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斷裝置及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
2023-06-07 16:29:51 1
專利名稱:切斷裝置及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模具輥與砧座輥之間輸送纖維網、將纖維網切斷的切斷裝置及吸收 性物品的製造方法。
背景技術:
過去,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按照下面所述的方式進行。即,在吸收性 物品的製造方法中,包括將各個構件(例如,褶襉或防水片、吸收體、頂部片)重疊到纖維 網上的工序;將對應於腿部周圍的腿部周圍區域(腿部孔)切斷的工序;將纖維網摺疊成 雙摺的摺疊工序;利用切斷裝置將纖維網切斷成最終製品的吸收性物品的工序(製品成形 切斷工序)(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在該製品成形切斷工序中被輸送的纖維網,S卩,被切斷裝置切斷的纖維網,由連續 部分和非連續部分構成。連續部分對應於吸收性物品的腰圍區域,相對於纖維網的輸送方 向(MD方向)是連續的。另一方面,非連續部分對應於位於一對腰圍區域之間的下襠區域 及腿部周圍區域,用於形成腿部周圍區域,相對於MD方向是不連續的。這裡,上述切斷裝置配備有在周面上設置切斷纖維網的連續部分的切刀的模具 輥;與模具輥對向的砧座輥;在模具輥及砧座輥壓接的區域(下面,稱之為壓接區域)輸送 纖維網的連續部分的連續部輸送機構;輸送利用切刀切斷纖維網獲得的吸收性物品的物品 輸送機構。纖維網的連續部分被從連續部輸送機構向模具輥與砧座輥之間(壓接區域)轉 移。其次,纖維網的連續部分被切刀切斷。然後,將通過切斷獲得的吸收性物品從模具輥與 砧座輥之間(壓接區域)向物品輸送機構轉移。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申請特開2003-38566號公報(第2_4頁,圖1)另外,最終製品的吸收性物品具有與正交於MD方向的方向(CD方向)大致平行的 切斷面是很重要的。因為,當切斷面相對於CD方向傾斜時,在吸收性物品中會發生製造不 良(例如,接合不良)或外觀不良等。但是,在上述現有技術的切斷裝置中,在從連續部輸送機構到壓接區域之間通過 的纖維網的連續部分處於自由狀態,不被連續部輸送機構夾持。同樣地,在從壓接區域到物 品輸送機構之間通過的吸收性物品處於自由狀態,不被物品輸送機構夾持。從而,存在這樣的情況在纖維網的連續部分被切刀切斷的瞬間,處於自由狀態的 纖維網的切斷面偏移,纖維網的連續部分會在偏移的狀態下被切斷。從而,存在這樣的問 題切斷面會相對於⑶方向傾斜,在通過切斷獲得的吸收性物品中會發生製造不良或外觀 不良。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是鑑於這種情況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抑制吸收性物品的 製造不良或外觀不良的發生的切斷裝置及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具有如下的特徵。首先,本發明的第一個特徵的主旨 是,一種切斷裝置(切斷裝置100),所述切斷裝置在模具輥(模具輥10)與砧座輥(砧座輥 20)之間輸送纖維網(纖維網200),切斷所述纖維網,其中,包括第一帶式輸送機(連續部 輸送機構30),所述第一帶式輸送機一邊固定一邊輸送相對於所述纖維網的輸送方向連續 的所述纖維網的連續部分(連續部分210);第二帶式輸送機(非連續部輸送機構40),所述 第二帶式輸送機一邊固定一邊輸送相對於所述纖維網的輸送方向非連續的所述纖維網的 非連續部分(非連續部分220);所述模具輥具有在周面上設置有切斷所述纖維網的連續部分 的切刀(切刀1 的第一大直徑部(第一大直徑部12),所述砧座輥具有與所述第一大直徑 部對向的第二大直徑部(第二大直徑部22),所述第一帶式輸送機對所述第一大直徑部與所 述第二大直徑部壓接的區域(壓接區域T)供應所述纖維網的連續部分,所述第二帶式輸送機 不與所述第一大直徑部及所述第二大直徑部接觸,使所述纖維網的非連續部分通過。根據本發明,可以提供一種能夠抑制吸收性物品的製造不良或外觀不良的發生的 切斷裝置及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
