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血管性偏頭痛的中成藥及製備方法
2023-05-17 13:28:56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血管性偏頭痛的中成藥及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中藥製劑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治療血管性偏頭痛的中成藥及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血管性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偏頭痛的特點為頭痛在頭的一側,伴有惡 心、畏光等症狀,臨床先兆表現為有疲勞感,易激動或精神抑鬱,眩暈,耳鳴,視線模糊、經常 好忘事,經睡眠後頭痛可以略微緩解。頭痛開始為上額部位,繼而轉移至眼眶、眼球周圍,由 一側頭痛逐步發展為全頭痛,逐漸加重,屬較頑固的自覺症狀,疼痛處固定,患者自覺頭部 的一側脹痛或鈍痛,常呈現與脈搏一致的搏動性脹痛,當彎腰低頭或咳嗽時均感覺疼痛加 劇。血管性疾病頭痛,它的發病原因很多,多是神經障礙和血管舒張功能障礙引起的,屬較 頑固的自覺症狀,疼痛處固定,它反覆發作,患者自覺頭部的一側或雙則脹痛或鈍,痛痛爆 發時,伴有噁心嘔吐。中醫將頭痛分為了外感頭痛和內傷頭痛兩種,外感頭痛多因為起居不 慎、坐臥當風、受寒冒暑、以致外感六淫之邪,侵犯三陽之經於頭部,造成頭痛;內傷頭痛多 由情志不和、勞倦過度和房事不節,以致內傷肝腎、陰陽失衡,或使陽亢太過,或清陽不升, 因而發生頭痛。分析其病因有家族遺傳因素、腦血管疾病、頸椎血管栓塞和其它原因造成的 腦缺氧缺血因素,頭痛發病機制非常複雜,極易發作,當遇到情緒激動、休息不好、飲食不規 律和勞累過度時都會誘發頭痛或使病情加劇。如不及時治療,不僅頭痛難忍,而且還會引發 其它疾病的發生。、傳統中醫用藥治療頭痛多以中藥水煎湯劑和粉末散劑為主,由於目前人們生活節 奏較快,使得散劑煎煮很不方便,與時代的變遷不相適應;粉末散劑隨便於攜帶、服用方便, 但服用時苦澀不堪,容易弓I發噁心嘔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治療血管性偏頭痛的中成藥,還有製作方法。本發明 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1.本發明是由下述]■量份的原料製成
白芍60 80份乳香40 60份甘草60 --80份
紅花60 80份菊花80 100份鉤藤60 --80份
當歸50 70份白芷40 60份黃芩40 --60份
生薑40 60份川芎40 60份
2.本發明的配方中最佳重量份的原料配比
白芍70份乳香50份甘草70份
紅花70份菊花90份鉤藤70份
當歸60份白芷50份黃芩50份
生薑50份川芎50份
其特點是方中各位中藥價格低廉、市場供應充沛,其組合效果是可以治療血管性 偏頭痛。採用現代製作工藝,使其配伍的各位中藥的藥效成分可充分提取,保持原質原味, 有利於患者的吸收。它可有效的治療頭痛、偏頭痛,為人們解除疾苦,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它是一種標本兼治、質優價廉,愈後不易復發的治療頭痛的中成藥,既可以製備為片劑,也 可以製備為膠囊。3.製備方法(1)取白芍、乳香、菊花、生薑、川芎混合,加水浸泡6小時,加水煎煮,過濾藥液,煎 煮3次,每次2小時,合併煎液,濃縮至稠膏,加入乙醇靜沉,上清液減壓回收乙醇,並濃縮至 浸膏,在低溫條件下將浸膏乾燥為幹藥膏。(2)取甘草、紅花、鉤藤、當歸、白芷、黃芩,粉碎至80 100目的細粉,用90 95 的乙醇滲濾,收集8被滲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至浸膏,在低溫條件下將浸膏乾燥為幹藥膏。(3)合併上述兩種幹藥膏,粉碎成幹膏粉,加入適量的90 95的乙醇作為結合劑, 把細粉製成小顆粒並乾燥。(4)取小顆粒藥物,加入輔料澱粉、糊精、蔗糖、滑石粉、磷酸氫鈉,製成片劑。本發明的特點是方中各位中藥價格低廉、市場供應充沛,其組合效果是具有活血 化瘀,降低血液粘度,清熱止痛,清除血管壁上的部分斑塊,採用現代製作工藝,使其配伍的 各位中藥的藥效成分可充分提取,保持原質原味,有利於患者的吸收。