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串簧機的彈簧輸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23:29:21

本發明涉及一種串簧機的輔助裝置,具體講是一種用於串簧機的彈簧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串簧機在工作時,需要通過中間輸送機構,將從彈簧機生產出來的彈簧輸送到機械手臂下方,然後再通過機械手臂將中間輸送機構上的彈簧抓起並送到串簧機上。目前,現有的中間輸送機構採用普通的單條封閉式傳動的輸送帶,彈簧擺放在輸送帶的輸送面上進行輸送。由於傳輸的彈簧要跟後續的機械手臂進行配合,所以要對彈簧在輸送帶上的位置進行精確定位。而現有技術由於採用常規的單條輸送帶進行輸送,雖然能夠達到輸送彈簧的目的,但是由於輸送過程中沒有穩定的支撐點,彈簧輸送過程中容易產生晃動,無法實現精確定位,進而會導致機械手臂抓取彈簧時產生偏差,影響後續進程。此外,現有的中間輸送機構均是固定的,當彈簧在輸送帶上排列好後,由整排的機械手臂下降,分別抓取相應的彈簧並送到串簧機上。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整排機械手臂下降,才能夠抓起輸送帶上的彈簧,只要任意一個機械手臂在下降的過程中產生偏差,就會導致彈簧抓取失敗,影響整個進程。然而,想要控制一整排機械手臂穩定的下降並抓取到彈簧,確是不容易的,在實際加工過程中,某一機械手臂因下降產生偏差而導致抓取彈簧失敗的概率特別高。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案由此而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確保機械手臂能夠精確抓取到彈簧的用於串簧機的彈簧輸送裝置。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於串簧機的彈簧輸送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前後設置有固定的初級輸送機構和可上下升降的主體輸送機構;所述初級輸送機構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端面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封閉傳動的輸送帶一,兩個輸送帶一的輸送面相對設置且間距小於彈簧的高度;所述主體輸送機構包括升降託架,升降託架上端面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封閉傳動的輸送帶二,兩個輸送帶二的輸送面相對設置且間距與兩個輸送帶一之間的間距相等;兩個輸送帶一之間的通道與兩個輸送帶二之間的通道相互連接形成一個完整的彈簧輸送通道;所述升降託架包括位於彈簧輸送通道下方的承託軌道;所述機架上位於升降託架的下方設置有用於驅動升降託架上下升降的頂升機構。
進一步地,所述頂升機構包括兩組同向設置的頂升組件、一個電機以及一根齒條;所述頂升組件包括導軌、滑塊、支座、拐臂一、拐臂二,導軌沿著承託軌道的長度方向布置,滑塊滑動配合在導軌上,支座位於導軌的前側,拐臂一的一端與承託軌道的底部鉸接,另一端與滑塊鉸接,拐臂二的一端與支座鉸接,另一端與拐臂一的中間部位鉸接;所述齒條的兩端分別與兩個頂升組件的滑塊固定連接,電機位於兩個頂升組件之間,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有齒輪,齒輪嚙合在齒條上。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用於串簧機的彈簧輸送裝置,通過兩條輸送帶雙向夾持輸送,可大大提高彈簧在輸送過程中的穩定性,確保彈簧在輸送帶上精確定位,從而保證機械手臂能夠精確抓取到彈簧;此外,主體輸送機構可整體升降,如此設計,抓取彈簧時,通過主體輸送機構的上升來取代現有技術機械手臂的下降,可大大提高抓取彈簧的穩定性,從而進一步保證機械手臂能夠精確抓取到彈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圖3是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中所示:1、機架 2、固定架 3、輸送帶一 4、升降託架 41、承託軌道 5、輸送帶二 6、彈簧輸送通道 7、頂升機構 71、電機 72、齒條 73、導軌 74、滑塊 75、支座 76、拐臂一 77、拐臂二 78、齒輪 8、滑動架 9、L形勾板 10、導向片 11、氣缸 12、導向板 13、支承板 14、軌道 15、滑動板 16、變速電機 17、滾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闡述。