時舌根向咽顎弓後移,造成二者距離變小,呼吸氣流減少,阻力增大,處於半梗阻狀態,從而出現鼾聲。目前止鼾器具已有十餘種,CN90215295號專利即為其中一種,該器具包括有基託、卡環和連接二者的記憶合金旋力件及託板組成,使用時通過卡環將止鼾器固定於口腔內,託板緊貼大舌和小舌,由此防止舌根後墜,使氣道通暢,防止打鼾。這種裝置由於在口腔內使用,衛生性要求很強,且託板緊貼大小舌,對嘔感的生理性刺激,使一般人很難適應,因此不易推廣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在口腔外部使用的、並針對由舌後墜引起打鼾的止鼾裝置,以適應人體的舒適性要求和平時存放的簡易性要求。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在一個馬蹄形託柄的兩端部通過套筒套接有L形頜杆,套筒下部設有頜杆伸縮調節機構,頜杆的端部包有襯墊。將託柄置於上頜鼻唇溝處(人中處),頜杆的彎段兜住下頜角,利用頜杆伸縮調節機構調整到適當的鬆緊度,這樣即佩戴好本止鼾下頜託架。由於本託架的作用,可使人的下頜向前推移,舌根至咽顎弓的距離在外力作用下增寬,從而起到止鼾的目的。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頜杆伸縮調節機構部分的剖視圖。
如
圖1所示,託柄1呈馬蹄形,其兩端部有套筒3,套筒3與託柄1可整體注塑成型。在套筒3中穿有頜杆4,頜杆4呈L形,其底側為鋸齒狀。兩頜杆的彎段相對,並在端部包有襯墊5。襯墊5是起緩衝作用,以減輕頜杆對下頜角處皮膚的壓迫。頜杆的伸縮由調節機構控制,該機構(如
圖1、2所示)是在殼體9的內部裝有齒頂卡板11,卡板下部有彈簧10,卡板中部連接的小鈕7伸出殼體9上的壁孔8,卡板11上的齒頂與頜杆4的底側齒邊相嚙合。圖2中,頜杆4向左推進,則卡板11下移,使頜杆左移,此時用以收緊頜杆,使頜杆彎段兜住下頜角。由於卡板的作用,使頜杆不能自行右移,防止了頜杆的脫落。當需摘下本託架時,可按下小鈕7,卡板下移,頜杆右移,託架鬆脫。調節機構中的殼體9與套筒3可整體注塑在一起。安裝時殼體下底預開口,裝好彈簧及卡板後再封粘底口即可。
圖1中,在頜杆4的彎角處還可套接固定連接帶6,佩戴好本託架後,再將連接帶固定於頸後,可防止睡眠過程中本託架的自行脫落。固定連接帶可以是軟帶,也可以是尼龍搭扣帶形式製成。在馬蹄形託柄1的中部也應包—襯墊2,以緩解託柄對上頜的壓迫。
本實用新型通過三點著力的方式,利用可伸縮的頜杆將下頜向前推進約1-1.5cm,從而克服了因舌後墜造成的打鼾。本託架在人體口腔外設置,因而無特殊衛生要求,存放簡便,且不會引起在口腔內放置時的不適。本裝置還可用於麻醉狀態中或昏迷病人的打鼾防範,解除了需人工手託下頜的勞動,避免了此類患者因呼吸道阻塞而使呼吸暫停引發機體嚴重缺氧的危險情況發生。
權利要求1.一種止鼾下頜託架,其特徵在於在馬蹄形託柄(1)的兩端部通過套筒(3)套接有L形頜杆(4),套筒(3)下部設有頜杆伸縮調節機構,頜杆(4)的端部包有襯墊(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下頜託架,其特徵在於頜杆伸縮調節機構是在殼體(9)的內部裝有齒頂卡板(11),卡板下部有彈簧(10),卡板中部連接的小鈕(7)伸出殼體(9)上的壁孔(8),卡板(11)上的齒頂與頜杆(4)的底側齒邊相嚙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下頜託架,其特徵在於在頜杆(4)的彎角處套接有固定連接帶(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下頜託架,其特徵在於馬蹄形託柄(1)的中部包有襯墊(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防止打鼾的器具,其結構是在馬蹄形託柄的兩端部通過套筒套接有L形頜杆,套筒下部設有頜杆伸縮調節機構,頜杆的端部包有襯墊。本託架通過三點著力方式,利用可伸縮的頜杆將下頜向前推進約1—1.5cm,從而克服了因舌後墜造成的打鼾。適於常人睡眠時使用及麻醉或昏迷患者的使用,可有效地避免呼吸道的梗阻情況發生。
文檔編號A61F5/56GK2286040SQ97200900
公開日1998年7月15日 申請日期1997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1997年1月27日
發明者劉振國 申請人:劉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