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連杆自動檢測包裝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1:41:07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製造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連杆自動檢測包裝設備。
背景技術:
汽車連杆作為發動機八大零件之一,它把活塞頂面膨脹氣體的壓力傳給曲軸,從而將活塞的往復運動轉變為曲軸的旋轉運動。汽車連杆作為重要部件,連杆的加工過程顯得至關重要,但由於目前工藝的局限,連杆的重量級分類的出錯率較高,因而需要可靠性高的檢測系統進行準確的檢驗。而目前連杆的重量級分類一般是用肉眼進行檢測的,該檢測方法存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在長時間單調枯燥的檢測過程中,人眼容易疲勞,進而產生錯檢、誤檢;二是肉眼檢測耗費作業時間長,作業效率低下。並且對於分類後連杆的浸油處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現有設備多採用人工操作,耗時耗力且效率低下,長時間在此環境工作的工作人員的健康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化程度高、處理效果好的汽車連杆自動檢測浸油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或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處理效果好的汽車連杆自動檢測包裝設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構成:
汽車連杆自動檢測包裝設備,包括底座,以及分別安裝在底座上的用於輸送零件的上料輸送帶、用於檢驗零件重量等級是否合格的視覺檢測裝置、對輸送的零件進行分類輸送的重量分類輸送帶、用於抓取零件並將零件進行轉移的六軸機器人、對零件進行噴油浸油處理的噴油浸油區、用於放置處理後成型產品的成品上料區以及電氣控制櫃;所述上料輸送帶和重量分類輸送帶之間設有視覺檢測裝置;所述重量分類輸送帶的尾端設有六軸機器人;所述成品上料區設置在汽車連杆自動檢測包裝設備的尾端;所述成品上料區和六軸機器人之間還設有噴油浸油區。
還包括空盤放置區,所述空盤放置區和成品上料區相鄰設置並安裝在底座上;所述空盤放置區和成品上料區的上方安裝架上設有上盤機械手;所述上盤機械手包括機械手、分別沿X、Y、Z軸三個方向設置的第一伺服電機以及齒輪齒條,所述第一伺服電機驅動機械手沿齒輪齒條作上下、左右以及前後三個方向的運動。
所述上盤機械手上還設有第一攝像頭。
所述機械手上設有便於抓取空盤放置區中空盤的吸盤。
還包括視覺檢測裝置,所述視覺檢測裝置設有第一旋轉氣缸、第一抓手以及沿X、Y、Z軸三個方向設置的三個第二攝像頭,所述第一攝像頭用於掃描零件上的二維碼、墨水碼以及外觀;所述第一抓手安裝在第一旋轉氣缸的活塞杆上,所述三個第二攝像頭設置在第一抓手的上方。
所述重量分類輸送帶包括第二伺服電機以及至少一條的單一輸送帶,所述第二伺服電機驅動單一輸送帶左右運動。
還包括將重量分類輸送帶上的零件進行翻轉的翻轉機構,所述翻轉機構上設有驅動翻轉機構沿與零件輸送方向相垂直方向運動的第三伺服電機,所述翻轉機構設置在重量分類輸送帶和六軸機器人之間。
所述六軸機器人配置有第二旋轉氣缸和用於抓取零件的第二抓手,所述第二抓手安裝在第二旋轉氣缸的活塞杆上。
所述噴油浸油區由油箱和噴嘴構成。
所述底座由槽鋼焊接而成,其表面鋪設一層鋼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視覺檢測裝置的設置,可以根據零件可以掃描零件上的二維碼、墨水碼以及外觀等信息,從而將上料輸送帶上輸送的零件進行重量級分類,方便快捷;翻轉機構的設置便於六軸機器人對零件的抓取,投放等操作;上盤機械手能夠在三維空間內對空盤進行抓取,投放等操作,可實施性強;本實用新型具有自動化程度高,處理效果好,操作時間短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汽車連杆浸油包裝設備立體結構示意圖一;
圖2:本實用新型汽車連杆浸油包裝設備立體結構示意圖二;
圖3:圖2所示的俯視圖;
圖4:圖2所示的正視圖;
圖5:圖2所示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徵和效果。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汽車連杆自動檢測包裝設備,包括底座10、以及分別安裝在底座10上的用於輸送零件的上料輸送帶20、用於檢驗零件重量等級是否合格的視覺檢測裝置30、對輸送的零件進行分類輸送的重量分類輸送帶40、用於抓取零件並將零件進行轉移的六軸機器人50、對零件進行噴油浸油處理的噴油浸油區60、用於放置處理後成型產品的成品上料區70、電氣控制櫃80、空盤放置區90、上盤機械手100以及翻轉機構110。
