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兩棲雙體水翼旅遊觀光船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02:37:31 1
專利名稱:一種兩棲雙體水翼旅遊觀光船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船舶製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水陸兩棲船。
背景技術:
雙體船是近年來開發的一種高性能船舶,其瘦長的支柱使船舶航行時水線面非常小,排水量主要集中在距水面較深處的下部船體,興波阻力比單體船小,尤其在高速航行時更為突出。雙體船的船體是由兩個片體和連接橋組成,甲板面積大幅度增加,穩性比單體船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其缺陷是雙體船的溼表面積比同樣實用性能的單體船大,使得其摩擦阻力隨航速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導致其航速不高。
水翼船是一種在船底部裝有浸在水中的水翼,航行時靠水翼產生的升力使船體全部或部分升離水面而高速航行的船。它在高速航行時,水翼產生升力,速度愈快,升力愈大,將船體託起,它可明顯減小船體在水中航行所產生的阻力,使得其航速高,又可減少波浪幹擾。
兩棲船是將雙體船和水翼船集於一體,其缺陷是運行速度不高。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現有兩棲船難以高速化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集雙體船和水翼船的長處於一身的兩棲雙體水翼船,具有獨特的耐波性、穩定性、操縱性和快速性等優良性能。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包括由水面之上的連接橋將兩個相互平行且相同的水下左片體和右片體連接在一起組成船體,在該船體的船底設置前陸地輪和後陸地輪,在該船體的前後位置分別設置前水翼和後水翼,在前水翼上設置前水翼支柱和左、右片體連接,在後水翼上設置後水翼支柱和左、右片體連接;在後水翼支柱的一端設置水翼轉軸;前水翼為可摺疊式結構。
本實用新型在高航速時,設置在船上的水翼產生升力,當升力與排水量相等時,船體完全被抬出水面,只由水翼和支柱與水接觸,減小了船體的排水體積,從而大大降低了阻力,減小了溼表面積,達到了提高本船航速的目的,是一種適合遊覽觀光、娛樂休憩的兩棲雙體水翼船。'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l是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3圖2是
圖1的船體俯視圖3是
圖1中左片體6、右片體7以及連接橋9的安裝結構圖;圖4是
圖1中後水翼3的斷面輪廓圖;圖5是
圖1中前水翼1的斷面輪廓圖中l.前水翼;2.後水翼支柱;3.後水翼;4.前陸地輪;5.後陸地輪;6.左片體;7.右片體;8.主甲板;9.連接橋;10.客艙;11.羅經甲板;12.水翼轉軸;13.螺旋槳;14.防濺罩;15.前水翼支柱。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 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兩個相互平行且相同的左片體6和右片體7深置水下,高踞於水面之上的有連接橋9和客艙10,連接橋9將水下的左片體6和右片體7連接在一起組成船體,左片體6和右片體7提供船體的大部分浮力,該船體的左右片體之間的間距較大,使船體寬闊,主甲板8的面積和艙室容積都較大,滿足其作為遊覽觀光船的需要。在該船體的船底設置四個前陸地輪4和四個後陸地輪5,在該船體的前後位置分別設置前水翼1和後水翼3。在前水翼1上設置前水翼支柱15和左、右片體6、 7連接,在後水翼3上設置後水翼支柱2和左、右片體6、 7連接。前後水翼支柱15、 2均採用拋物線翼型支柱。
為了方便在陸地上行駛,在後水翼支柱2的一端上設置水翼轉軸12,當在陸地上行駛時,後水翼3通過轉軸12旋轉到羅經甲板11上面,前水翼l採用可摺疊式結構,前陸地輪4和後陸地輪5的底部定位在基線以下一定位置處,在前陸地輪4的頂部裝設一個防濺罩14,以防前陸地輪4引起的水花濺向船上的人員。
螺旋槳13設置在船體的尾部,且螺旋槳13採用伸縮式,當在陸地上行駛時,螺旋槳13收入到機艙內;當在水中航行時,機艙後蓋打開,螺旋槳13伸出機艙,螺旋槳13的軸轂旋轉到與水平面成一定的角度,產生推力使船前進,採用這種布置形式既可使本實用新型有較好的外觀,又能很好地發揮螺旋槳13的性能。
如圖4、 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後水翼3的斷面輪廓為U型的割劃式水翼形狀,可摺疊式的前水翼1的斷面呈V型。航行時前後水翼的上部露出水面,其餘部分浸在水中。這種水翼結構能依靠改變其浸水面積自動調節升力,不需其他附屬設備,結構比較簡單。由於本實用新型船體寬闊,使前後水翼均有較大的展長。
權利要求1. 一種兩棲雙體水翼旅遊觀光船,包括由水面之上的連接橋(9)將兩個相互平行且相同的水下左片體(6)和右片體(7)連接在一起組成船體,在該船體的船底設置前陸地輪(4)和後陸地輪(5),在該船體的前後位置分別設置前水翼(1)和後水翼(3),其特徵是在前水翼(1)上設置前水翼支柱(15)和左、右片體(6、7)連接,在後水翼(3)上設置後水翼支柱(2)和左、右片體(6、7)連接;在後水翼支柱(2)的一端設置水翼轉軸(12);前水翼(1)為可摺疊式結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兩棲雙體水翼旅遊觀光船,其特徵是在所述船體的尾部設置伸縮式螺旋槳(13)。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兩棲雙體水翼旅遊觀光船,其特徵是在前陸地輪(4)的頂部設一個防濺罩(14)。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兩棲雙體水翼旅遊觀光船,其特徵是前水翼(1)的斷面呈V型,後水翼(3)的斷面呈U型割劃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兩棲雙體水翼旅遊觀光船,包括由水面之上的連接橋將兩個相互平行且相同的水下左片體和右片體連接在一起組成船體,在該船體的船底設置前陸地輪和後陸地輪,在該船體的前後位置分別設置前水翼和後水翼,在前水翼上設置前水翼支柱和左、右片體連接,在後水翼上設置後水翼支柱和左、右片體連接;在後水翼支柱的一端設置水翼轉軸;前水翼為可摺疊式結構。本實用新型在高航速時,設置在船上的水翼產生升力,當升力與排水量相等時,船體完全被抬出水面,只由水翼和支柱與水接觸,減小了船體的排水體積,從而大大降低了阻力,減小了溼表面積,達到了提高本船航速的目的,是一種適合遊覽觀光、娛樂休息的兩棲雙體水翼船。
文檔編號B60F3/00GK201296149SQ200820161829
公開日2009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22日
發明者管義峰 申請人:江蘇科技大學;江蘇現代造船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