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薄化lcd模組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14:39:36 1
專利名稱:一種超薄化lcd模組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IXD模組,特別是一種超薄化IXD模組。
背景技術:
隨著液晶顯示技術的日益發展和成熟,LCD應用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領域越來越廣泛,而隨著人們生活的提高,人們對消費類電子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重量輕、厚度薄逐漸成為消費類電子產品的發展趨勢,而帶有LCD模組的消費電子產品,如MP5、平板電 腦、電子書等,由於LCD模組本身的厚度限制,從而限制了使用LCD模組的電子產品本身的厚度,使其不能進一步超薄化。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提到的現有技術中的IXD模組自身較厚,影響使用IXD模組的電子產品的超薄化發展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的超薄化LCD模組,其採用特殊的結構設置,使LCD模組的厚度進一步減小,從而為使用LCD模組的電子產品的超薄化,提供了可能。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超薄化IXD模組,IXD模組包括IXD屏幕、導光板和背光源,導光板設置在IXD屏幕後方,背光源對應於導光板設置,背光源給導光板提供光源。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進一步還包括所述的IXD屏幕厚度為0. 6mm。所述的導光板厚度為0. 6_。所述的IXD模組還包括前外殼和後外殼,前外殼和後外殼對應安裝在一起形成外殼,LCD屏幕、導光板和背光源設置在外殼內。所述的前外殼邊緣開設有一個以上的卡口,後外殼上對應位置處固定設有一個以上的卡扣,前外殼和後外殼卡接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厚度只有2. 8_,較常規的IXD模組的厚度有所減小,從而為使用LCD模組的電子產品的超薄化提供了可能。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I為本實用新型正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後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側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A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3的B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中,I-前外殼,2-後外殼,3-IXD屏幕,4-導光板,5-背光源,6_卡口,7_卡扣。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結構與本實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之內。請參看附圖I和附圖2,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IXD屏幕3、導光板4和背光源5,本實施例中,IXD屏幕3的整體厚度為0. 6mm,導光板4的整體厚度為0. 6mm,導光板4對應於IXD屏幕3設置,且導光板4設置在IXD屏幕3後方,為IXD屏幕3提供光源 ,本實施例中,背光源5設置在導光板4後方下端位置處,背光源5發出的光可射入導光板4內,使導光板4發光,從而為IXD屏幕提供光源。本實施例中,還包括前外殼I和後外殼2,前外殼I和後外殼2對應安裝在一起,形成IXD模組的外殼,IXD屏幕3、導光板4和背光源5設置在外殼內,本實施例中,前外殼I上開設有一個以上的卡口 6,卡口 6的具體數量可根據實際需要設定,後外殼2上對應位置固定設有一個以上的卡扣7,卡扣7卡接在卡口 6內,從而將前外殼I和後外殼2安裝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厚度只有2. 8mm,較常規的IXD模組的厚度有所減小,從而為使用LCD模組的電子產品的超薄化提供了可能。
權利要求1.一種超薄化IXD模組,其特徵是所述的IXD模組包括IXD屏幕、導光板和背光源,導光板設置在LCD屏幕後方,背光源對應於導光板設置,背光源給導光板提供光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薄化LCD模組,其特徵是所述的LCD屏幕厚度為O.6mm。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薄化LCD模組,其特徵是所述的導光板厚度為O.6mm。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超薄化LCD模組,其特徵是所述的LCD模組還包括前外殼和後外殼,前外殼和後外殼對應安裝在一起形成外殼,LCD屏幕、導光板和背光源設置在外殼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化LCD模組,其特徵是所述的前外殼邊緣開設有一個以上的卡口,後外殼上對應位置處固定設有一個以上的卡扣,前外殼和後外殼卡接在一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超薄化LCD模組,LCD模組包括LCD屏幕、導光板和背光源,導光板設置在LCD屏幕後方,背光源對應於導光板設置,背光源給導光板提供光源。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厚度只有2.8mm,較常規的LCD模組的厚度有所減小,從而為使用LCD模組的電子產品的超薄化提供了可能。
文檔編號H05K5/00GK202372726SQ20112053941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1日
發明者李仲儒, 謝世清 申請人:深圳市國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