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送鏈擋邊齒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4:05:06 2
專利名稱:輸送鏈擋邊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洗碗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於洗碗機上的輸送鏈擋邊齒。
背景技術:
目前餐飲業所使用的餐具,在使用過後需要統一回收至工廠清洗以及消毒。目前工廠普遍使用機械來清洗,此類機械可分為籃傳式全自動洗碗機與履帶式全自動洗碗機,其中履帶式全自動洗碗機包括水除渣機、初洗機、浸泡槽、精洗機、烘乾機。該類履帶式全自動洗碗機的鏈條可分為平鋪式和拔齒式,這兩類鏈條均由鏈齒、連接片、滾輪和轉軸組成。由於連接片採用金屬材料製成,且連接片之間僅通過轉軸連接,連接片之間有間隙,在輸送餐具的時候會刮花餐具,造成成本的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型的輸送鏈擋邊齒。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輸送鏈擋邊齒,包括擋邊齒本體,其中擋邊齒本體的左、右兩端部的邊緣均為圓弧狀,擋邊齒本體前、後兩側均設有與相鄰輸送鏈擋邊齒的兩端部相匹配的凹陷部,擋邊齒本體的左、右兩端部均設有第一軸孔。由此,擋邊齒裝配於連接片與鏈帶齒之間,能夠避免餐具與連接片直接接觸造成的損壞。且擋邊齒本體前、後兩側均設有與相鄰輸送鏈擋邊齒的兩端部相匹配的凹陷部,裝配後擋邊齒之間沒有間隙,不會刮花餐具,節省成本。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擋邊齒本體一側設有輸送槽,輸送槽兩端設有第二軸孔。由此,可增加鏈帶的裝載餐具數量。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軸孔與第一軸孔在同一軸線上。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輸送槽設有排汙口。由此,在清洗的過程中,餐具的汙染物可通過排汙口掉入收集箱。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輸送鏈擋邊齒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實施例1的背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實施例1的兩個輸送鏈擋邊齒的組合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輸送鏈擋邊齒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實施例1圖1和圖2示意性地顯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輸送鏈擋邊齒。該輸送鏈擋邊齒包括擋邊齒本體1,其中擋邊齒本體I的左、右兩端部的邊緣均為圓弧狀,擋邊齒本體I前、後兩側均設有與相鄰輸送鏈擋邊齒的兩端部相匹配的凹陷部101,擋邊齒本體I的左、右兩端部均設有第一軸孔102。本實用新型的輸送鏈擋邊齒,擋邊齒本體I前、後兩側均設有與相鄰輸送鏈擋邊齒的兩端部相匹配的凹陷部101,裝配後擋邊齒之間沒有間隙,不會刮花餐具,節省成本。且擋邊齒裝配於連接片與鏈帶齒之間,能夠避免餐具與連接片直接接觸造成的損壞。實施例2圖4示意性地顯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輸送鏈擋邊齒。該輸送鏈擋邊齒包括擋邊齒本體I,其中擋邊齒本體I的左、右兩端部的邊緣均為圓弧狀,擋邊齒本體I前、後兩側均設有與相鄰輸送鏈擋邊齒的兩端部相匹配的凹陷部101,擋邊齒本體I的左、右兩端部均設有第一軸孔102。擋邊齒本體I 一側設有與擋邊齒本體I 一體成型的輸送槽2,輸送槽2兩端均設有第二軸孔201。輸送槽2兩端的第二軸孔201分別與擋邊齒本體I左、右兩端部的第一軸孔102處於同一軸線,輸送槽2設有排汙口202。本實用新型的輸送鏈擋邊齒,擋邊齒本體I前、後兩側均設有與相鄰輸送鏈擋邊齒的兩端部相匹配的凹陷部101,裝配後擋邊齒之間沒有間隙,不會刮花餐具,節省成本。且擋邊齒裝配於連接片與鏈帶齒之間,能夠避免餐具與連接片直接接觸造成的損壞。另外擋邊齒本體I內側設有輸送槽2,且第一軸孔102與第二軸孔201處於同一軸線,可將擋邊齒主體I和輸送槽2通過轉軸連接。另外設有輸送槽2,可以增加鏈帶輸送餐具的數量,且輸送槽2設有排汙口 202,在清洗的過程中,餐具的汙染物可通過排汙口 202掉入收集箱。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有其他若干變形和改進。
權利要求1.輸送鏈擋邊齒,其特徵在於,包括擋邊齒本體,所述擋邊齒本體的左、右兩端部的邊緣均為圓弧狀,所述擋邊齒本體前、後兩側均設有與相鄰輸送鏈擋邊齒的兩端部相匹配的凹陷部,所述擋邊齒本體的左、右兩端部均設有第一軸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鏈擋邊齒,其特徵在於,所述擋邊齒本體一側設有輸送槽,所述輸送槽的兩端設有第二軸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輸送鏈擋邊齒,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軸孔與第一軸孔在同一軸線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輸送鏈擋邊齒,其特徵在於,所述輸送槽設有排汙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輸送鏈擋邊齒,包括擋邊齒本體,其中擋邊齒本體的左、右兩端部的邊緣均為圓弧狀,擋邊齒本體前、後兩側均設有與相鄰輸送鏈擋邊齒的兩端部相匹配的凹陷部,擋邊齒本體的左、右兩端部均設有第一軸孔。本實用新型能夠避免餐具與連接片直接接觸造成的損壞,不會刮花餐具,節省成本。
文檔編號A47L15/42GK202950628SQ20122043628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0日
發明者王喜強 申請人:王喜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