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變速操控機構總成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4:13:36 3
專利名稱:一種變速操控機構總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變速操控機構總成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傳動領域,尤其是一種用於完成農業收割機中適合 車型變速箱換擋的農用機械變速操控機構總成。
背景技術: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因此農業裝備的擁有量很大,尤其是各類聯合收割 機;由於設計原因,目前國內生產的收割機變速操縱主要為機械連杆結構, 不但成本高昂,而且在設計布置、安裝調試及後期保養方面帶來諸多難題;
隨著農用機械的普及和伴隨著軟軸在該領域的應用,"目前已在玉米收割機、 部分小麥收割機上部分使用,並獲得了有效驗證";證明軟軸操控結構可以改 善操控性能,並給設計、安裝及維護帶來很多方便。
但是在部分小麥收割機上,由於變速箱的工作原理限制了軟軸的應用。 由於該類變速箱有兩組齒輪組成,空擋位時兩組齒輪均處於中間位置,換擋 時只有一組齒輪運動,而且進行擋位切換時必須保證均處於中間位置,也就 是說不同於以往的變速箱,存在兩組齒輪相互組合運動的動作關係。現有的 變速操縱大多為機械連杆結構,而且沒有空擋位自動回覆中位的功能,不但 成本高,而且操縱性能極差,不能適應設備在使用中的方便、容易操作、方 便維修要求。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變速操控機構總成, 所述的變速操控機構總成利用單杆操縱兩根軟軸實現獨立的推拉動作,帶動 與之匹配的變速箱實現換擋動作,同時在回位扭簧的作用下可以保證空擋位手柄處於機械鎖止位,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調
整方便、便於維修。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變速操控機構總成,手柄杆的上端與操控手柄球固定連接,所述手 柄杆的下端穿過帶手柄導向槽板的H型槽並卡在中心軸上,所述手柄杆的下 端為分岔結構,緊固螺釘依次穿在手柄杆分叉後的兩片岔板孔及兩片岔板之 間的中心軸孔,並穿過安裝在回位扭簧支撐套上的回位扭簧、回位扭簧支撐 套後與所述開槽螺母連接;在手柄杆下端兩片岔板的開口兩側分別對應一側 搖臂、另一側搖臂的下部,所述中心軸兩側分別穿過一側搖臂與另一側搖臂 後穿在支撐板上;所述扭簧鋼絲的兩腳一條固定在手柄杆及的回位裝置定位 機構總成銷軸左側,另一條固定在相對應的一側,回位裝置定位機構總成通 過連接螺釘固定在中心軸上;所述定位機構對一側搖臂及另一側搖臂進行位 置鎖定。
所述的變速操控機構總成,所述支撐板下部設有底板。 所述的變速操控機構總成,所述底板上設置有至少兩個螺孔。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越性;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變速操控機構總成具有如下特點,操控機構使兩個搖 臂進行獨立運動,不相互幹涉,手柄杆在帶手柄導向槽板上設置的H型槽內 進行位置左右擺動,並可可以自動回覆中位;帶手柄導向槽底座的H型槽中 間位置為實體,避免出現手柄杆左右位運動到位造成的一側搖臂與另一側搖 臂聯動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利用單杆操縱兩根軟軸實現獨立的推拉動作,帶 動與之匹配的變速箱實現換擋動作,同時在回位扭簧的作用下可以保證空擋 位手柄處於機械鎖止位,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緊 湊、調整方便、便於維修等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4圖2是圖1的A向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帶手柄導向槽板結構示意圖。
在圖中1、操控手柄球;2、手柄杆;3、帶手柄導向槽板;4、開槽螺 母;5、回位扭簧支撐套;6、回位扭簧;7、中心軸;8、緊固螺釘;9、定位 機構;10、回位裝置定位機構總成;11、 一側搖臂;12、另一側搖臂;13、 支撐板;14、底板;15、螺孔。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下面的實施例,可以更詳細地解釋本實用新型;但是應當指出的是 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下述實施例。
在圖l、 2、 3中一種變速操控機構總成,手柄杆2的上端與操控手柄球1固 定連接,所述手柄杆2的下端穿過帶手柄導向槽板3的H型槽並卡在中心軸7上, 所述手柄杆2的下端為分岔結構,緊固螺釘8依次穿在手柄杆2分叉後的兩片岔 板孔及兩片岔板之間的中心軸7孔,並穿過安裝在回位扭簧支撐套5上的回位 扭簧6、回位扭簧支撐套5後與所述開槽螺母4連接;在手柄杆2下端兩片岔板 的開口兩側分別對應一側搖臂ll、另一側搖臂12的下部,所述中心軸7兩側分 別穿過一側搖臂11與另一側搖臂12後穿在支撐板13上;所述扭簧鋼絲的兩腳 一條固定在手柄杆2及回位裝置定位機構總成10銷軸左側,另一條固定在相對 應的一側,回位裝置定位機構總成10通過連接螺釘固定在中心軸7上;所述定 位機構9對一側搖臂11及另一側搖臂12進行位置鎖定;所述支撐板13下部設有 底板14;所述底板14上設有至少兩個螺孔15。
