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套銑打撈一體的組合工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22:15:46
專利名稱:一種套銑打撈一體的組合工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石油修井作業工具,特別涉及ー種套銑打撈一體的組合エ具。
技術背景目前,在石油修井作業中,當管類落物被埋遇卡吋,需要下套銑筒進行套銑,套銑後需起出套銑筒,再下打撈工具進行打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ー種套銑打撈一體的組合工具,該工具實現了套銑後直接打撈,減少施工エ序。克服了現有管類落物被埋遇卡時套銑後需起出套銑筒,再下打撈工具進行打撈,下井管柱次數多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ー種套銑打撈一體的組合工具,包括上接頭和錐杆,上接頭下端設計有錐杆,上接頭和錐杆中心開有主水眼,錐杆的外錐面上設計有打撈螺紋;上接頭下端與筒體相連接,筒體套裝在錐杆外側,筒體下端焊接有銑頭,錐杆的外壁上斜向開有副水眼,副水眼與主水眼相連通。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公錐與套銑筒相連接的方式,因而具有套銑後可直接打撈的功能,減少了施工エ序,節約了修井成本。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ー步詳細的說明。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所示,ー種套銑打撈一體的組合工具,包括上接頭I和錐杆4,上接頭I下端設計有錐杆4,上接頭I和錐杆4中心開有主水眼5,錐杆4的外錐面上設計有打撈螺紋6 ;上接頭I下端與筒體7相連接,筒體7套裝在錐杆4外側,筒體7下端焊接有銑頭2,錐杆4的外壁上斜向開有副水眼3,副水眼3與主水眼5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工作吋,筒體7下井接近魚頂時開泵循環,緩慢啟動轉盤,邊轉邊放使魚頭進入筒體7。繼續套銑,錐杆4進入魚腔時,指重表鑽壓降低,鑽壓降低IOKN時,降低轉速進行造扣,撈獲後上提,若提不動則進行倒扣。整個過程泵車保持循環,直至砂子等返出地面。當錐杆4插入魚腔時若主水眼5不通,則液流通過副水眼3進行循環。副水眼3具有防止因主水眼5堵塞而卡鑽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以上關於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描述,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並非受限於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以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只要滿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 ー種套銑打撈一體的組合工具,包括上接頭(I)和錐杆(4),上接頭(I)下端設計有錐杆(4),上接頭(I)和錐杆(4)中心開有主水眼(5),錐杆(4)的外錐面上設計有打撈螺紋(6);其特徵在於上接頭(I)下端與筒體(7)相連接,筒體(7)套裝在錐杆(4)外側,筒體(7)下端焊接有銑頭(2),錐杆⑷的外壁上斜向開有副水眼(3),副水眼(3)與主水眼(5)相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石油修井作業工具,特別涉及一種套銑打撈一體的組合工具。該工具包括上接頭和錐杆,上接頭下端設計有錐杆,上接頭和錐杆中心開有主水眼,錐杆的外錐面上設計有打撈螺紋;上接頭下端與筒體相連接,筒體套裝在錐杆外側,筒體下端焊接有銑頭,錐杆的外壁上斜向開有副水眼,副水眼與主水眼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套銑後直接打撈,減少施工工序。克服了現有管類落物被埋遇卡時套銑後需起出套銑筒,再下打撈工具進行打撈,下井管柱次數多的不足。
文檔編號E21B31/18GK202560139SQ20122015474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2日
發明者蔣生健, 陶煜徵, 於廣鵬, 彭榮喜, 王正勇, 羅亞奎, 金鐵剛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遼河石油勘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