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式腳踏倒三輪車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17:55:21 3
專利名稱:擺式腳踏倒三輪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擺式腳踏倒三輪車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擺式腳踏倒三輪車,確切地說是一種有兩個前輪一個後輪在 轉彎時車體向內側傾斜的腳踏三輪車。
背景技術:
[0002]現有自行車、摩託車在轉向時車體內傾,有較高的轉向效率,但兩輪以上的車,要 實現傾斜轉向,其結構會很複雜。[0003]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是一種有兩個前輪和一個後輪的傾斜轉向的腳踏三輪車,由於 只須部分車體傾斜便可實現轉向,所以結構簡單,目前還沒有類似車輛出現,相比現有三輪 車,具有較高的抗側翻能力和行駛效率。又因為只有後輪部分車體可左右擺動,其前輪部分 不擺動,使得車把穩定起了扶手作用,使操控容易,能不學就會。發明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由由前後兩部分車體鉸接而成,前車體包括並排著的兩個前輪、前車 架、及與前車架連在一起的把手部件,包括把手、把手杆等;後車體包括後車架及裝在後車 架上的車座、腳踏驅動部件、後輪等,後車架的前部與前車架的後部通過頭管鉸接在一起, 同現有兩輪腳踏車、摩託車的頭管(轉向部件)後傾不同,其頭管是前傾的,這樣使得後車 體可左右擺動。[0005]行駛時,後輪垂直於地面,兩個前輪受力亦相等,為直線行駛;當後輪向一側傾斜 時,兩個前輪的受力亦發生變化,於是發生轉向。擺式腳踏倒三輪車的轉向原理[0006]擺式腳踏倒三輪車後輪與頭管處在同一平面,由於頭管是前傾的,如後輪部分車 體向左側傾斜,後輪會偏向右前輪,這時右前輪受到的推力較大,於是車向左轉向,反之亦 然。傾斜角度越大,轉彎半徑越小。其傾斜方向與轉彎方向一致,即轉彎時內傾,符合人體 的運動習慣。[0007]同現有腳踏車異同之處[0008]擺式腳踏倒三輪車同現有兩輪腳踏車比較,其後輪部分是相同的,不同在於頭管 傾斜方向和前輪部分。[0009]簡而言之,擺式腳踏倒三輪車同現有兩輪腳踏車不同之處在於1、頭管前傾。2、前 輪架有兩個前輪,但其後輪其他部分是相同的。[0010]也就是說,任何以後輪為驅動輪的兩輪車,無論採用何種驅動方式,同採用該種驅 動方式的擺式倒三輪車的後輪部分是相同的。[0011 ] 本發明亦可以衍生出其他類型的擺式倒三輪車,如動力型擺式倒三輪車。[0012]電動擺式倒三輪車[0013]在擺式腳踏倒三輪車基礎上,以後輪為驅動輪,加裝電動驅動裝置。[0014]汽動擺式倒三輪車[0015]在擺式腳踏倒三輪車的基礎上,以後輪為驅動輪,加裝汽動驅動裝置。
[0016]圖中把手1、把手杆2、前輪架3、前輪4、頭管5、車座6、後車架7、腳踏驅動部件 8、後輪9具體實施方式
[0017]圖中,前車體從上到下,包括把手1、把手杆2、同把手杆連在一起的前車架3及裝 在前車架兩邊的前輪4 ;後車體由車座6、後車架7、腳踏驅動部件8、後輪9組成,前車體的 後部和後車體的前部通過前傾的頭管5鉸接在一起。[0018]頭管的前傾角度[0019]所謂前傾,即頭管同前方地面夾角小於90°。[0020]須注意的是,頭管其同地面的前傾角度不能小於頭管所處部位對準後輪與地面接 觸點時同地面的夾角,即以其頭管轉動軸向後延長線不能落在後輪同地面接觸點以外。以 下為公知技術[0021]腳踏驅動部件由腳蹬,中軸,鏈輪,飛輪,鏈條,曲柄,後軸等組成。[0022]電動驅動裝置,包括電動機,電池,控制板等。[0023]汽動驅動裝置,包括發動機,傳動系統,行走系統,電氣部分等。
權利要求1.一種擺式腳踏倒三輪車,由前後兩部分車體鉸接而成,前車體包括並排著的兩個前輪、前車架、及與前車架連在一起的把手部件,包括把手杆、把手;後車體包括後車架及裝在後車架上的車座、腳踏驅動部件和一個後輪,後車架的前部與前車架的後部通過轉向部件頭管鉸接在一起,其特徵在於,鉸接前後車體的頭管是前傾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擺式腳踏倒三輪車,其特徵在於,以後輪為驅動輪設置動力驅動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擺式腳踏倒三輪車,其有兩個前輪(4),和一個後輪(9),其鉸接前後輪部分的轉向部件——頭管(5)是前傾的,這樣使得後輪部分可左右擺動。騎行者通過後輪部分向一側傾斜來實現轉向,轉彎時內傾,以重心內傾抵消了轉向時的向外離心力,有較強的抗側翻能力,並且由於前輪是不傾斜的,這裡把手(1)主要起扶手作用,騎行者無須時時保持平衡,使得操控也比較容易。本實用新型亦可發展出其他衍生品,譬如動力型擺式倒三輪車。
文檔編號B62K21/12GK202847905SQ201220324030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5日
發明者陳增儒 申請人:陳增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