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關於三年級天才數學小知識

2023-03-24 09:08:21 1

數學小知識 -------------------------------------------------------------------------------- 數學符號的起源 數學除了記數以外,還需要一套數學符號來表示數和數、數和形的相互關係。

數學符號的發明和使用比數字晚,但是數量多得多。現在常用的有200多個,初中數學書裡就不下20多種。

它們都有一段有趣的經歷。 例如加號曾經有好幾種,現在通用"+"號。

"+"號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變而來的。十六世紀,義大利科學家塔塔裡亞用義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加,草為"μ"最後都變成了"+"號。

"-"號是從拉丁文"minus"("減"的意思)演變來的,簡寫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到了十五世紀,德國數學家魏德美正式確定:"+"用作加號,"-"用作減號。

乘號曾經用過十幾種,現在通用兩種。一個是"*",最早是英國數學家奧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個是"· ",最早是英國數學家赫銳奧特首創的。

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認為:"*"號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對,而贊成用"· "號。他自己還提出用"п"表示相乘。

可是這個符號現在應用到集合論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紀,美國數學家歐德萊確定,把"*"作為乘號。

他認為"*"是"+"斜起來寫,是另一種表示增加的符號。 "÷"最初作為減號,在歐洲大陸長期流行。

直到1631年英國數學家奧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線)表示除。後來瑞士數學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數學》裡,才根據群眾創造,正式將"÷"作為除號。

="號,他還在幾何學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於號"〉"和小於號"〈",是1631年英國著名代數學家赫銳奧特創用。至於≯""≮"、"≠"這三個符號的出現,是很晚很晚的事了。

大括號"{ }"和中括號"[ ]"是代數創始人之一魏治德創造的。 在日常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比如說:買菜、賣才算多少錢…… 下面是幾個關於數學的小故事。

1、高斯級數小朋友們你們可知道數學天才高斯小時候的故事嗎?高斯在小學二年級時,有一次老師教完加法後想休息一下,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求學生算算看,題目是: 1+2+3+4………+96+97+98+99+100=? 本以為學生們必然會安靜好一陣子,正要找藉口出去時,卻被高斯叫住了!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怎麼算的嗎?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將1加至100 與100加至1;排成兩排想加,也就是說: 1+2+3+4+…………+96+97+98+99+100+ 100+99+98+97+96+…………+4+3+2+1 =101+101+101+…………+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但算式重複兩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於5050。 從此以後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過了其他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後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2、雞兔同籠你聽說過「雞兔同籠」的問題嗎?這個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

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求籠中各有幾隻雞和兔? 你會解答這個問題嗎?你想知道《孫子算經》中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嗎? 解答思路是這樣的:假如砍去每隻雞、每隻兔一半的腳,則每隻雞就變成了「獨角雞」,每隻兔就變成了「雙腳兔」。

這樣,(1)雞和兔的腳的總數就由94隻變成了47隻;(2)如果籠子裡有一隻兔子,則腳的總數就比頭的總數多1。因此,腳的總只數47與總頭數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數,即47-35=12(只)。

顯然,雞的只數就是35-12=23(只)了。 這一思路新穎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數學家讚嘆不已。

這種思維方法叫化歸法。化歸法就是在解決問題時,先不對問題採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將題中的條件或問題進行變形,使之轉化,直到最終把它歸成某個已經解決的問題。

同类文章

小學生畢業考文學常識大全

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儒家經典的書籍。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而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在之前,還有一本《樂經》,合稱「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六本書也被稱做「六經」,其中的《樂經》後來亡佚了,就只

幼兒園急救常識及自救的方法

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就要求幼兒園教育目標必須以幼兒為本,從幼兒生命健康成長的需求出發實施教育。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雖然他們在家裡也經常磕磕碰碰,但如果孩子在幼兒園發生意外傷害,家長卻很少能冷靜的對待。在幼兒園中,無論是領導還是教師,可謂是談事故色變。為

幼兒常識

為了幼兒的身體健康,為了幼兒能夠茁壯的成長,家長們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必須要讓幼兒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因此,家長們必須要了解幼兒生活小常識,有助於幫助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1、擁抱是一種力量,它是父母借著身體的接觸在告訴孩子,我們永遠愛你。這種愛將影響孩子的一生。2、營造和諧親子關係,一是要做到

八年級上冊文學常識

八年級語文上文學常識 1《新聞兩則》(《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選自《人民日報》,《中原我軍解放南陽》選自《東北日報》)。作者毛澤東,偉大的革命家、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書法家,新中國的締造者。2.《蘆花蕩》選自《孫犁文集》。作者孫犁,原名孫樹勳,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小說散文結集《白洋澱紀事》

導遊掌握歷史文化常識的意義

文化遺產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普遍價值的建築物、雕刻、繪畫、遺物、銘文等文物;在景觀,建築樣式結合等方面具有突出價值的建築或建築群體;從歷史、美學和人種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工物品或人與自然共同創造的物品和工程,如故宮、秦始皇兵馬俑等。歷史文化遺產是指具有一定歷史意義,與人類生活息息相

小學安全小知識口訣

小學生安全知識兒歌(一)交通安全走路要走人行道,過路要走橫行道,紅燈停,綠燈行,來往車輛仔細瞧,車行道上不玩耍,人行護欄不跨越。上下車輛不爭搶,乘車文明要做到,身體不向窗外探,上車扶手抓抓牢,身背書包不閒逛,輕易別理陌生人,流浪小狗有疾病,不要和它來玩耍。(二)課間安全遵守秩序進校門,不擁不擠不奔跑

不可不止的1500個中國歷史常識

後面的無法補充了!換個QQ繼續.. 32、清廷的道光皇帝為人十分節儉,喜歡穿有補丁的衣服,但打個補丁卻要花四兩銀子。 33、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清軍曾以12 萬對陣2 萬英法聯軍,結果陣亡3 萬餘,而對方僅陣亡4 人,但病死的卻有幾十人。 34、遼道宗耶律洪基曾寫詩表達了後悔自己生在蠻夷之國和「來世

宇航科普小知識

一、航空航天飛行器上電子設備的特點是:①要求體積小、重量輕和功耗小;②能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工作;③高效率、高可靠和長壽命。在高性能飛機和太空飛行器上,這些要求尤為嚴格。飛機和太空飛行器的艙室容積、載重和電源受到嚴格限制。衛星上設備重量每增加1公斤,運載火箭的發射重量就要增加幾百公斤或更多。飛彈和太空

幼兒園防爆方案小知識

大足縣實驗小學師生防暴摸擬演練方案 一、防暴演練目的為了有效防範校園內發生突發傷害事件,切實保障廣大師生人身安全,及時處置侵害師生安全的惡性事件,維護學校的穩定,增強全體師生防暴意識,提高全體師生應對能力,經學校研究於2010年5月25日在學校組織部分師生開展防暴模擬演練活動。為使此活動順利有序地開

準高一小常識

快樂目標學習法向你推薦這個學習方法歸納了考入清華、北大五百名的學習方法,無外乎具備以下法寶。都有一個錯題本都有一個口袋本新課下來一定先預習先複習後做作業做作業要計時三要素1、規範的學習行為;2、良好的學習習慣;3、有效的學習方法。八環節1、計劃管理 2、預習管理 3、聽課管理 4、複習管理 5、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