圖1是表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製造方法的模式圖。圖2是表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纖維網200 (吸收性物品1)的圖示。圖3是表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切斷裝置100的部分透視圖。圖4是表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切斷裝置100的俯視圖(圖3的A向視圖)。圖5是表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切斷裝置100的部分剖視圖(圖3的B-B剖視圖)。圖6是表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切斷裝置100的剖視圖(圖5的C-C剖視圖)。圖7是表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切斷裝置100的剖視圖(圖5D-D剖視圖)。圖8是表示變更例的切斷裝置100的部分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具體地說,對於下面的內容進 行說明(1)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2)切斷裝置的結構,(3)連續部輸送機構的結構,(4) 非連續部輸送機構的結構,(5)物品輸送機構的結構,(6)作用、效果,(7)變更例,(8)其它 實施方式。另外,在下面的附圖的記載中,對於相同或者類似的部分賦予相同或類似的標號。 但是,應當注意,附圖是模式圖,各個尺寸的比例等與現實情況不同。從而,具體的尺寸等應當參照下面的說明進行判斷。另外,不言而喻,在附圖彼此 之間,也包括相互的尺寸關係及比例不同的部分。(1)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首先,參照圖1及圖2對於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圖1是表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製造方法的模式圖。圖2是表示根據本實施
5方式的纖維網200(吸收性物品1)的圖示。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是具有 腰圍構件的一次性尿布。如圖1所示,吸收性物品1的製造方法至少包括構件載置工序、腿部周圍形成工 序、摺疊工序、接合工序、切斷工序。(1-1)構件載置工序在構件載置工序中,在纖維網200(例如,外面片的連續體)上載置各個構件。所 謂各個構件,例如,如圖2(a)所示,是褶襉(配合褶襉2及腿部褶襉3)及防水片4、吸收體 5、頂部片6等。這裡,如圖2 (a)及圖2 (b)所示,纖維網200包括對應於吸收性物品1的腰圍構 件(腰圍部分)的腰圍區域1A、1B、位於腰圍區域1A、1B之間的下襠區域1C、位於下襠區域 IC的兩側的腿部周圍區域1D。腰圍區域1A、1B在纖維網200的輸送方向(MD方向)上具有伸展性。所謂腰圍區 域1A、IB處的伸展性,例如,表示通過設置配合褶襉2而變得能夠伸展,或者,纖維網200本 身由具有伸展性的片形成等。下襠區域IC在相對於MD方向正交的方向(CD方向)上具有伸展性。所謂下襠區 域IC處的伸展性,例如,表示通過設置腿部褶襉3而變得能夠伸展,或者,纖維網200本身 由具有伸展性的片形成等。(1-2)腿部周圍形成工序在腿部周圍形成工序,在纖維網200上形成腿部周圍區域1D(例如,腿部孔)。(1-3)摺疊工序在摺疊工序中,在⑶方向的中心部將纖維網200對摺。腰圍區域IA的端部Ia和 腰圍區域IB的端部Ib通過纖維網200的下襠區域IC被摺疊而相一致(參照圖2(b))。這裡,被對摺的纖維網200由連續部分210和非連續部分220構成。連續部分210 包括腰圍區域1A、1B,相對於MD方向連續。另一方面,非連續部分220包括下襠區域IC及 腿部周圍區域1D,相對於MD方向是非連續的。(1-4)接合工序在接合工序中,利用超聲波方法或熱壓花方法等將連續部分210的切斷面230、即 各個吸收性物品1的交界區域接合起來。另外,接合工序在摺疊工序與切斷工序之間進行。(1-5)切斷工序在切斷工序中,通過採用後面描述的切斷裝置100,連續部分210的切斷面230 (交 界區域)被切斷,形成吸收性物品1(參照圖2(c))。