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藍光屏蔽功能的光擴散膜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2:29:26 2
具有藍光屏蔽功能的光擴散膜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藍光屏蔽功能的光擴散膜。該光擴散膜由基體材料層、光擴散層和藍光屏蔽層組成,所述的基體材料層的兩個表面分別設置有所述光擴散層和藍光屏蔽層;其中所述光擴散層是在基體材料中均勻分散有有機矽樹脂球形微粉,其厚度佔整個膜厚度的5-20%,所述的有機矽樹脂球形微粉的質量佔光擴散層總重量的0.5-2%;所述藍光屏蔽層是在基體材料中均勻分散有藍光屏蔽粒子,其厚度佔整個膜厚度的5-20%,所述藍光屏蔽粒子的重量佔藍光屏蔽層總重量的0.5-2%。本發明的光擴散膜具有霧度高、光線透過率適中且霧度和光線透過率穩定性好,並具有藍光屏蔽的效果。在製備過程中不使用溶劑、環保,同時製造工藝簡單、價格便宜,具有較好應用前景的極大市場價值。
【專利說明】具有藍光屏蔽功能的光擴散膜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光擴散膜,特別是一種具有藍光屏蔽功能的光擴散膜。
【背景技術】
[0002]擴散膜是一種可以將點、線光源轉換成線、面光源具備光擴散功能的薄膜。當光線在經過擴散層時,光線就會發生許多折射、反射及散射的現象,如此便造成了光學擴散的效果,屬於光學薄膜。擴散膜廣泛應用於平板顯示、LED燈等領域。
[0003]傳統的擴散膜主要是偏向於將光擴散,即在基體中加入光擴散粒子,而沒有考慮到提高其藍光屏蔽的性能。隨著LED產業的發展,LED在生活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LED燈的光源發射的白光之所以能夠形成主要是靠450?455nm波長的藍光激發螢光粉,其中波長越低擊發能力越強。通常LED光源的出廠波長控制在500nm之內,一般是450?455nm或455?460nm,都屬於輻射傷害最強的區段。如果波長變大,那麼激發螢光粉的能力就下降,發光效率就會降低。生產廠家為了追求亮度,通常會加強LED光源的藍光強度,人眼如果長期看這樣的光源,難免眼睛會受到藍光傷害。另外,還有一點,LED燈點燈的時間越長,光源中的螢光粉衰減越快,結果就會導致人眼接觸的藍光波段的光照越來越強烈,從而對人眼造成傷害。所以,長期在含有藍光的LED燈下工作,容易讓人產生頭暈眼花、不舒服的感覺,甚至會造成眼晴傷害,使得患眼病的機率會有所提高。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質量好、成本低、環保並且具有藍光屏蔽功能的光擴散膜。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藍光屏蔽功能的光擴散膜,包括基體材料層、光擴散層和藍光屏蔽層,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基體材料層的兩個表面分別設置有所述光擴散層和藍光屏蔽層;其中所述光擴散層是在基體材料中均勻分散有有機矽樹脂球形微粉,其厚度佔整個膜厚度的5-20%,所述的有機矽樹脂球形微粉的質量佔光擴散層總重量的0.5-2% ;所述藍光屏蔽層是在基體材料中均勻分散有藍光屏蔽粒子,其厚度佔整個膜厚度的5-20%,所述藍光屏蔽粒子的重量佔藍光屏蔽層總重量的0.5-2%。
[0006]所述基體材料為聚碳酸酯(P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丙烯(PP)中的一種。
[0007]所述有機矽樹脂球形微粉包括未經表面修飾的有機矽樹脂微球、由納米二氧化鈦修飾的矽微球中的至少一種。
[0008]上述藍光屏蔽粒子為由稀土元素氧化物修飾的矽微球。
[0009]本發明的光擴散膜具有霧度高、光線透過率適中且霧度和光線透過率穩定性好,並具有藍光屏蔽的效果。在製備過程中不使用溶劑、環保,同時製造工藝簡單、價格便宜,具有較好應用前景的極大市場價值。【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發明的具有藍光屏蔽功能的光擴散膜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本實施例採用的納米二氧化鈦修飾的矽微球的製備方法請參見中國專利光擴散劑、光分散材料及其製備方法(申請號201210111185.4)。使用矽樹脂微球作為添加劑的光擴散材料的製備工藝請參見中國專利適用於LED燈罩的聚碳酸酯複合材料及其製備方法(申請號201210040103.1)。稀土元素氧化物修飾的矽微球的製備方法請參見中國專利一種藍光屏蔽光擴散劑及製備方法(與本專利同時遞交審核)。
[0012]參見圖1,本發明的抗藍光的光擴散膜,包括基體材料層2,其一側表面設有光擴散層1,另一側表面設有藍光屏蔽層3,光擴散層I和藍光屏蔽層3均由基體材料分別複合以擴散粒子和抗藍光粒子而成。其 中,光擴散層中的擴散粒子的重量佔光擴散層總重量的
0.5-2%,藍光屏蔽層中的藍光屏蔽粒子的重量佔藍光屏蔽層總重量的0.5-2%。光擴散層I和藍光屏蔽層3分別佔整個膜厚度的5-20%。整個三層的光擴散藍光屏蔽膜,採用三層共擠出雙向拉伸製備而成。
[0013]其中光擴散層I含有的擴散粒子為有機矽樹脂球形微粉,即為由納米二氧化鈦修飾的矽微球、日本信越生產的KMP-590、KMP-470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擴散粒子的粒徑為1.5 μ m-2.2 μ m。藍光屏蔽層3含有的藍光屏蔽粒子為由稀土兀素氧化物修飾的娃微球,藍光屏蔽粒子粒徑為1.5 μ m-2.2 μ m。
[0014]下表列出了基體材料使用PC時的具體實施例及透光率和霧度的測試結果。
[0015]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藍光屏蔽功能的光擴散膜,包括基體材料層、光擴散層和藍光屏蔽層,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基體材料層的兩個表面分別設置有所述光擴散層和藍光屏蔽層;其中所述光擴散層是在基體材料中均勻分散有有機矽樹脂球形微粉,其厚度佔整個膜厚度的5-20%,所述的有機矽樹脂球形微粉的質量佔光擴散層總重量的0.5-2% ;所述藍光屏蔽層是在基體材料中均勻分散有藍光屏蔽粒子,其厚度佔整個膜厚度的5-20%,所述藍光屏蔽粒子的重量佔藍光屏蔽層總重量的0.5-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藍光屏蔽功能的光擴散膜,其特徵在於所述基體材料為聚碳酸酯(P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丙烯(PP)中的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藍光屏蔽功能的光擴散膜,其特徵在於所述有機矽樹脂球形微粉包括未經表面修飾的有機矽樹脂微球、由納米二氧化鈦修飾的矽微球中的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藍光屏蔽功能的光擴散膜,其特徵在於所述藍光屏蔽粒子為由稀土元素氧化物修飾的矽微球。
【文檔編號】G02B1/10GK103955016SQ201410162641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2日
【發明者】丁鵬, 施利毅, 趙昱, 唐聖福 申請人:上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