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用於串簧機的彈簧輸送裝置,包括機架1,機架1上前後設置有固定的初級輸送機構和可上下升降的主體輸送機構。初級輸送機構包括固定架2,固定架2上端面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封閉傳動的輸送帶一3。兩個輸送帶一3的輸送面相對設置且間距小於彈簧的高度,以正好能夠夾持住彈簧為宜。主體輸送機構包括升降託架4,升降託架4上端面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封閉傳動的輸送帶二5。兩個輸送帶二5的輸送面相對設置且間距與兩個輸送帶一3之間的間距相等。輸送帶一3和輸送帶二5均通過位於兩端的滾筒17驅動傳動,滾筒17則通過位於初級輸送機構底部的變速電機16驅動旋轉。兩個輸送帶一3之間的通道與兩個輸送帶二5之間的通道相互連接形成一個完整的彈簧輸送通道6。升降託架4包括位於彈簧輸送通道6下方的承託軌道41,承託軌道41對彈簧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可大大減輕輸送帶對彈簧夾持所需力度的要求。機架1上位於升降託架4的下方設置有用於驅動升降託架4上下升降的頂升機構7。
頂升機構7包括兩組同向設置的頂升組件、一個電機71以及一根齒條72。頂升組件包括導軌73、滑塊74、支座75、拐臂一76、拐臂二77。導軌73沿著承託軌道41的長度方向布置,滑塊74滑動配合在導軌73上。支座75位於導軌73的前側。拐臂一76的一端與承託軌道41的底部鉸接,另一端與滑塊74鉸接。拐臂二77的一端與支座75鉸接,另一端與拐臂一76的中間部位鉸接。齒條72的兩端分別與兩個頂升組件的滑塊74固定連接。電機71位於兩個頂升組件之間,電機71的輸出軸上設置有齒輪78,齒輪78嚙合在齒條72上。如此設計,電機71啟動,通過齒輪78驅動齒條72向一側移動,進而帶動兩個滑塊74沿著導軌73同向滑動,滑塊74滑動頂著拐臂一76向上伸展,拐臂一76向上伸展可對承託軌道41施加一個向上的託力,在兩個拐臂一76同時作用下即可頂著整個初級輸送機構向上升起;同理,電機71啟動(旋向相反),初級輸送機構整體下降。具體實施時,還需要在機架1上位於初級輸送機構的兩端分別設置支承板13,支承板13的內側縱向設置有軌道14,軌道14上滑動配合有滑動板15,初級輸送機構分別固定在兩個滑動板15上。當頂升機構7託著初級輸送機構升降時,滑動板15上沿著軌道14上下滑動。如此設計,可確保初級輸送機構沿著軌道14平穩的升降。
初級輸送機構彈簧入口處的上端設置有可前後平動的滑動架8。滑動架8的前端設置有兩個L形勾板9,兩個L形勾板9分別靠近兩個輸送帶一3的輸送面。初級輸送機構的一側設置有驅動滑動架8前後平動的驅動機構。驅動機構可採用電機、往復式油缸等,只要能驅動滑動架8前後平動即可。初級輸送機構彈簧入口處位於其中一個L形勾板9的下方活動設置有導向片10。導向片10的下端與位於初級輸送機構下方的氣缸11相連。導向片10可在氣缸11的作用下作與相應輸送帶一3的輸送面貼合、脫離的往復運動。如此設計,當彈簧機加工好彈簧送至初級輸送機構彈簧入口處時,L形勾板9向前平動,勾住彈簧後再往後平動,與此同時導向片10與輸送帶一3的輸送面處於脫離狀態,當L形勾板9將彈簧勾至導向片10處時,導向片10在氣缸11的驅動下立即與輸送帶一3的輸送面貼合,如此即能夠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使得彈簧在彈簧輸送通道6內安放到位,以便於後續機械手臂抓取。綜合,通過L形勾板9與導向片10的配合,可確保彈簧順利的進入初級輸送機構,而且效率高,彈簧安放到位。
此外,為了彈簧能夠更加順利的進入初級輸送機構,在初級輸送機構彈簧入口處設置有兩塊向外擴開的導向板12。為了輸送帶一3和輸送帶二5能夠平穩的傳送,在輸送帶一3和輸送帶二5的傳動路徑上內外交錯設置有若干導向滾柱。
本發明用於串簧機的彈簧輸送裝置,通過兩條輸送帶雙向夾持輸送,可大大提高彈簧在輸送過程中的穩定性,確保彈簧在輸送帶上精確定位,從而保證機械手臂能夠精確抓取到彈簧。此外,主體輸送機構可整體升降,抓取彈簧時,通過頂升機構7驅動主體輸送機構整體上升,夾持於兩個輸送帶二5之間的彈簧也一併上升至機械手臂的機械爪處,如此,機械手臂不需要下降即可以抓取到彈簧,可大大提高抓取彈簧的穩定性,從而進一步保證機械手臂能夠精確抓取到彈簧。當一排彈簧抓取完成後,再控制主體輸送機構下降,與初級輸送機構連成一體,用於輸送下一排待抓取的彈簧。
以上所述依據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保護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