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口腔支撐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03:38:26 2
專利名稱:一種口腔支撐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口腔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口腔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口腔(oral cavity)是消化系統的起始部,其前壁為上、下唇,側壁為頰,上壁為顎,下壁為口底。向前經口唇圍成的口裂通向外界,向後經咽峽與咽相通。口腔可分為口腔前庭(oral vestibule)和固有口腔(oral cavity proper)。前者是位於上、下唇和頰與上、下牙弓和牙齦之間的間隙,後者位於上、下牙弓和牙齦所圍成的空間,其頂為顎,底部(口底)由黏膜、肌和皮膚組成。目前臨床上很多手術需要將醫療器械通過口腔、喉管進入體內,病人會很痛苦,有時醫療器械在體內治療時甚至會損傷喉管,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影響了手術的進度。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能有效減輕病人的痛苦,使手術順利進行的口腔支撐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口腔支撐裝置,包括管體,它還包括牙口圈和底座,所述的管體內部開有器械工作通道,牙口圈固定在管體的上端,牙口圈上開有齒槽;牙口圈的內部空心,並和管體內的器械工作通道連通;底座固定在管體的下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體上設置有軟片,軟片位於器械工作通道的下出口處。本實用新型所述管體的形狀為圓柱體,管體的下端彎曲。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體、牙口圈和底座為一體。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效果:結構設計合理,手術時,醫療器械從器械工作通道進入人體,有效地保護了病人的喉管,避免器械的損傷,減輕了病人的痛苦。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I管體,2牙口圈,3底座,4器械工作通道,5齒槽,6軟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並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8]實施例:參見圖1 圖2,本實施例主要由管體1、牙口圈2和底座3組成,三者為一體,其中管體I內部開有器械工作通道4,牙口圈2固定在管體I的上端,牙口圈2上開有齒槽5 ;牙口圈2的內部空心,並和管體I內的器械工作通道4連通;底座3固定在管體I的下端。使用時,將本實施例深入病人喉管,病人口部咬住牙口圈2,牙齒咬在齒槽5內,管體I深入喉管,底座3卡穩,防止管體I移動;然後將醫療器械穿過器械工作通道4進入體內,可以有效保護病人的喉管,避免損傷,同時減輕病人的痛苦。本實施例中,管體I上設置有軟片6,軟片6位於器械工作通道4的下出口處。在醫療器械伸出器械工作通道4時,軟片6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防止醫療器械伸出器械工作通道4時,因用力過猛,碰到人體內壁,造成損傷。本實施例中,管體I的形狀為圓柱體,管體I的下端彎曲,符合喉管的形狀;底座3的截面積較大,卡在喉管內,可以防止手術時,管體I在喉管內轉動,影響手術。本實施例中,管體1、牙口圈2和底座3為一體,採用軟質醫用PVC材料。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只要其零件未說明具體形狀和尺寸的,則該零件可以為與其結構相適應的任何形狀和尺寸;同時,零件所取的名稱也可以不同。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簡單變化,均包括於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口腔支撐裝置,包括管體,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牙口圈和底座,所述的管體內部開有器械工作通道,牙口圈固定在管體的上端,牙口圈上開有齒槽;牙口圈的內部空心,並和管體內的器械工作通道連通;底座固定在管體的下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管體上設置有軟片,軟片位於器械工作通道的下出口處。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腔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管體的形狀為圓柱體,管體的下端彎曲。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腔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管體、牙口圈和底座為一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口腔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口腔支撐裝置。它包括管體,它還包括牙口圈和底座,所述的管體內部開有器械工作通道,牙口圈固定在管體的上端,牙口圈上開有齒槽;牙口圈的內部空心,並和管體內的器械工作通道連通;底座固定在管體的下端。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手術時,醫療器械從器械工作通道進入人體,有效地保護了病人的喉管,避免器械的損傷,減輕了病人的痛苦。
文檔編號A61B1/24GK203042204SQ20132005559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6日
發明者勵春亞 申請人:象山星旗電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