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供騎行用的輕型減震車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17:51:31 2
專利名稱:一種供騎行用的輕型減震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種供人騎行用的腳踏或裝有小功率動力驅動裝置的減震車輛,屬於陸上交通的代步工具。
通常供人騎行的代步車輛,例如人力腳踏的自行車與三輪車,以及裝有小功率動力驅動裝置的助動自行車或三輪車,騎行過程中只能依靠充氣輪胎和坐墊下的彈簧減震,而未設置專門的減震裝置,以圖減少成本,因而在高速騎行或路面不平的狀態下,起不到理想的減震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利用安裝在車輪支架(例如前叉)上,以及減震鞍座機構上的阻尼減震裝置,提供一種供騎行用的輕型減震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在車輪支架及減震鞍座機構上安裝彈簧——空氣阻尼減震裝置,該減震裝置由減震車的相關零部件構成的類似帶有密封膠圈的活塞杆作用的部件及密封的阻尼減震筒所組成,阻尼減震筒內還設有起減震、支承和復位作用的彈簧,減震鞍座機構基本上是一種鉸鏈簡支梁結構,其中一個支點為裝設在鞍座下的上述阻尼減震裝置,另一支點為連接鞍座管末端與車架的鉸鏈,當本實用新型的輕型減震車受到經由充氣輪胎而未能完全吸收的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時,構成阻力減震筒及活塞的相關零部件之間將產生相對運動,從而壓縮減震筒內的彈簧和空氣,後兩者在壓縮過程中有緩衝和吸收能量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供騎行用的輕型減震車,由於在作為主要承力支點的車輪支架及鞍座裝設有彈簧——空氣阻尼減震裝置,因而在極大的程度上減輕了騎行時的震動,並且,由於結構簡單,製作容易,可以廣泛地應用於腳踏的、電動的以及小功率內燃發動機驅動的供騎行的輕型車輛結構上。
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輕型減震車所採用的彈簧——空氣阻尼減震器的典型實施例之一,即,標準彈簧——空氣阻尼減震器S(例如用於減震鞍座的彈簧----空氣阻尼減震器)。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輕型減震車所採用的彈簧——空氣阻尼減震器的典型實施例之二,即,車輪前叉彈簧----空氣阻尼減震器Q。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輕型減震車的典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供騎行的輕型減震車的一個典型實施例,進行祥細說明。
本實施例作為一種典型的應用方式,僅舉例將彈簧——空氣阻尼減震器用於減震鞍座機構及車輪前叉上。
標準彈簧——空氣阻尼減震器S的阻尼減震筒T,由連接耳片1,套管2組成,連接耳片1上設有一可調節排氣量的氣閥10,阻尼減震筒T內依次置入壓縮彈簧3和簧座5,簧座5上設有一使簧座5能在套管2內作氣密性滑動的密封件4,套管2靠近開口端的一段內壁鑲有導向襯套6,開口處的外壁攻有與螺帽7相配的螺紋,內部擰入調節螺栓9的高度調節管8從螺帽7頂部的孔中以及鑲在套管2內壁的導向襯套6的內壁插入套管2中,因而簧座5及其上的密封件4與內部擰入調節螺栓9的高度調節管8形成了阻尼器的活塞杆,連接耳片1與高度調節螺栓9上都備有與減震鞍座機構的其它部件安裝用的安裝孔。
向後傾斜的車架上管22上,設有鉸鏈支座23和26,減震鞍座機構的搖臂(即鞍座管)24的一端與支座23鉸接,另一端與鞍座25及標準彈簧——空氣阻尼減震器S的高度調節螺栓9的安裝孔鉸接,標準彈簧——空氣阻尼減震器S的減震筒T的連接耳片1上的安裝孔與車架上管22上的支座26相鉸接,形成一個三角形的減震鞍座機構。