實施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變速操控機構總成,所述變速操控機構總成不進 行任何操縱時,手柄杆2處於中立位置,在帶手柄導向槽底座3上H型槽的 限制下只能左右運動到極限後進行前後運動。其中回位扭簧6安裝在回位扭 簧支撐套5上,通過緊固螺釘8將手柄杆2、中心軸7、回位扭簧支撐套5連 為一體。以緊固螺釘8為中心,使手柄杆2相對於中心軸7產生轉動。扭簧 鋼絲的兩腳一條固定在手柄杆2及的回位裝置定位機構總成10銷軸一側,另
5一條固定在相對應的另一側,回位裝置定位機構總成10通過連接螺釘固定在
中心軸7上,以此保證在手柄杆2產生迴轉運動時,支撐回位扭簧6的一腳 保持穩定,以此保證回位扭簧6始終對手柄杆2施加復位力。
在圖2、 3中,當手柄杆2向左側擺動時,手柄杆2以緊固螺釘2為中心 在中心軸7上轉動,當手柄杆2與帶手柄導向槽底座3H型槽的左側接觸時即 達到運動極限;到達該位置後,手柄杆2與一側搖臂ll相接處的部位已經進 入一側搖臂11上的撥動槽內;;保持該位置不變,手柄杆2如圖1所示位置 向左或右運動時,將帶動一側搖臂11一同以中心軸7為軸心進行轉動,隨即 完成一側搖臂11的換擋動作。將手柄杆2回覆中間位置後,定位機構9將對 一側搖臂11進行位置鎖定,手柄杆2在回位扭簧6的作用下將回復到初始的 豎直位置。
在圖2中,當手柄杆2向右側擺動時,手柄杆2以緊固螺釘8為中心在 中心軸7上轉動,當手柄杆2與帶手柄導向槽底座3H型槽的右側接觸時即達 到運動極限。到達該位置後,手柄杆2與另一側搖臂12相接處的部位已經進 入另一側搖臂12上的撥動槽。保持該位置不變,手柄杆2按照圖1所示位置 向左或右運動時,將帶動另一側搖臂12—同以中心軸7為軸心進行轉動,隨 即完成另一側搖臂12的換擋動作。將手柄杆2回覆中間位置後,定位機構9 將對另一側搖臂12進行位置鎖定,手柄杆2在回位扭簧6的作用下將回復到 初始的豎直位置。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沒有對與農業收割機中適合車型的連接部分 給與詳細說明,因為這些結構均是本領與技術人員常規的沒有任何異議的方 案,因此本實用新型未對這些結構進行詳述,雖然未對所述農業收割機中適 合車型詳述,但是並不代表本實用新型為完全公開。
為了公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而在本文中選用的實施例,當前認為是適宜 的,但是應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旨在包括一切屬於本構思和本實用新型範 圍內的實施例的所有變化和改進。
權利要求1、一種變速操控機構總成,手柄杆(2)的上端與操控手柄球(1)固定連接,其特徵是所述手柄杆(2)的下端穿過帶手柄導向槽板(3)的H型槽並卡在中心軸(7)上,所述手柄杆(2)的下端為分岔結構,緊固螺釘(8)依次穿在手柄杆(2)分叉後的兩片岔板孔及兩片岔板之間的中心軸(7)孔,並穿過回位扭簧(6)、回位扭簧支撐套(5)後與所述開槽螺母(4)連接;在手柄杆(2)下端兩片岔板的開口兩側分別對應一側搖臂(11)、另一側搖臂(12)的下部,所述中心軸(7)兩側分別穿過一側搖臂(11)與另一側搖臂(12)後穿在支撐板(13)上;所述扭簧鋼絲的兩腳一條固定在手柄杆(2)及的回位裝置定位機構總成(10)銷軸左側,另一條固定在相對應的一側,回位裝置定位機構總成(10)通過連接螺釘固定在中心軸(7)上;所述定位機構(9)對一側搖臂(11)及另一側搖臂(12)進行位置鎖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操控機構總成,其特徵是所述支撐板(13) 下部設有底板(14)。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變速操控機構總成,其特徵是所述底板(14) 設置有至少兩個螺孔(15)。
專利摘要一種變速操控機構總成,涉及機械傳動領域,手柄杆(2)的上,下端分別與操控手柄球(1)中心軸(7)固定連接,緊固螺釘(8)依次穿在手柄杆分叉後的兩片岔板孔及兩片岔板之間的中心軸(7)孔,並穿過回位扭簧(6)、回位扭簧支撐套(5)後與所述開槽螺母(4)連接;在手柄杆下端兩片岔板的開口兩側分別對應一側搖臂(11)、另一側搖臂的下部;本實用新型利用單杆操縱兩根軟軸實現獨立的推拉動作,帶動與之匹配的變速箱實現換擋動作,同時在回位扭簧的作用下可以保證空擋位手柄處於機械鎖止位;並且兩個搖臂獨立運動,不相互幹涉,手柄杆在帶手柄導向槽板上設置的H型槽內進行位置左右擺動,並可以自動回覆中位,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文檔編號F16H59/10GK201425088SQ200920092549
公開日2010年3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4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24日
發明者喜 周, 龐媛媛, 杜萬慶, 杜慶麗, 鈞 楊, 楊長儒, 郭蘭草 申請人:洛陽市黃河軟軸控制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