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能式空氣源熱泵機組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00:07:5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涉及熱泵機組。
背景技術:
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作為新一代的熱水製取設備以其節能、安全、環保、使用方便等特點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青睞。它是一種通過消耗部分電能把熱量從低溫熱源轉移到需要的生活熱水中去的裝置。轉移到高溫熱源中的熱量包括所消耗的電能和從低溫熱源吸收的熱量。在日常生活中,室外的空氣是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理想的低溫熱源,它們所含的能量來自於太陽表面的輻射,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是一種間接利用太陽能的高效節能裝置。它適合氣候環境溫度攝氏5度以上地區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蓄能式空氣源熱泵機組,以解決上述至少一種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蓄能式空氣源熱泵機組,包括一空氣源熱泵,所述空氣源熱泵包括換熱器和壓縮機,所述換熱器連接所述壓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換熱器設置在一水箱內,所述水箱設有一進水口和一出水口,所述水箱的內壁上設有一溫度傳感器,所述空氣源熱泵還包括一控制電路板,所述溫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控制電路板的信號輸入端;
所述控制電路板上設有一定時器,所述定時器設有至少兩個信號輸出端,所述信號輸出端連接一控制開關,所述控制開關控制連接所述壓縮機。
本實用新型根據水箱中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情況,自動按設定在電力供應的谷電時間控制控制電路板開啟熱泵機組提高水箱水溫達到設定溫度。本實用新型實現谷電儲能,降低熱泵熱水運行費用,平衡電網峰谷荷載,減緩電廠和供配電設施的建設,利用電網峰谷荷載電力差價,降低熱泵系統運行費用。本實用新型優化了傳統的熱泵機組達到了無汙染、無噪聲、安全可靠且自動化程度高不需要專人管理,減少熱泵系統的電力增容費和供配電設施費。
所述水箱上設有一保溫層,所述保溫層包括第一保溫層和第二保溫層,所述第一保溫層是一保溫塗層,所述第一保溫層附著在所述水箱的內壁,所述第二保溫層覆蓋在所述水箱的外壁。
本實用新型通過兩層保溫層能夠更好的起到保溫作用。
所述水箱採用不鏽鋼製成的水箱。不鏽鋼硬度大,耐磨損,耐高溫適合長期使用。
所述第一保溫層的厚度不大於3mm。
所述第二保溫層的厚度大於2cm。
本實用新型限制了保溫層的厚度能夠節約成本。
所述水箱內設有一液位傳感器,所述液位傳感器的中心軸線距離所述水箱的底端在10-20cm,所述液位傳感器連接所述控制電路板。
本實用新型通過液位傳感器能夠檢測液位情況,及時控制熱泵機組的關閉,防止水箱內的水蒸發乾。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電路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參照圖1、圖2,蓄能式空氣源熱泵機組,包括一空氣源熱泵,空氣源熱泵包括換熱器和壓縮機,換熱器連接壓縮機8,換熱器1設置在一水箱內2,水箱設有一進水口和一出水口,水箱的內壁上設有一溫度傳感器6,空氣源熱泵還包括一控制電路板5,溫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控制電路板的信號輸入端;控制電路板上設有一定時器10,定時器設有至少兩個信號輸出端,信號輸出端連接一控制開關9,控制開關控制連接壓縮機8。本實用新型根據水箱中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情況,自動按設定在電力供應的谷電時間控制控制電路板開啟熱泵機組提高水箱水溫達到設定溫度。本實用新型實現谷電儲能,降低熱泵熱水運行費用,平衡電網峰谷荷載,減緩電廠和供配電設施的建設,利用電網峰谷荷載電力差價,降低熱泵系統運行費用。本實用新型優化了傳統的熱泵機組達到了無汙染、無噪聲、安全可靠且自動化程度高不需要專人管理,減少熱泵系統的電力增容費和供配電設施費。水箱上設有一保溫層,保溫層包括第一保溫層4和第二保溫層3,第一保溫層是一保溫塗層。本實用新型通過兩層保溫層能夠更好的起到保溫作用。控制電路板連接換熱器。
保溫層是一複合材料製成的保溫層。第一保溫層4附著在水箱的內壁,第二保溫層3覆蓋在水箱的外壁。本實用新型通過兩層保溫層能夠更好的起到保溫作用。水箱採用不鏽鋼製成的水箱。不鏽鋼硬度大,耐磨損,耐高溫適合長期使用。第一保溫層的厚度不大於3mm。第二保溫層的厚度大於2cm。本實用新型限制了保溫層的厚度能夠節約成本。水箱內設有一液位傳感器7,液位傳感器的中心軸線距離水箱的底端在10-20cm。本實用新型通過液位傳感器能夠防止水箱內的水蒸發乾。水箱可以是一條狀水箱。便於放置節約空間。水箱可以是一螺旋狀的水箱。便於加熱優化結構。水箱可以是一螺旋狀水箱,且水箱纏繞在換熱器的外壁。第一保溫層是由矽鋁纖維製成的第一保溫層。第二保溫層是由聚苯乙烯製成的第二保溫層。控制開關可以在所述控制電路板上也可以不在控制電路板上。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