(2)切斷裝置的結構其次,參照圖3 圖5說明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切斷裝置100的結構。圖3是表示根 據本實施方式的切斷裝置100的部分透視圖。圖4是表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切斷裝置100 的俯視圖(圖3的A向視圖)。圖5是表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切斷裝置100的部分剖視圖 (圖3的B-B剖視圖)。如圖3 圖5所示,切斷裝置100以使連續部分210的切斷面230(參照圖4)與 CD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切斷連續部分210。具體地說,切斷裝置100具有模具輥10、砧座 輥20、連續部輸送機構30、非連續部輸送機構40、和物品輸送機構50。
模具輥10具有由驅動機構(圖中未示出)旋轉的第一軸構件11、與第一軸構件 成一體地設置的第一大直徑部12、與第一軸構件成一體且比第一大直徑部12直徑小的第 一小直徑部13。第一軸構件11中的兩側的端部IlaUlb連接到框架(圖中未示出)上。第一大 直徑部12及第一小直徑部13與第一軸構件11同軸地設置。在第一大直徑部12的周面,設置有切斷連續部分210的切刀15。在第一大直徑部 12的周面,設置有在與砧座輥20 (後面描述的第二大直徑部2 之間夾持連續部分210的 夾持構件16。另外,夾持構件16設置在第一大直徑部12中的設有切刀15的部位之外的周 面上。夾持構件16例如可以利用海綿或金屬彈簧、針等形成,S卩,只要能夠在與砧座輥 20之間夾持連續部分210即可。砧座輥20具有利用驅動機構(圖中未示出)旋轉的第二軸構件21、與第二軸構 件21成一體地設置的第二大直徑部22、與第二軸構件21成一體且比第二大直徑部22直徑 小的第二小直徑部23。第二軸構件21中的兩側的端部21a、21b連接到框架(圖中未示出)上。第二大 直徑部22及第二小直徑部23與第二軸構件21同軸地設置,分別與第一大直徑部12及第 一小直徑部13對向。連續部輸送機構30由一邊固定一邊輸送連續部分210的第一帶式輸送機構成。另 外,對於連續部輸送機構30的結構,將在後面描述(參照圖3 圖6)。非連續部輸送機構40由在利用模具輥10的切刀15切斷連續部分10時(下面, 稱之為切斷纖維網時)一邊固定一邊輸送非連續部分220的第二帶式輸送機構成。另外, 對於非連續部輸送機構40的結構,將在後面描述(參照圖3 5及圖7)。物品輸送機構50由一邊固定一邊輸送利用模具輥10的切刀15切斷連續部分210 而獲得的吸收性物品1的第三帶式輸送機構成。另外,對於物品輸送機構60的結構,將在 後面描述(參照圖3 圖6)。(3)連續部輸送機構的結構其次,參照圖3 圖6說明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連續部輸送機構30的結構。另外, 圖6是表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切斷裝置100的剖視圖(圖5的C-C剖視圖)。如圖3 圖6所示,連續部輸送機構30對模具輥10 (第一大直徑部1 與砧座輥 20 (第二大直徑部2 壓接的區域(下面稱之為壓接區域T)供應連續部分210。具體地說,連續部輸送機構30具有在連續部分210位於上側的第一上側帶31、 位於連續部分210的下側的第一下側帶32。第一上側帶31卷繞在多個輥33之間。從第一上側帶31在模具輥10側的端部31A 到壓接區域T的距離(Dl)比模具輥10的半徑(Rl)短。另外,在模具輥10的半徑(Rl)中 包括上述夾持構件16。即,模具輥10的半徑(Rl)表示從模具輥10的中心到夾持構件16 的外周的距離。特別是,優選地,距離(Dl)比吸收體5(參照圖4)相對於MD方向的長度 (M)短。第一下側帶32卷繞在多個輥34之間。從第一下側帶32在模具輥10側的端部 32A到壓接區域T的距離(D2)比砧座輥20的半徑(R2)短。特別是,優選地,距離(D2)比吸收體5 (參照圖4)相對於MD方向的長度(M)短。(4)非連續部輸送機構的結構其次,參照圖3 圖5和圖7,說明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非連續部輸送機構40的結 構。另外,圖7是表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切斷裝置100的剖視圖(圖5的D-D剖視圖)。