它可有效的治療頭 痛、偏頭痛,為人們解除疾苦,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它是一種標本兼治、質優價廉,愈後不 易復發的治療頭痛的中成藥。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血管性偏頭痛的中成藥及製備方法1.本發明是由下述最佳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白芍70份 乳香50份 甘草70份紅花70份 菊花90份 鉤藤70份當歸60份 白芷50份 黃芩50份生薑50份 川芎50份2.本發明的製備方法(1)取白芍、乳香、菊花、生薑、川芎混合,加水浸泡6小時,加水煎煮,過濾藥液,煎 煮3次,每次2小時,合併煎液,濃縮至稠膏,加入乙醇靜沉,上清液減壓回收乙醇,並濃縮至 浸膏,在低溫條件下將浸膏乾燥為幹藥膏。(2)取甘草、紅花、鉤藤、當歸、白芷、黃芩,粉碎至80 100目的細粉,用90 95 的乙醇滲濾,收集8被滲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至浸膏,在低溫條件下將浸膏乾燥為幹藥膏。 (3)合併上述兩種幹藥膏,粉碎成幹膏粉,加入適量的90 95的乙醇作為結合劑, 把細粉製成小顆粒並乾燥。 (4)取小顆粒藥物,加入輔料澱粉、糊精、蔗糖、滑石粉、磷酸氫鈉,製成片劑。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血管性偏頭痛的中成藥及製備方法,其特徵是該中藥的是由白芍、乳香、菊 花、生薑、川彎、甘草、紅花、鉤藤、當歸、白主、黃芩配製而成,具體成分如下 (1)本發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白芍60 --80份乳香40 --60份甘草60 --80份紅花60 --80份菊花80 --100 份鉤藤60 --80份當歸50 --70份白芷40 --60份黃芩40 --60份生薑40--60份川芎40--60份(2)其最佳配比重量份的原料配比為 白芍70份 乳香50份 甘草70份 紅花70份 菊花90份 鉤藤70份 當歸60份 白芷50份 黃芩50份 生薑50份 川芎5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血管性偏頭痛的中成藥及製備方法,其特徵是該藥 的製作方法為(1)取白芍、乳香、菊花、生薑、川芎混合,加水浸泡6小時,加水煎煮,過濾藥液,煎煮3 次,每次2小時,合併煎液,濃縮至稠膏,加入乙醇靜沉,上清液減壓回收乙醇,並濃縮至浸 膏,在低溫條件下將浸膏乾燥為幹藥膏。(2)取甘草、紅花、鉤藤、當歸、白芷、黃芩,粉碎至80 100目的細粉,用90 95的乙 醇滲濾,收集8被滲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至浸膏,在低溫條件下將浸膏乾燥為幹藥膏。(3)合併上述兩種幹藥膏,粉碎成幹膏粉,加入適量的90 95的乙醇作為結合劑,把細 粉製成小顆粒並乾燥。(4)取小顆粒藥物,加入輔料澱粉、糊精、蔗糖、滑石粉、磷酸氫鈉,製成片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血管性偏頭痛的中成藥及製備方法,該藥物是由下述原料製成的,其中包括白芍、乳香、菊花、生薑、川芎、甘草、紅花、鉤藤、當歸、白芷、黃芩等多位中藥,在製作工藝上採用現代與傳統相結合的方法,其組合效果是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度,清熱止痛,清除血管壁上的部分斑塊,可為人們解除疾苦,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它是一種標本兼治、質優價廉,愈後不易復發的治療頭痛的中成藥。
文檔編號A61P25/06GK102125683SQ201010030180
公開日2011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15日
發明者王守忠 申請人:王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