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造血幹細胞採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2:35: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是一種造血幹細胞採集裝置。
背景技術:
造血幹細胞是血液系統中的成體幹細胞,是一個異質性的群體,具有長期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分化成各類成熟血細胞的潛能。它是研究歷史最長且最為深入的一類成體幹細胞,對研究各類幹細胞,包括腫瘤幹細胞,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造血幹細胞的採集臨床上主要是在胸骨或髂骨等造血幹細胞密集的骨質中提取,由於這些骨的骨質非常堅硬,穿刺十分麻煩、費時費力,給醫務人員增加了極大的工作難度;提取的造血幹細胞與較冷的提取裝置接觸,使其環境在短時內發生變化,影響造血幹細胞的活性,不利於造血幹細胞的研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保證內部適宜溫度,保持細胞活性,避免發生偏移,提高安全性的造血幹細胞採集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造血幹細胞採集裝置,包括針體、針芯和針外筒,所述針外筒左側設有固定柄,在針外筒的外側套設有加熱套;所述針體固定在針芯的下端,針芯上部設有敲擊座,敲擊座的上表面設置有一層減震墊;所述針外筒的上端固定安裝有膠圈,在針芯上固定安裝有凸塊,凸塊位於膠圈的上方,凸塊為倒置的凸臺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套的外殼材質為塑料。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套的上端連通進水管,下端連通有出水管。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上均安裝有閥門。
進一步的:所述減震墊的材質為橡膠,其厚度為5~10mm。
進一步的:所述膠圈的內直徑與針芯的直徑相等。
進一步的:所述凸塊與針芯為一體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凸塊的下端直徑與針芯的直徑相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加熱套對針外筒內提供一定的熱量,保證進入的細胞依然能夠處在與人體適宜的溫度中,保證造血幹細胞的活性,確保採集的細胞存活率多,便於更準確的分析細胞;操作時通過減震墊、凸塊、膠圈能夠減弱敲擊時產生的振動,確保針體位置準確,避免發生偏移,提高採集的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事故。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造血幹細胞採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針體,2-針芯,3-針外筒,4-固定柄,5-敲擊座,6-凸塊,7-膠圈,8-減震墊,9-加熱套,10-進水管,11-出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造血幹細胞採集裝置,包括針體1、針芯2和針外筒3,針外筒3左側設有固定柄4,在針外筒3的外側套設有加熱套9,加熱套9的外殼材質為塑料,在加熱套9的上端連通進水管10,下端連通有出水管11,進水管10和出水管11上均安裝有閥門,便於更換內部熱水;所述針體1固定在針芯2的下端,針芯2上部設有敲擊座5,敲擊座5的上表面設置有一層減震墊8,減震墊8的材質為橡膠,其厚度為5~10mm,避免用力過大而使敲擊座5產生振動,避免振動使針體1發生位移;所述針外筒3的上端固定安裝有膠圈7,膠圈7的內直徑與針芯2的直徑相等,在針芯2上固定安裝有凸塊6,凸塊6位於膠圈7的上方,凸塊6與針芯2為一體結構,凸塊6為倒置的凸臺結構,凸塊6的下端直徑與針芯2的直徑相等。
敲擊座5在受到敲擊時,針芯2向下移動,此時,凸塊6伸入到膠圈7內,擠壓膠圈7,使敲擊時針芯2不會上下振動,保證針芯2的進給,避免振動而使針體1的位置發生偏移。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加熱套對針外筒內提供一定的熱量,保證進入的細胞依然能夠處在與人體適宜的溫度中,保證造血幹細胞的活性,確保採集的細胞存活率多,便於更準確的分析細胞;操作時通過減震墊、凸塊、膠圈能夠減弱敲擊時產生的振動,確保針體位置準確,避免發生偏移,提高採集的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事故。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