如圖3 5及圖7所示,非連續部輸送機構40不與模具輥的第一大直徑部12及 砧座輥20接觸,而使非連續部分20通過。具體地說,非連續部輸送機構40具有位於非連續部分220的上側的第二上側帶 41、和位於非連續部分220的下側的第二下側帶42。第二上側帶41卷繞在多個輥43之間。同樣地,第二下側帶42卷繞在多個輥44 之間。對於第二上側帶41及第二下側帶42相對於MD方向的最大長度(下面,稱之為帶 的長度L),只要具有在切斷纖維網時能夠將非連續部分220夾持在第二上側帶41與第二 下側帶42之間的長度即可。例如,關於帶的長度L,具有在第二上側帶41與第二下側帶42 之間,能夠夾持非連續部分220中的至少對應於一個吸收性物品1的非連續部分220(最終 製品中的一個下襠區域1C)的長度。(5)物品輸送機構的結構其次,參照圖3 圖6說明根據本實施方式的物品輸送機構50的結構。如圖3 圖6所示,物品輸送機構50在後面的工序(例如檢查工序)中輸送通過 壓接區域T之後的纖維網200,即,輸送利用切刀15切斷連續部分210而獲得的吸收性物品 1。具體地說,物品輸送機構50具有位於吸收性物品1的上側的第三上側帶51和位 於吸收性物品1的下側的第三下側帶52。第三上側帶51卷繞在多個輥53之間。從第三上側帶51在模具輥10側的端部 51A到壓接區域T的距離(D3)比模具輥10的半徑(Rl)短。特別是,優選地,距離(D3)比 吸收體5 (參照圖4)相對於MD方向的長度(M)短。第三下側帶52卷繞在多個輥M之間。從第三下側帶52在模具輥10側的端部 52A到壓接區域T的距離(D4)比砧座輥20的半徑(R2)短。特別是,優選地,距離(D4)比 吸收體5 (參照圖4)相對於MD方向的長度(M)短。(6)作用、效果一般地,在切斷工序中,由於腰圍區域1A、1B在MD方向上具有伸展性,所以,當連 續部分210的切斷面230 (交界區域)被切斷時,在從連續部輸送機構30到壓接區域T之 間通過的連續部分210處於自由狀態。因此,腰圍區域1A、1B收縮,利用切斷裝置100(切 刀15)切斷連續部分210的定時會偏移。特別是,纖維網200由於是柔軟的材料,所以,難 以進入壓接區域T。另外,由於下襠區域IC在CD方向上具有伸展性,所以,對於下襠區域 1C,也和腰圍區域1A、IB—樣,會偏移,會更加難以進入壓接區域T。因此,在實施方式中,非連續部輸送機構40不與模具輥10 (第一大直徑部12)及 砧座輥20 (第二大直徑部2 接觸,而使非連續部分220通過。這樣,在連續部分210被從 連續部輸送機構30向壓接區域T轉移之前,非連續部分220被從連續部輸送機構30轉移 到非連續部輸送機構40。在非連續部分220被非連續部輸送機構40輸送的過程當中,連續部分210的切斷面230被切斷裝置100(切刀15)切斷。因此,在切斷纖維網時,被輸送到 壓接區域T的連續部分210穩定,可以防止連續部分210偏移。從而,不會在連續部分210 偏移的狀態下被切斷,即,可以防止切斷面230相對於CD方向傾斜,可以抑制連續部分210 被切斷而獲得的吸收性物品1的製造不良或外觀不良的產生。在本實施方式中,從連續部輸送機構30在模具輥10側的端部(端部3IA及端部 32A)到壓接區域T的距離(Dl)比模具輥10的半徑(Rl)短。這樣,在直到壓接區域T附近 儘可能長的期間,連續部輸送機構30能夠夾持連續部分210。從而,可以進一步防止纖維網 200偏移。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連續部輸送機構30和非連續部輸送機構40之外,還進一步配 備有物品輸送機構50。藉此,被切斷獲得的吸收性物品1被從非連續部輸送機構40轉移到 物品輸送機構50。從而,不使吸收性物品1處於自由狀態,除連續部分210之外,還可以穩 定地輸送吸收性物品1。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第一大直徑部12的周面上,設置有在第一大直徑部與第二大 直徑部22之間夾持連續部分210的夾持構件16。藉此,即使在切斷纖維網時之外的時間, 也能夠在壓接區域T夾持連續部分210。從而,可以進一步防止連續部分210偏移。(7)變形例根據上述實施方式的模具輥10及砧座輥20也可以像下面所述那樣變更。另外, 對於與根據上述實施方式的切斷裝置相同的部分,賦予相同的標號,主要說明不同的部分。圖8是表示根據變更例的切斷裝置100的部分透視圖。如圖8所示,模具輥10具 有第一軸構件11和第一大直徑部12。即,模具輥10沒有比第一大直徑部12直徑小的第一 小直徑部。