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22:54:51 3
專利名稱: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定位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自動化線在衝壓生成中的應用越來越普及,這就要求現代化的模具都要能適應自動化生產的需要。自動化壓合模最常見的送料方式即是採用皮帶輪送料裝置,運用這種裝置時,模具的後側定位就顯得尤其重要,既要能滿足送料時起到定位作用,又要滿足取料時與製件不幹涉。但是,現有的壓合模定位裝置採用後側定位方式,即定位裝置大都位於製件送料方向的後側中間位置,且定位塊運動方式為直線運動,對於一
些狹長類零件,由於自身形狀的局限,如果採用現有的後側定位裝置,後側就沒有再放置預壓合裝置的空間,製件的壓合過程便無法完成。因此現有採用後側定位方式的壓合模定位裝置具有佔據空間大等局限性,甚至造成無法生產出合格製件。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具有空間局限性和定位不靈活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該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包括固定座、旋轉軸、傳動杆、氣缸、旋轉臂和感應裝置,旋轉軸可旋轉地安裝於固定座,傳動杆和旋轉臂相間隔地焊接於旋轉軸,氣缸鉸接於固定座且氣缸的伸縮驅動杆鉸接於傳動杆的自由端,感應裝置連接於旋轉臂的自由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通過把氣缸和後側定位感應器聯繫起來,將氣缸作為動力源,通過氣缸的驅動,使得後側定位感應器做一種圓周運動,當氣缸到達工作位置時,感應裝置準確到達指定位置,從而對製件起到定位作用。在一實施例中,旋轉軸通過傳動杆與氣缸動力連接。在一實施例中,在固定座上設有一靜限位塊,在傳動杆上設有與靜限位塊相對應的動限位塊。在一實施例中,傳動杆和旋轉臂的軸線平行且都垂直於旋轉軸的軸線。在一實施例中,感應裝置包括感應器、感應器安裝板、定位塊安裝板和定位塊,感應器固定安裝於感應器安裝板,定位塊固定安裝於定位塊安裝板,感應器安裝板與定位塊安裝板樞接。在一實施例中,感應器安裝板固定安裝於旋轉臂的自由端。在一實施例中,感應器安裝板與定位塊安裝板在各自一邊緣處樞接,使得感應器安裝板與定位塊安裝板之間呈現可開合狀。在一實施例中,感應裝置還包括設置於感應器安裝板與定位塊安裝板之間限位元件。在一實施例中,限位元件包括限位板和限位銷,其中具有一滑槽的限位板設置於感應器安裝板的非樞接處,限位銷設置於定位塊安裝板上且對應地插設於限位板的滑槽中。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中,感應裝置隨著旋轉臂採用的運動方式為旋轉運動,且後側定位裝置不必位於製件送料側的後方,只要放置於製件的側方,通過感應裝置的旋轉運動即可以達到定位的目的,為後側預壓合機構讓出了必要的放置空間,整個製件的壓合過程便可以順利完成。因此本實用新型在有效的解決現有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的空間局限性問題同時體現其定位的靈活性。
圖I為本實用新型中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I的部分放大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的工作原理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的俯視圖。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0:固定座20 :旋轉軸30:傳動杆40 :氣缸50 :旋轉臂60 :感應裝置11 :靜限位塊31 :動限位塊61 :感應器62 :感應器安裝板63 :定位塊安裝板64 :定位塊65:限位元件651 :限位板652:限位銷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包括固定座10、旋轉軸20、傳動杆30、氣缸40、旋轉臂50和感應裝置60。旋轉軸20可旋轉地安裝於固定座10,傳動杆30和旋轉臂50相間隔地焊接於旋轉軸20,傳動杆30和旋轉臂50的軸線平行且都垂直於旋轉軸20的軸線。氣缸40鉸接於固定座10且氣缸40的伸縮驅動杆鉸接於傳動杆30的自由端,具體而言,旋轉軸20通過傳動杆30與氣缸40動力連接。感應裝置60連接於旋轉臂50的自由端,具體而言,感應裝置60固定於旋轉臂50的自由端。進一步地,在固定座10上設有一靜限位塊11,在傳動杆30上設有與靜限位塊11相對應的動限位塊31。所圖3所示,在處於初始狀態A時,氣缸40未充氣,旋轉臂50處於離合狀態(即遠離製件傳動帶的狀態),動限位塊31與靜限位塊11相分離。在處於送料狀態B時,氣缸40充氣,通過傳動杆30帶動旋轉軸20轉動,從而驅動旋轉臂50旋轉,直至動限位塊31與靜限位塊11相抵接,旋轉臂50處於壓合狀態(即浮於製件傳動帶上方的狀態)且感應裝置60處於待位狀態。如圖2和4所示,感應裝置60包括感應器61、感應器安裝板62、定位塊安裝板63、定位塊64、限位元件65。感應器61固定安裝於感應器安裝板62,定位塊64固定安裝於定位塊安裝板63。感應器安裝板62與定位塊安裝板63樞接,感應器安裝板62固定安裝於旋轉臂50的固定端。[0029]優選地,感應器安裝板62與定位塊安裝板63在各自一邊緣處樞接,使得感應器安裝板62與定位塊安裝板63之間呈現可開合狀,且開合方向為朝向製件傳送帶上製件來的方向。