所述上料輸送帶20和重量分類輸送帶40之間設有視覺檢測裝置30;所述重量分類輸送帶40的尾端設有六軸機器人50,所述重量分類輸送帶40和六軸機器人50之間還設有將重量分類輸送帶40上的零件進行翻轉的翻轉機構110;所述成品上料區70設置在汽車連杆自動檢測包裝設備的尾端;所述成品上料區70和六軸機器人50之間還設有噴油浸油區60。
所述汽車連杆浸油包裝設備還包括視覺檢測裝置30,所述視覺檢測裝置30設有第一旋轉氣缸31、第一抓手32以及沿X、Y、Z軸三個方向設置的三個第二攝像頭33,所述第一攝像頭31用於掃描零件上的二維碼、墨水碼以及外觀等結構,以檢驗零件的重量級是否合格;所述第一抓手32安裝在第一旋轉氣缸31的活塞杆上,所述三個第二攝像頭33設置在第一抓手32的上方,所述第一旋轉氣缸31旋轉180°,可方便第二攝像頭33對零件的另一面進行拍照檢測。
所述重量分類輸送帶40包括第二伺服電機402以及至少一條的單一輸送帶401,所述第二伺服電機402驅動單一輸送帶401左右運動,當零件通過上述視覺檢測裝置30分出不同的重量後,給出信號,第二伺服電機402驅動該單一輸送帶401與上料輸送帶20對齊,零件按不同的重量分類放入不同的重量分類輸送帶40。
所述重量分類輸送帶40和六軸機器人50之間還設有將重量分類輸送帶40上的零件進行翻轉的翻轉機構110,所述翻轉機構110上設有驅動翻轉機構110沿與零件輸送方向相垂直方向運動的第三伺服電機111,所述翻轉機構110的作用是將重量分類輸送帶40上的零件翻90度,以便於六軸機器人50抓取。
所述六軸機器人50配置有第二旋轉氣缸和用於抓取零件的第二抓手,所述第二抓手安裝在第二旋轉氣缸的活塞杆上。所述六軸機器人50採用ABB六軸機器人,其作用是抓取經翻轉機構110翻轉後的零件,並將所述零件放到噴油浸油區60進行噴油處理。
所述噴油浸油區60由油箱和噴嘴構成,所述零件在該區內進行噴油或浸油等處理,處理後的零件,並由壓縮空氣吹乾後放入成品上料區70。
所述汽車連杆自動檢測包裝設備還包括空盤放置區90,所述空盤放置區90和成品上料區70相鄰設置並安裝在底座10上,所述成品上料區70設有第一導軌71以及第一側嚮導軌72,所述第一導軌71以及第一側嚮導軌72的設置便於將成品運出,在具體實施時,只需打開成品上料區70外的門,便可將產品運出。同理,所述設有空盤放置區90第二導軌91以及第二側嚮導軌92,所述第一導軌91以及第一側嚮導軌92的設置便於將空盤運進或運出,在具體實施時,只需打開空盤放置區90外的門,便可將空盤運進或運出。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空盤放置區90和成品上料區70的上方安裝架上設有上盤機械手100。所述上盤機械手100包括機械手101、分別沿X、Y、Z軸三個方向設置的第一伺服電機102以及齒輪齒條,所述第一伺服電機102驅動機械手101沿齒輪齒條作上下、左右以及前後三個方向的運動。所述上盤機械手100上還設有第一攝像頭103,所述第一攝像頭103可對每層放置完成的成品進行拍照存檔。所述機械手101上設有便於抓取空盤放置區90中空盤的吸盤,所述吸盤能更加容易抓取空盤並放置於成品上料區70內的託架上。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首先,工作人員使用叉車將空盤放到空盤放置區90,上盤機械手100依次將所述空盤放到成品上料區70的指定位置,所述空盤用於放置處理的汽車連杆零件;
然後,人工將汽車連杆零件放在上料輸送帶20,所述上料輸送帶20將零件送到上料輸送帶20前端;所述視覺檢測裝置30中的第一抓手32抓住零件,並送入視覺檢測裝置30的檢測範圍內,所述視覺檢測裝置30中的三個第二攝像頭33對零件進行拍照並檢測;所述第一旋轉氣缸31旋轉180°,並對零件的另一面進行拍照檢測;
然後,通過視覺檢測裝置30的零件按按不同的重量分類放入重量分類輸送帶40中對應的單一輸送帶401中,不同重量分類輸送帶40內的零件放滿後,電氣控制櫃80發送該信號,所述翻轉機構110由第三伺服電機111驅動與該單一輸送帶401對齊,所述翻轉機構110上的抓手在該單一輸送帶401上抓取零件並翻轉90度;
然後,所述六軸機器人50在翻轉機構110上抓取零件,並送到噴油浸油區60中進行噴油或浸油,並由壓縮空氣吹乾後放入成品上料區70;
再次,所述成品上料區70中一層放滿後,所述第一攝像頭103拍照存擋,上盤機械手100依次將空盤放到成品上料區70的指定位置;然後所述第一攝像頭103拍照存擋,上盤機械手100依次將空盤放到成品上料區70的指定位置,依次重複,直到放滿指定的層數;
最後,所述成品上料區70中的零件放滿指定數量後,打開成品上料區70的門,用叉車將成品取出即可。
本實用新型汽車連杆浸油包裝設備生產節拍約為4秒/件,當每層零件為60件時,鋪滿一層的時間為240秒;當每層零件為80件時,鋪滿一層的時間為320秒。
本實用新型具有自動化程度高,處理效果好,操作時間短等優點,同時也具有較為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根據本實施例的教導,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完全可實現其它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內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