另外,第一軸構件11中的一側的端部Ila連接到框架(圖中未示出)上。砧座輥20具有第二軸構件21和第二大直徑部22。即,砧座輥20沒有比第二大 直徑部22直徑小的第二小直徑部。另外,第二軸構件21中的一側的端部21a連接到框架 (圖中未示出)上。在根據變更例的切斷裝置100中,由於通過模具輥10沒有第一小直徑部,砧座輥 20沒有第二小直徑部,使得切斷裝置100的結構被簡化,所以可以抑制切斷裝置100的製造 成本。另外,不言而喻,模具輥10或砧座輥20中的任一個也可以具有小直徑部(第一大 直徑部12或第二大直徑部22)。(8)其它實施方式如上所述,通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公開了本發明的內容,但是,構成本公開的一 部分的論述及附圖不應當被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具體地說,對於非連續部輸送機構40,作為具有一對帶(第二上側帶41及第二下 側帶42)的非連續部輸送機構進行了說明,但是,並不局限於此。例如,作為非連續部輸送 機構40,也可以是能夠吸引非連續部分220的一個帶。同樣地,作為連續部輸送機構30或物品輸送機構50,並不一定是一對帶,也可以 是能夠吸引連續部分210或吸收性物品1的一個帶。另外,在切斷裝置100上,並不一定需 要設置物品輸送機構50,也可以不設置物品輸送機構50。另外,對於連續部輸送機構30,作為通過在第一上側帶31和第一下側帶32之間夾持連續部分210、將連續部分210供應給壓接區域T的連續部輸送機構進行了說明,但是,並 不局限於此。例如,連續部輸送機構30也可以是通過在砧座輥20的周面與和該周面對向 的一個帶之間夾持連續部分210、將連續部分210供應給壓接區域T的連續部輸送機構。同樣地,對於非連續部輸送機構40,作為通過在第二上側帶41與第二下側帶42之 間夾持非連續部分220、使非連續部分220從壓接區域T通過的非連續部輸送機構進行了說 明,但是,並不局限於此。例如,非連續部輸送機構40也可以是通過在砧座輥20的周面與 和該周面對向的一個帶之間夾持非連續部分220、使非連續部分220從壓接區域T通過的非 連續部輸送機構。另外,不言而喻,對於物品輸送機構50,也和連續部輸送機構30或非連續部輸送 機構40 —樣,也可以在砧座輥20的周面和與該周面對向的一個帶之間夾持連續部分210。另外,對於模具輥10的第一大直徑部12或第一小直徑部13,作為與第一軸構件 11成一體地設置的模具輥進行了說明,但是,並不局限於此,也可以和第一軸構件11分開 地設置。同樣地,對於砧座輥20的第二大直徑部22或第二小直徑部23,作為與第二軸構 件21成一體地設置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是,並不局限於此,也可以和第二軸構件21分開 地設置。通過本公開,本領域人員會明白各種各樣的代替實施方式、實施例及運用技術。從 而,本發明的技術範圍,只由根據上面說明的恰當的權利要求範圍的發明特定事項所限定。另外,日本國專利申請第2008-204647號(2008年8月7日申請)的全部內容,通 過參照被結合到本申請的說明書中。工業上的利用可能性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在模具輥與砧座輥之間輸送纖維網、將纖維網切斷的切 斷裝置及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可以提供能夠抑制吸收性物品的製造不良或外觀不良的 發生的切斷裝置及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
權利要求
1.一種切斷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切斷裝置切斷在吸收性物品的製造過程中使用的 纖維網,包括模具輥,所述模具輥具有第一大直徑部,所述第一大直徑部在周面上設置有切斷所述 纖維網的連續部分的切刀,砧座輥,所述砧座輥具有與所述第一大直徑部對向的第二大直徑部, 第一帶式輸送機,所述第一帶式輸送機一邊保持一邊輸送相對於所述纖維網的輸送方 向連續的所述纖維網的連續部分,第二帶式輸送機,所述第二帶式輸送機一邊保持一邊輸送相對於所述纖維網的輸送方 向非連續的所述纖維網的非連續部分,所述第一帶式輸送機向所述第一大直徑部與所述第二大直徑部壓接的區域供應所述 纖維網的連續部分,所述第二帶式輸送機不與所述第一大直徑部及所述第二大直徑部接觸,而使所述纖維 網的非連續部分通過。