限位元件65設置於感應器安裝板62與定位塊安裝板63之間,用來限制感應器安裝板62與定位塊安裝板6的開合狀態,避免定位塊安裝板63在重力作用下轉到下方。限位元件65包括限位板651和限位銷652,其中具有一滑槽的限位板651設置於感應器安裝板62的非樞接處,限位銷652設置於定位塊安裝板63上且對應地插設於限位板651的滑槽中。當旋轉臂50處於壓合狀態而感應裝置60處於待位狀態時,感應器安裝板62與定位塊安裝板63除相樞接處外無接觸。當製件傳送帶有製件傳來時 ,製件與定位塊64接觸從而推動定位塊安裝板63直至其與感應器安裝板62接觸而觸發感應器62信號。製件到位信息傳達給工具機控制系統,當製件準確落入模具內後,該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又回復到初始狀態,至此完成一個定位過程。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通過一組連接裝置,把氣缸和後側定位感應器聯繫起來,將氣缸作為動力源,通過氣缸的驅動,使得後側定位感應器做一種圓周運動,當氣缸到達工作位置時,後側定位感應器準確到達指定位置,從而對製件起到定位作用。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中,定位塊採用的運動方式為旋轉運動,且後側定位裝置不必位於製件送料側的後方,只要放置於製件的側方,通過定位塊的旋轉運動即可以達到定位的目的,為後側預壓合機構讓出了必要的放置空間,整個製件的壓合過程便可以順利完成。因此本實用新型在有效的解決現有的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的空間局限性問題同時體現其定位的靈活性。綜上所述,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示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意識到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所揭示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和精神的情況下所作的更動與潤飾,均屬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固定座(10)、旋轉軸(20)、傳動杆(30 )、氣缸(40 )、旋轉臂(50 )和感應裝置(60 ),旋轉軸(20 )可旋轉地安裝於固定座(10 ),傳動杆(30 )和旋轉臂(50 )相間隔地焊接於旋轉軸(20 ),氣缸(40 )鉸接於固定座(10 )且氣缸(40)的伸縮驅動杆鉸接於傳動杆(30)的自由端,感應裝置(60)連接於旋轉臂(50)的自由端。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旋轉軸(20)通過傳動杆(30)與氣缸(40)動力連接。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在固定座(10)上設有一靜限位塊(11),在傳動杆(30)上設有與靜限位塊(11)相對應的動限位塊(31)。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傳動杆(30)和旋轉臂(50)的軸線平行且都垂直於旋轉軸(20)的軸線。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感應裝置(60)包括感應器(61)、感應器安裝板(62)、定位塊安裝板(63)和定位塊(64),感應器(61)固定安裝於感應器安裝板(62 ),定位塊(64 )固定安裝於定位塊安裝板(63 ),感應器安裝板(62 )與定位塊安裝板(63)樞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感應器安裝板(62)固定安裝於旋轉臂(50)的自由端。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感應器安裝板(62)與定位塊安裝板(63 )在各自一邊緣處樞接,使得感應器安裝板(62 )與定位塊安裝板(63 )之間呈現可開合狀。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感應裝置(60)還包括設置於感應器安裝板(62)與定位塊安裝板(63)之間限位元件(65)。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限位元件(65)包括限位板(651)和限位銷(652),其中具有一滑槽的限位板(651)設置於感應器安裝板(62)的非樞接處,限位銷(652)設置於定位塊安裝板(63)上且對應地插設於限位板(651)的滑槽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包括固定座、旋轉軸、傳動杆、氣缸、旋轉臂和感應裝置,旋轉軸可旋轉地安裝於固定座,傳動杆和旋轉臂相間隔地連接於旋轉軸,氣缸鉸接於固定座且氣缸的伸縮驅動杆鉸接於傳動杆的自由端,感應裝置連接於旋轉臂的自由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合模後側定位裝置,可以有效的解決現有後側定位裝置的空間局限性,並且能夠提高定位的靈活性。
文檔編號B21D37/12GK202683803SQ20122033652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1日
發明者郭強, 李樹新, 張明揚, 林明 申請人: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