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質地板磚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20:52:46 1
專利名稱:木質地板磚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木材製品,特別是木質地板磚。
技術背景實木地板具有受潮易變形的特性,因此鋪設時在地上還要先固定一層木龍骨,再用釘子、膠水將實木地板固定在木龍骨上。該操作相當麻煩,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做得較好,工作效率較低。為了儘量節省消費者的支出,地上鋪設的木龍骨間距都較大,現有的實木地板相應地全採用了長寬比較大的窄長矩形,這又帶來了使用不久後地板出現的彎曲變形現象。儘管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強化複合地板鋪設容易,成本低,不需要鋪木龍骨,但其環保性能及舒適性遠遠不能與實木地板相比,另外它受實木地板傳統外形的影響,仍採用長寬比較大的窄長矩形,同樣也存在受力後的彎曲變形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木質地板磚,其結構簡單,彎曲變形小,鋪設容易,可大大節約木龍骨、釘子、膠水等輔料,降低消費者的裝修費用。
解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方案是本木質地板磚由上、中、下三層排列在一起的矩形木條粘結壓合成正方形,且相鄰層矩形木條的縱向相互垂直,中層板邊緣帶有突出的榫和下凹的槽。
本木質地板磚的上、中、下三層木板採用了矩形的小木條複合而成,大大地消除了木材的內應力變形;相鄰層矩形木條又採取了相互垂直的縱橫排列的結構,可增加強度,減少變形;製備成縱橫排列的正方形地磚,邊緣帶有相互配合的榫和槽,就可省去木龍骨,採用類似強化複合地板的鋪設方式,大大簡化操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且製成常規的25×600×600或25×450×450的木質地板磚時,各方向的尺寸較小,直接鋪設在地上產生的變形很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依次表示上層板1、收縮縫2、蒙板3、槽4、中層板5、榫6、下層板7。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木質地板磚的上層板1、中層板5和下層板7都採用一系列矩形木條,粘結壓合成常規尺寸的正方形地板磚,相鄰層矩形木條採取縱向相互垂直的排列,可獲得較小的內應力變形性能和較大的抗彎曲性能。中層板5的邊緣帶有突出的榫6和下凹的槽4,組裝時相鄰地板磚的榫6與槽4咬合在一起,在結合處塗上少許膠,就可使接縫很小,且結合很牢靠。本地磚的上層板1和下層板7的矩形木條外面都粘合在蒙板3上,上面的蒙板3可採用質地優良的木材,而上面的蒙板3則可用較差的木材,在粘合時每根木條之間留有收縮縫2,可保證木材受潮時可以有一定的膨脹餘量,同時木質地板磚的整體又不發生變形。經過在我國常見的溫度、溼度條件下測試,矩形木條之間收縮縫寬度宜採用0.5mm~2.0mm,縫間距為15mm~25mm,對於尺寸較大的25×600×600型、溫溼度較大條件下的木質地板磚可取上限值;反之取下限值。
權利要求1.一種木質地板磚,其特徵是由上、中、下三層排列在一起的矩形木條粘結壓合成正方形,且相鄰層矩形木條的縱向相互垂直,中層板邊緣帶有突出的榫和下凹的槽。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質地板磚,其特徵在是上層板和下層板的矩形木條外面粘有蒙板,每根木條之間留有收縮縫。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木質地板磚,其特徵在是上層板和下層板的矩形木條間收縮縫寬度為0.5mm~2.0mm,縫間距為15mm~25mm。
專利摘要木質地板磚,本實用新型屬於木材製品,特別是木質地板磚。本木質地板磚由上、中、下三層排列在一起的矩形木條粘結壓合成正方形,且相鄰層矩形木條的縱向相互垂直,中層板邊緣帶有突出的榫和下凹的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彎曲變形小,鋪設容易,可大大節約木龍骨、釘子、膠水等輔料,降低消費者的裝修費用。
文檔編號E04F15/04GK2782831SQ200520022370
公開日2006年5月24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05年4月7日
發明者張建軍 申請人:雲南美豪木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