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緣凹凸螺旋槳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21:37:26
專利名稱:導緣凹凸螺旋槳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船舶領域,具體地說是船舶推進裝置。
背景技術:
螺旋槳的作用是保證船舶的推進性能,船舶正常航行時,普通葉型的螺旋槳在工作時將耗費大量的主機功率,那麼就需要用最少的能源消耗產生最大的推力。在如今國際船舶界提出「船舶節能減排」和「綠色船舶」等船舶發展新概念的大環境下,開發一種節能型螺旋槳將是非常有必要且十分有意義的。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提高水動力性能、達到節能的目的導緣凹凸螺旋槳。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發明導緣凹凸螺旋槳,包括槳榖、槳葉,槳葉安裝在槳榖上組成螺旋槳本體,螺旋槳本體安裝在船尾處,其特徵是槳葉一側的導邊輪廓線為凹凸形狀,螺旋槳本體旋轉時,輪廓線帶有凹凸形狀的槳葉導邊先於水流接觸。本發明還可以包括I、所述的凹凸形狀為正弦曲線,R為槳榖中心到槳葉葉邊的距離,r為以槳榖圓心的槳葉剖面半徑,r/R=0. 2,0. 4,0. 6,0. 8、I處為正弦曲線的波谷,r/R=0. 3,0. 5,0. 7,0. 9處
為正弦曲線的波峰。本發明的優勢在於本發明在保證具有常規螺旋槳性能的前提下,通過槳葉導緣形狀的改變,產生反向旋轉的旋渦,將產生的能量重新吸收利用,進而提高了螺旋槳的水動力性能,達到了節能的目的。本發明只改變螺旋槳槳葉的外部形狀,沒有增加附加裝置,避免了附加裝置產生的能量消耗,並且易於實現。
圖I為本發明的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在船尾的局部示意圖;圖3為凹凸槳葉半個周期葉型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舉例對本發明做更詳細地描述結合圖I 3,本發明槳葉一側的導邊輪廓線為凹凸形狀,另一側為隨邊3。螺旋槳旋轉時,槳葉2的凹凸導邊4先與水流接觸,這樣會產生大量的旋渦,凹凸導邊4可以將產生的漩渦重新利用,將這部分能量重新注入到水流中,提高螺旋槳的水動力性能。該槳為Ka4-5510槳,直徑為O. 5m。導緣為正弦曲線,波高為5mm,4個周期,在r/R(r為剖面半徑,R為螺旋槳半徑)=0. 2,O. 4,O. 6,O. 8,I處為波谷,在r/R=0. 3,O. 5,O. 7,O. 9處為波峰。螺旋槳的盤面比、螺距比保持不變。導緣凹凸螺旋槳由槳轂I和凹凸槳葉2組成。該槳安裝在船體5的船尾處,並與船用舵6 —起工作,保證船體具有推進性能和操縱性能。導緣凹凸螺旋槳工作時,來流經過螺旋槳,產生反向旋轉的旋渦,將產生的能量重新吸收利用,增加來流的動力,從而提高螺旋槳的水動力性能。凹凸螺旋槳的工作原理為(I)導緣凹凸螺旋槳旋轉的動力由船體主機提供。(2)當來流流經凹凸槳葉時,會在凹凸導緣附近產生反向旋轉的漩渦,旋轉的漩渦向液流中注入動力,這能使液流緊貼槳葉表面,減少流動分離,將旋渦產生的能量吸收利用,提高了螺旋槳的水動力性能。(3)改變導緣凹凸螺旋槳的進速,繪製螺旋槳效率曲線,並與普通ka4_5510螺旋·槳對比,證明該新型槳可以提高普通螺旋槳的水動力性能。槳葉導邊的凹凸結節是本發明的重點,凹凸結節可以使來流產生反向旋轉的漩潤。圖3為凹凸槳葉半個周期葉型剖面示意圖,其中7為波谷處葉型,8為平衡位置處葉型,9為波峰處葉型。當來流流過螺旋槳,在槳葉的凹凸導邊產生反向旋轉的旋渦,旋轉的漩渦向液流中注入動力,這能使液流緊貼槳葉,這樣的效應使螺旋槳產生的推力增加,轉矩下降導致螺旋槳效率提高,改善螺旋槳的水動力性能,同時還具有倒車快、減震降噪的作用。凹凸葉片在船用舵和普通機翼上的應用,已經取得了可靠的理論結果,但在螺旋槳上的應用還沒有研究,本專利將凹凸結節與槳葉結合起來,實現了對傳統螺旋槳的改進。此螺旋槳具有結構簡單,節能減阻效果好的特點,在水面船舶和水下潛器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權利要求1.導緣凹凸螺旋槳,包括槳榖、槳葉,槳葉安裝在槳榖上組成螺旋槳本體,螺旋槳本體安裝在船尾處,其特徵是槳葉一側的導邊輪廓線為凹凸形狀,螺旋槳本體旋轉時,輪廓線帶有凹凸形狀的槳葉導邊先於水流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導緣凹凸螺旋槳,其特徵是所述的凹凸形狀為正弦曲線,R為槳榖中心到槳葉葉邊的距離 ,r為以槳榖圓心的槳葉剖面半徑,r/R=0. 2,0. 4,0. 6,0. 8、I處為正弦曲線的波谷,r/R=0. 3,0. 5,0. 7、0· 9處為正弦曲線的波峰。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導緣凹凸螺旋槳,包括槳榖、槳葉,槳葉安裝在槳榖上組成螺旋槳本體,螺旋槳本體安裝在船尾處,其特徵是槳葉一側的導邊輪廓線為凹凸形狀,螺旋槳本體旋轉時,輪廓線帶有凹凸形狀的槳葉導邊先於水流接觸。本實用新型在保證具有常規螺旋槳性能的前提下,通過槳葉導緣形狀的改變,產生反向旋轉的旋渦,將產生的能量重新吸收利用,進而提高了螺旋槳的水動力性能,達到了節能的目的。本實用新型只改變螺旋槳槳葉的外部形狀,沒有增加附加裝置,避免了附加裝置產生的能量消耗,並且易於實現。
文檔編號B63H1/26GK202717022SQ20122021694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5日
發明者常欣, 程相茹, 郭春雨, 王超, 於凱 申請人:哈爾濱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