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育苗筒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23:27:31 1
專利名稱:植物育苗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育苗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植物育苗筒。是專門為植物從幼苗培育到定植過程而設計的一種可重複使用的育苗筒。
背景技術:
許多植物,如茄子、棉花、葡萄、樹苗等等,均需經過播種→育苗→定植的過程。由於受植物種類不同、土壤品質不同、氣候條件不同、所需的時間差異很大等等因素的影響,育苗至移栽定植過程需規範的操作技術,否則就會影響苗木的成活率。為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品質,人們也在不斷地探索一些先進的栽培技術和新的器具。但是科研人員往往更多地關注對土壤添加營養成分,以及更多地關注土壤以上的保護措施,而忽視了對苗木在土壤中根部生長的研究和保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植物從幼苗培育到定植過程而設計的一種筒狀、無底、直通、可變徑的植物育苗筒。可使幼苗從培育到定植期間在土壤中健壯生長、而且在起苗、運輸、定植全過程均起到保護苗木根部的不受損壞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及品質。
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植物育苗筒,呈無底直筒狀,在筒壁的內側分布有凹體。
在所述的植物育苗筒的筒壁上沿軸向設有對接邊,於對接邊上設有至少有一組的連接固定扣。
在所述的植物育苗筒筒壁的內側分布有凹體,凹體可以是方形、梯形、弧形或者是齒形。
育苗筒的筒體由可塑性較強的塑料樹脂製成。
本發明具有以下結構特徵和先進性1、育苗筒的直筒無底結構,符合苗木的主根系垂直向下生長的特性,可引導主根系向土壤深處生長,筒內苗木的根系、土壤與苗床底部及周邊的土壤連成一片,形成水、肥、微生物互動互補的條件。
2、筒壁內側的分布的凹體結構,又顧及到側根、根須伴隨主根橫向生長的特性,為側根、根須的伴生提供布根的空間;由於凹體的存在,育苗筒內植物的側根、根須與筒內的土壤、水分、養分才能緊密結合,形成根、土、水、肥一體化的母土狀態,不會因移動而脫落;筒壁上的凹體使筒壁形成的凹凸面有利於保溫、保溼,能有效延長苗木存活期並減輕運輸過程中的損傷;筒壁上的凹體相當於筒體的加強筋,可以使筒體更牢固。
3、筒壁上沿軸向設有對接邊,當對接邊打開時育苗筒可展平呈一平面體,平面產品比筒狀產品在生產工藝上要簡單得多,而且成本低,也方便於運輸和存放;使用時只要通過固定扣把對接邊連接上便捲成筒狀即成育苗筒,操作十分簡便;若連接固定扣設有兩組或兩組以上的,可以用來調節育苗筒的筒徑的大小。
4、育苗筒由可塑性較強的塑料樹脂製成,易生產、成本低。使用時捲成筒狀即可育苗;移苗時帶筒起苗,可保護大部分根系不受損傷,而且保留了苗木原生期的母土;定植時,解開固定扣,即可將筒體與苗木及苗木根部上的母土分離,苗木定植後,母土可以和新土形成過渡層,有利於苗木逐步適應新的土壤環境;育苗筒可回收重複使用。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示意2為圖1的俯視3為圖1的展開4為圖3的俯視5為本發明的使用狀態中1-筒體2-凹體3-對接邊4-連接固定扣5-插孔6-折片7-苗木 8-土壤9-苗木根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本實施例由可塑性較強的塑料樹脂成型而成,厚度為0.1mm,直徑為80mm。在筒體(1)的筒壁內側分布有5×5組凹體(2),凹體呈小梯形;筒壁上沿軸向設有對接邊(3),對接邊上設有一組連接固定扣(4),每對固定扣由設於一邊的插孔(5)和設於另一邊的折片(6)構成。
本發明可視苗木的品種確定其規格,一般厚度在0.08-0.55mm、直徑可在50-150mm、高度可在80-260mm的範圍內變化。可預製不同規格的育苗筒,以滿足不同品種苗木根系生長發育的需求。
權利要求
1.植物育苗筒,其特徵在於呈無底直筒狀,在筒壁的內側分布有凹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育苗筒,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筒壁上沿軸向設有對接邊,於對接邊上設有至少有一組的連接固定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育苗筒,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筒壁的內側分布有凹體,凹體可以是方形、梯形、弧形或者是齒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育苗筒,其特徵在於育苗筒的筒體由可塑性較強的塑料樹脂製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專門為植物從幼苗培育到定植過程而設計的一種可重複使用的育苗筒。呈無底直筒狀,在筒壁的內側分布有凹體,筒壁上沿軸向設有對接邊,於對接邊上設有至少有一組的連接固定扣。本發明可使幼苗從培育到定植期間在土壤中健壯生長、而且在起苗、運輸、定植全過程均起到保護苗木根部的不受損壞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及品質。
文檔編號A01G9/10GK101057549SQ20061004362
公開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17日
發明者丁榮吾 申請人:丁榮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