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城市景觀水體處理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21:10:31

本發明涉及城市水體的生態修復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城市景觀水體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城市景觀水體多為靜止或流動性差的封閉緩流水體,一般具有水域面積小、易汙染、水體自淨能力差等特點,加上人類活動的影響,極易造成水體黑臭及富營養化。目前國內外治理城市景觀水體的技術較多,生物一生態修復技術。但有些對景觀水質淨化效果比較好的生物一生態修復技術,如生物柵技術,因為不具備對景觀的美化作用常常被景觀設計師所放棄。
生物柵技術是近年來新興的一項生物修復技術,它利用植物、微生物、水生動物和底棲動物等生態要素的協同作用來實現生態修復功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富集巨大的生物量,以達到快速、高效的處理效果。生物柵的微生境存在好氧、缺氧和厭氧的不同含氧狀態,因而同時具有硝化、反硝化作用,並有一定的除磷效果。生物柵的微氧狀態還有利於總有機碳,特別是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這對處理含有一定量難降解有機物的城市景觀水體具有重要意義。
伸向水域空間的木棧道是在湖泊、河流以及溼地公園景觀設計中普遍使用的親水景觀設施。鄰水木棧道為人們提供了行走、體息、觀景和交流的多功能場所,但是人們卻較少考慮如何去利用木棧道形成的水下空間。木棧道伸向水域空間的特點和安裝的簡便快速的條件使其成為生物柵最好的載體,為參與汙染物淨化的動植物及微生物提供了有一定機械強度的空間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一種城市景觀水體處理設備,本發明將木棧道水下空間與生物柵技術有機結合,能夠有效解決生物柵技術景觀性不強的問題,使傳統景觀設施具備淨水功能,能夠有效改善城市景觀水體水質,為城市景觀水體的生態治理提供技術支持。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該裝置包括木棧道和多個生物柵,所述生物柵包括底座、水草型魚槽和網狀構件,所述水草型魚槽由多個水草型葉片構成,每個水草型葉片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每個水草型葉片的頂端設有一小孔,每個小孔與網狀構件之間連接有多條繩狀微生物載體填料;所述木棧道的底部設有多道橫梁,每個橫梁的底部焊接有固定環,所述固定環與網狀構件之間連接有繩索。
本發明一種城市景觀水體處理設備中,每個小孔與網狀構件之間連接有4一6條繩狀微生物載體填料。每三道橫梁固定一個生物柵,相鄰生物柵之間相距為1. 0m一1. 5m。所述網狀構件中單網眼的尺寸為lOcm一15cm。
附圖說明
圖1一種城市景觀水體處理設備中生物柵與木棧道底部橫梁固定後示意圖;
圖2一種城市景觀水體處理設備結構示意圖。
圖中: 1一橫梁,2一固定環,3一網狀構件,4一繩狀微生物載體填料,5一水草型魚槽,6一底座,7一木棧道,8一生物柵。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設計思路是利用木棧道水下空間與生物柵形式結合,構建微生物和動物共生存環境。生物柵的核心在於有強大表面積的填料,其上附著的微生物菌群、原生動物、小型浮遊動(植)物共同構建形成具有高效、快速淨化汙染物的生物膜反應器,因而填料的性能在生物柵系統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發明中生物生物柵採用繩狀微生物載體填料、水草型魚槽以及網型構件等材料構成,並通過繩索將生物柵填料與木棧道鋼體結構相連結,實現生物組合填料在水中的固定。
本發明一種城市景觀水體處理設備可以按照下述步驟形成:
準備帶孔的直角鐵件作為固定環,以12號工字鋼作為橫梁,如圖1所示,將固定環2通過焊接的方式與12號工字鋼的橫梁相連接,用於後期對生物柵的固定。準備聚氯乙烯(PVC)材質的水草型魚槽,每葉水草型葉片頂端開一個小孔,直徑在8一12mm之間,固定於底座中。同時準備一塑料或尼龍繩編織的網形構件,其單網眼尺寸lOcm一15cm。將繩狀微生物載體填料通過繩結的方式,一端與水草型魚槽頂部的小孔連接,每個小孔可以連接有4一6個繩狀微生物載體填料,另一端與網狀構件連接,至此完成生物柵的組裝。將組裝好的生物柵用繩索與橫梁上的固定環連接。將帶有固定環的橫梁用於木棧道的鋼體搭建中。木棧道下部木架空層的支撐點視間距而定,一般為3一5cm厚,木棧道的板寬一般為10一20cm之間,板與板之間宜留出3一5mm寬的縫隙,從而實現了生物柵技術與木棧道景觀設施的一體化。利用本發明中的3個生物柵和木棧道相結合,經室內模擬淨化水體試驗得出,能夠有效解決水體富營養化的問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將木棧道水下支柱與生物柵裝置結合,增強了生物柵淨水技術的景觀性,使該新興生物修復技術能夠應用於城市景觀水體的治理;同時也充分利用了木棧道景觀的水下空間,使傳統景觀設施具備生態淨水的功能,實現了城市景觀、道路、水體水質淨化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