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血搜毒丸及其製備方法
2023-06-08 09:59:11 2
專利名稱:清血搜毒丸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治療性病的中藥丸及其製備方法,特別是治療淋病的一種清血搜毒丸及其製備方法。
淋病是一種以不潔性交為主要傳播方式感染性疾病,現代醫學認為感染淋病雙球菌而導致淋病的發生,屬祖國醫學花柳毒淋範疇。早在《黃帝內經·素問》中就有「膀胱不利為淋」的記載。公元二世紀隋代巢元方的《諸病原候論》中就將該病分為氣、血、勞、膏、石、寒、熱七種,其中勞淋是在勞累之後易發作,似與現代慢性淋病相似,膏淋似與現代急性淋病相似。明代孫一奎在《赤水玄珠》白濁門中對淋濁有描述,相似現代淋病。他說「大抵屬溼熱為多,緣中宮不清,痰濁下流,滲入膀胱,治當審小便痛與不痛,若小便行將而痛者,氣之陷也;若小便頻數而痛,此為淋濁」。祖國醫學對該病辯證分型為溼熱下注、脾氣下陷,陰虛下脫三種類型,其病理機制為溼熱下注是由溼熱毒邪內蘊,精化感邪,溼熱毒邪下注所致。脾氣下陷是感病日久,脾氣虛弱,脾虛不能轉輸精微,清濁不分,則時有白濁淋下所致。陰虛下脫是由淋濁日久,久病及腎,陰液損傷,腎陰出虛、下脫不固,精濁下走所致。一般治療此病藥物有青黴素、淋必治等。但效果不甚理想,對有的病症甚至無效。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藥物之不足,而提供一種利用中草藥研製的對性病特別是淋病有顯著療效的藥物。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選用下列中藥成分及重量,血竭10-60克丁香10-30克廣木香10-30克青木香10-30克兒茶10-30克麝香0.3-1克珍珠0.3-1克海金沙30-60克冰片1-3克滑石粉10-60克薏苡仁9-27克其中血竭散瘀止痛、止血生肌,主五臟之邪氣,破積血;廣木香行氣止痛、溫中和胃;青木香行氣解毒,消腫療瘡;丁香溫中暖腎,降逆止痛,癬症;兒茶收溼止血,生肌斂瘡;麝香、冰片芳香開竅,活血通經,消腫止痛,透肌骨,積聚症瘕,消炎;海金沙、滑石粉清熱利尿,通淋;珍珠解毒生肌;薏苡仁清熱排膿,健脾滲溼;諸藥合用解毒化濁,清利溼熱,為治療淋病、梅毒、疔瘡腫毒之要藥。根據上述祖國醫學對該病辯證分三種類型,可在上述藥組分的基礎上加升麻,黃芪共奏解毒化濁、補氣昇陽,用於脾氣下陷型;加山芋、熟地等共奏解毒化濁,滋陰補腎,用於陰虛下脫型。
其製作方法為將廣木香、青木香、丁香、海金沙混合粉碎,過至少100目篩;將珍珠粉碎至極細,過至少180目篩;將血竭、兒茶、麝香、冰片分別研細,過至少100目篩;將上述粉末用等量遞增法混合均勻。另取薏苡仁9-27克,加水煎煮兩次,取汁混合濃縮至150-250毫升,泛丸後自然乾燥至藥丸含水量小於或等於9%,滑石粉包衣,打光,即為本發明產明。
本發明產品表面呈灰白色,丸芯紅棕色,氣味芳香,味辛涼、微苦。毒性實驗證明,毒性低,安全範圍大(附件1),藥品檢測報告符合規定(附件2),河北省醫學科學院醫學情報所做查新檢索結論是未發現與本課題治療淋病完全相同的方法和中藥(附件3)。本發明藥品清熱利溼,解毒消腫,通淋化濁,止癢,可治療淋病,前列腺炎,疔瘡惡疽等。在本申請人單位用此藥為100名淋病病人試治,治癒率96%,好轉4%,總有效率100%,療程最短10天,最長40天(附件4)。說明本藥具有療程短,見效快,治癒率高,療效可靠的特點。
實施例1選用下列中藥成分及其重量血竭10克丁香10克廣木香10克青木香10克兒茶10克麝香0.3克珍珠0.3克海金沙30克冰片1克滑石粉10克薏苡仁9克將廣木香、青木香、丁香、海金沙混合粉碎,過100目篩;將珍珠粉碎至極細,過200目篩;將血竭、兒茶、麝香、冰片分別研細,過100目篩;將上述粉末用等量遞增法混合均勻。另取薏苡仁9克,加水煎煮一次,取汁;再加水煎煮一次,兩次汁混合濃縮至150毫升,泛丸後自然乾燥至藥丸含水量小於9%,滑石粉包衣,打光,即為本發明產明。
實施例2選用下列中藥成分及其重量血竭60克丁香30克廣木香30克青木香30克兒茶30克麝香1克珍珠1克海金沙60克冰片3克滑石粉60克薏苡仁27克將廣木香、青木香、丁香、海金沙混合粉碎,過120目篩;將珍珠粉碎至極細,過200目篩,將血竭、兒茶、麝香、冰片分別研細,過120目篩;將上述粉末用等量遞增法混合均勻。另取薏苡仁,加水煎煮一次,取汁;再加水煎煮一次,取汁,兩次汁混合濃縮至250毫升,泛丸後自然乾燥至藥丸含水量小於9%,滑石粉包衣,打光,即為本發明產明。
實施例3選用下列中藥成分及其重量血竭30克丁香20克廣木香20克青木香20克兒茶20克麝香0.6克珍珠0.7克海金沙45克冰片2克滑石粉50克薏苡仁18克將廣木香、青木香、丁香、海金沙混合粉碎,過100目篩;將珍珠粉碎至極細,過180目篩,將血竭、兒茶、麝香、冰片分別研細,過100目篩;將上述粉末用等量遞增法混合均勻。另取薏苡仁,加水煎煮一次,取汁;再加水煎煮一次,取汁,兩次汁混合濃縮至200毫升,泛丸後自然乾燥至藥丸含水量小於9%,滑石粉包衣,打光,即為本發明產明。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淋病的中藥丸,其特徵在於選用下列中藥成分及其重量製成,血竭10-60克丁香10-30克廣木香10-30克青木香10-30克兒茶10-30克麝香0.3-1克珍珠0.3-1克海金沙30-60克冰片1-3克滑石粉10-60克薏苡仁9-27克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丸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1)將廣木香、青木香、丁香、海金沙混合粉碎,過至少100目篩;(2)珍珠粉碎至極細,過至少180目篩;(3)將血竭、兒茶、麝香、冰片分別研細,過至少100目篩;(4)將上述粉末用等量遞增法混合均勻;(5)取薏苡仁9-27克,加水煎煮兩次,取汁混合濃縮至150-250毫升;(6)泛丸後自然乾燥至藥丸含水量小於9%,(7)滑石粉包衣,打光。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淋病的清血搜毒丸及其製備方法。
文檔編號A61K33/12GK1097606SQ9310867
公開日1995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1993年7月22日 優先權日1993年7月22日
發明者盛子章, 張淑蘭, 尹立峰, 丁廣謙, 白延峰, 姜志軍 申請人:承德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