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發動機曲軸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07:30:01 1
專利名稱:一種汽車發動機曲軸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發動機部件,尤其是一種汽車發動機曲軸。
背景技術:
汽車發動機曲軸是發動機上的重要旋轉部件,其作用是承接連杆的上下(往復) 運動變成循環(旋轉)運動。目前的曲軸為了節約其加工製造成本,平衡塊的外形設計都 比較粗大,這樣曲軸在旋轉工作時,平衡塊迎風面進入油底殼機油麵的阻力就比較大,同時 由於曲軸的工作轉速特別高,會在平衡塊的背風面形成很強烈的迴旋風,造成油底殼機內 油液產生大量的氣泡,嚴重影響潤滑效果。同時,曲軸在旋轉運動過程中會消耗功率,所以 在設計時應儘量減輕其自重,以提高其綜合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旋轉阻力小、潤滑效果好且重量輕的 汽車發動機曲軸。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發動機曲軸,包
括平衡塊和連杆,其平衡塊的迎風面呈刀刃狀。 所述平衡塊的背風面呈圓角。 所述平衡塊和連杆的連接處對稱開設有減重孔。 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發動機曲軸,將其平衡塊的迎風面呈刀刃狀,且平衡塊的背 風面呈圓角,採用這樣的結構後,曲軸在作旋轉運動時遇油液阻力大大減小,同時避免了油 底殼機內油液產生大量的氣泡,改善了潤滑效果。另外,在曲軸的平衡塊和連杆的連接處對 稱開設有減重孔,在保證曲軸力學性能的前提下減輕了其重量,減小了曲軸運動的功率消 耗。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性強。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發動機曲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平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平衡塊迎風面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平衡塊背風面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1為曲軸的平衡塊,2為曲軸的連杆,3為平衡塊迎風面,4為平衡 塊背風面,5為減重孔。
具體實施方式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徵,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 的特徵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0015] 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徵,除非特別敘 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徵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徵只 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徵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如
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發動機曲軸,包括平衡塊1和 連杆2,其平衡塊1的迎風面3設計為刀刃狀,且平衡塊1的背風面4設計為圓角。根據曲 軸的運動特點,平衡塊1刀刃狀的迎風面3在進入油底殼機油麵的阻力可大大減小,同時避 免了油底殼機內油液產生大量的氣泡,有效改善了潤滑效果。該改進結構簡單,性能提升十 分明顯。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發動機曲軸,其平衡塊1和連杆2的連接處對稱 開設有減重孔5。減重孔5開在該處既保證了曲軸的力學性能,又減輕了曲軸的自重,降低 了曲軸運動是的自身功率消耗。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 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 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汽車發動機曲軸,包括平衡塊(1)和連杆(2),其特徵在於平衡塊(1)的迎風面(3)呈刀刃狀。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曲軸,其特徵在於所述平衡塊(1)的背風面(4)呈圓角。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曲軸,其特徵在於所述平衡塊(1)和連杆(2)的連接處對稱開設有減重孔(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發動機曲軸,該曲軸包括平衡塊(1)和連杆(2),其平衡塊(1)的迎風面(3)呈刀刃狀,平衡塊(1)的背風面(4)呈圓角,採用這樣的結構後,曲軸在作旋轉運動時遇油液阻力大大減小,同時避免了油底殼機內油液產生大量的氣泡,改善了潤滑效果。另外,平衡塊(1)和連杆(2)的連接處對稱開設有減重孔(5),在保證曲軸力學性能的前提下減輕了其重量,減小了曲軸運動的功率消耗。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性強。
文檔編號F16C3/06GK201475146SQ20092030714
公開日2010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30日
發明者楊發彬, 甯福貴 申請人:四川綿竹鑫坤機械製造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