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低碳環保的燃料添加劑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6-10 07:35:46 1
本發明屬於新能源及環保節能
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低碳環保的燃料添加劑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目前一方面世界能源的增長速度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和人類生活現代化的需要,另一方面能源消耗所產生的環境汙染對人類的生存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如何節約能源且能更環保的進行利用是能源利用急需解決的問題。但目前的燃料油在燃燒時,存在環保問題嚴重的的問題,因此提供一款環保的產品具有重要意義。技術實現要素:鑑於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低碳環保的燃料添加劑及其製備方法,具有製備方法簡單、環保效果好等優點。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低碳環保的燃料添加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組分:55份~70份氯甲酸甲酯、20份~30份碳酸二甲酯、20份~25份還原黃GCN、15份~20份環己胺和35份~50份季戊四醇酯。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發明人前期進行了大量的組分以及用量的篩選實驗,意外的發現,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通過合理的配比以及各組分的組合具有助燃效果好、燃燒產生的廢氣和有害氣體少的有點,能夠有效地提高環保效果。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進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組分:55份氯甲酸甲酯、20份碳酸二甲酯、20份還原黃GCN、15份環己胺和25份季戊四醇酯。進一步地,60份氯甲酸甲酯、25份碳酸二甲酯、23份還原黃GCN、18份環己胺和40份季戊四醇酯。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低碳環保的燃料添加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稱取以下重量份的組分:55份~70份氯甲酸甲酯、20份~30份碳酸二甲酯、20份~25份還原黃GCN、15份~20份環己胺和35份~50份季戊四醇酯,將各組分混勻,得到低碳環保的燃料添加劑。採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助燃效果好、更加環保效、製備方法簡單等優點。進一步地,包括以下步驟:稱取以下重量份的組分:30份氯甲酸甲酯、40份碳酸二甲酯、5份還原黃GCN、3份環己胺和15份季戊四醇酯,將各組分混勻,得到低碳環保的燃料添加劑。採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進一步地提高助燃效果,降低廢棄排放量。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徵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於解釋本發明,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一種低碳環保的燃料添加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組分:55份~70份氯甲酸甲酯、20份~30份碳酸二甲酯、20份~25份還原黃GCN、15份~20份環己胺和35份~50份季戊四醇酯。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來進行介紹。實施例1一種低碳環保的燃料添加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組分:55份氯甲酸甲酯、20份碳酸二甲酯、20份還原黃GCN、15份環己胺和25份季戊四醇酯。實施例2一種低碳環保的燃料添加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組分:60份氯甲酸甲酯、25份碳酸二甲酯、23份還原黃GCN、18份環己胺和40份季戊四醇酯。實施例3一種低碳環保的燃料添加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組分:70份氯甲酸甲酯、30份碳酸二甲酯、25份還原黃GCN、20份環己胺和20份季戊四醇酯。對比例1將對比例1中的氯甲酸甲酯用等量的過氧化鋅替換,其餘均與實施例1相同。對比例2將對比例1中的碳酸二甲酯用等量的碳酸二甲酯,其餘均與對比例1相同。對比例3將對比例1中氯甲酸甲酯用等量的氯酸鉀替換,其餘均與對比例1相同。效果測試分別測定上述實施例及對比例製備的低碳環保的燃料添加劑添加到燃料油後的環保效率。低碳環保的燃料添加劑與燃料油的質量比為5%。加入低碳環保的燃料添加劑後的燃料油命名為環保燃料油。測定環保燃料油的CO和煙塵的排放量,以及普通燃料油(即全部為柴油)的CO和煙塵的排放量。CO的減排效率按照下面的公式計算:CO的減排效率=(1-環保燃料油的產生CO的排放量/普通燃料油產生CO的排放量)*100/100。煙塵的減排效率按照下面的公式計算:煙塵的減排效率=(1-環保燃料油的產生煙塵的排放量/普通燃料油產生煙塵的排放量)*100/100。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表1CO的減排效率(%)煙塵的減排效率(%)實施例132.516.8實施例231.215.9實施例330.315.7對比例121.18.8對比例222.17.9對比例319.79.3根據表1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在添加至汽油中形成環保燃料汽油燃燒後的一氧化碳減排率和煙塵的減排率有顯著的提高,助燃效果更好,能夠顯著地提高柴油燃燒的環保效果。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低碳環保的燃料添加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稱取以下重量份的組分:55份~70份氯甲酸甲酯、20份~30份碳酸二甲酯、20份~25份還原黃GCN、15份~20份環己胺和35份~50份季戊四醇酯,將各組分混勻,得到低碳環保的燃料添加劑。本發明提供的低碳環保的燃料添加劑的製備方法,操作簡單、製備容易,適用於大批量的生產,市場應用前景廣闊。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