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斷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帶式輸送機具有夾持所述纖 維網的連續部分的第一上側帶及第一下側帶,所述第二帶式輸送機具有夾持所述纖維網的非連續部分的第二上側帶及第二下側帶。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斷裝置,其特徵在於,從所述第一帶式輸送機的所述模具 輥側的端部到所述模具輥與所述砧座輥壓接的區域的距離比該模具輥的半徑短。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切斷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第三帶式輸送 機,所述第三帶式輸送機一邊固定一邊輸送利用所述切刀切斷所述纖維網的連續部分而獲 得的所述吸收性物品,所述第三帶式輸送機具有夾持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第三上側帶及第三下側帶。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切斷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模具輥或所述砧座 輥中的任一個具有直徑比所述第一大直徑部或所述第二大直徑部小的小直徑部,所述第二帶式輸送機在所述小直徑部側使所述纖維網的非連續部分通過。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切斷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第一大直徑部的 周面上,設置有在與所述第二大直徑部之間夾持所述纖維網的連續部分的夾持構件。
7.一種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摺疊工序,在所述摺疊工序中,在相對於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中心部,摺疊具有連續 部分和非連續部分的纖維網,切斷工序,在所述摺疊工序之後,在所述切斷工序中,通過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斷 裝置,將對摺的所述纖維網的連續部分切斷,形成吸收性物品, 所述吸收性物品是具有腰圍構件的一次性尿布, 所述纖維網的連續部分包括對應於所述腰圍構件的腰圍區域, 所述纖維網的非連續部分包括位於一個所述腰圍區域與另外一個所述腰圍區域之間 的下襠區域、以及位於所述下襠區域的兩側的腿部周圍區域, 所述腰圍區域在所述連續體的輸送方向上具有伸縮性, 所述下襠區域在與所述輸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有伸縮性,在所述摺疊工序中,一個所述腰圍區域的端部與另一個所述腰圍區域的端部通過所述纖維網在所述下襠區域被摺疊而相一致。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接合工序,所述接合工序在所述摺疊工序和所述切斷工序之間進行,將所 述纖維網的連續部分中的各個吸收性物品的交界區域接合起來, 在所述切斷工序中,所述交界區域被切斷。
全文摘要
根據本發明的切斷裝置(100),在模具輥(10)與砧座輥(20)之間輸送纖維網(200),切斷纖維網(200)的連續部分(210)。切斷裝置(100)具有一邊固定一邊輸送連續部分(210)的連續部輸送機構(30)、和一邊固定一邊輸送非連續部分(220)的非連續部輸送機構(40)。模具輥(10)具有在周面上設置有切斷連續部分(210)的切刀(15)的第一大直徑部(12)。砧座輥(20)具有與第一大直徑部(12)對向的第二大直徑部(22)。連續部輸送機構(30)對壓接區域(T)供應連續部分(210)。非連續部輸送機構(40)不與模具輥(10)及砧座輥(20)接觸,使非連續部分(220)通過。
文檔編號A61F13/49GK102112089SQ20098013041
公開日2011年6月29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7日
發明者山本廣喜 申請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