當路面不平等原因而出現顛簸震動時,除了充氣輪胎及鞍座25的彈簧吸收部份震動外,由於路面的反作用力與騎行者的重力相對作用,使彈簧3及阻尼減震筒T內的空氣受到擠壓,並且,減震筒T內的空氣只能通過氣閥10緩慢流出,從而減輕了顛簸造成的震動。
本實用新型的減震車,其車輪前叉彈簧——空氣阻尼減震器Q,由前叉C,前叉彈簧——空氣阻尼器Q的減震筒15所組成,在每一前叉彈簧——空氣阻尼器Q的減震筒15的下端,都設有安裝前輪的安裝接片19,前叉彈簧----空氣阻尼減震器Q的減震筒15內依次置入壓縮彈簧18和簧座16,簧座16上設有一使簧座16能在減震筒15內作氣密性滑動的密封件17,減震筒15上部靠近開口端的一段內壁鑲有導向密封襯套14,開口處的外壁攻有與螺帽13相配的螺紋,前叉腿12從螺帽13的頂部孔以及導向密封襯套14的內壁插入減震筒15中,因而由前叉C的每一條腿12和簧座16及簧座16上的密封件17,形成了阻尼器的活塞杆。
當路面不平等原因而出現顛簸震動時,除了充氣輪胎及鞍座25的彈簧吸收部份震動外,由於路面的反作用力與騎行者的重力相對作用,使壓縮彈簧18及前叉阻尼減震器Q的減震筒15內的空氣受到擠壓,並且,減震筒15內的空氣只能通過減震筒15下端的氣阻尼孔20緩慢流出,從而減輕了顛簸造成的震動。
權利要求1.一種供騎行的輕型減震車,其特徵在於在車輪支架及減震鞍座機構上設有彈簧-空氣阻尼減震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騎行的輕型減震車,其特徵在於它的標準彈簧——空氣阻尼減震器S的阻尼減震筒T,由連接耳片1,套管2組成,連接耳片1上設有一可調節排氣量的氣閥10,阻尼減震筒T內依次置入壓縮彈簧3和簧座5,簧座5上設有一使簧座5能在套管2內作氣密性滑動的密封件4,套管2靠近開口端的一段內壁鑲有導向襯套6,開口處的外壁攻有與螺帽7相配的螺紋,內部擰入調節螺栓9的高度調節管8從螺帽7頂部孔以及鑲在套管2內壁的導向襯套6的內壁插入套管2中,連接耳片1與高度調節螺栓9上都備有與減震鞍座機構或車架上管22安裝用的安裝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型減震車,其特徵在於車輪前叉阻尼減震器Q,由前叉12和前叉阻尼器減震器Q的減震筒15所組成,在每一前叉阻尼器Q的減震筒15的下端都設有安裝前輪的安裝接片19,前叉阻尼減震器Q的減震筒15內依次置入壓縮彈簧18和簧座16,簧座16上設有一使簧座16能在減震筒15內作氣密性滑動的密封件17,減震筒15上部靠近開口端的一段內壁鑲有導向密封襯套14,開口處的外壁攻有與螺帽13相配的螺紋,前叉腿12從螺帽13的頂部孔以及鑲在減震筒15內壁的導向密封襯套14的內壁插入減震筒15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型減震車,其特徵在於向後傾斜的車架上管22上,設有鉸鏈支座23和26,減震鞍座機構的搖臂(鞍座管)24的一端與支座23鉸接,另一端與鞍座25及標準阻尼減震器S的高度調節管8的調節螺栓9的安裝孔鉸接,標準阻尼減震器S的減震筒T的連接耳片1上的安裝孔與車架上管22上的支座26相鉸接,形成一個三角形的減震鞍座機構。
專利摘要一種供騎行的輕型減震車,其車輪支架及減震鞍座機構裝有由車體相關零部件構成的活塞杆及減震筒組成的彈簧-空氣阻尼減震裝置。減震筒內設有起支承和復位作用的彈簧,減震鞍座機構是一鉸鏈簡支梁結構,其一支點為裝設在鞍座下的上述阻尼減震裝置,另一支點為連接鞍座管末端與車架的鉸鏈,當車受到充氣輪胎未能完全吸收的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時,構成減震筒及活塞的相關零部件間產生相對運動,壓縮減震筒內的彈簧和空氣,吸能緩衝。
文檔編號B62K25/08GK2154218SQ92234140
公開日1994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1992年10月4日 優先權日1992年10月4日
發明者杜路星 申請人:杭州自行車總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