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分體式根管治療儀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22:40:4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分體式根管治療儀。
背景技術:
根管治療機是用於治療根管內牙髓壞死、慢性牙齦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牙周綜合症等牙科症狀的醫療設備;在現有的根管治療機中,其顯示屏、控制部、電池之間採用一體化的設計;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忘記充電或是因工作量過大的而導致電池沒電等情況;如在操作過程中進行充電,其電線會阻礙醫生操作,且機器移動範圍也會受到影響,使用並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分體式根管治療儀。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分體式根管治療儀,其設置於顯示器上,包括:相互獨立的控制部和電池座;
所述控制部包括:由機殼前蓋和機殼後蓋相互配合組成的機殼,所述機殼內部設有控制電路板;所述控制電路板上接有觸摸板和顯示屏,所述觸摸板和顯示屏均安裝於該機殼前蓋上;所述控制電路板上還接有根測儀接口、根擴馬達接口和第一電源板,所述第一電源板上設有第一觸片組,所述第一觸片組伸出於所述機殼後蓋的後端;
所述電池座包括:座體,所述座體的內部安裝有電池,所述電池與第二電源板相連接,所述第二電源板上設有第二觸片組,所述第二觸片組伸出到座體之外,且其用於與所述第一觸片組相抵接;所述座體上設有與該控制部的底部相匹配的固定位。
進一步,所述座體由相互配合的電池座上蓋和電池座下蓋相配合組成,所述電池座上蓋的外側面設有用於放置根測線和根擴馬達的支架。
進一步,所述第二電源板上接有充電電路板,所述充電電路板上設有充電接口。
進一步,所述控制電路板上還設有腳踏開關接口和開關組件。
進一步,所述觸摸板為透明觸摸板,且該透明觸摸板覆蓋於該顯示屏的外側。
進一步,所述第一觸片組和第二觸片組中的觸片數量均為四片。
本實用新型中採用控制部與電池座相分離的設計,在電池座電量低或是沒電時,只需通過更換電池座即可繼續進行工作,不用擔心因工作量大而導致電池沒電工作的尷尬,電池座不工作的時候可以單獨拿去不受打擾的地方充電。在操作的時候基本不用邊充電邊帶電工作,減少漏電可能,防止醫療事故,而且操作過程中也沒有充電線的纏繞和阻礙,減少醫生操作的分心及煩惱。
附圖說明
為了易於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下述的較佳實施例及附圖作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控制部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電池座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分體式根管治療儀,其設置於顯示器上,包括:相互獨立的控制部和電池座;
所述控制部包括:由機殼前蓋8和機殼後蓋1相互配合組成的機殼,所述機殼內部設有控制電路板2,控制電路板2上有根測根擴晶片控制電路和顯示屏的控制驅動電路;所述控制電路板2上接有觸摸板7和顯示屏6,顯示屏6和觸摸板7上都通過排線與控制電路板2相連,所述觸摸板7和顯示屏6均通過膠貼安裝於該機殼前蓋8上;所述控制電路板2上還接有根測儀接口11、根擴馬達接口12和第一電源板10,所述第一電源板10上設有第一觸片組9,第一觸片組9焊接固定在第一電源板10上,第一電源板10有插孔,方便連接控制電路板2;所述第一觸片組9通過機殼後蓋1的安裝孔,伸出於所述機殼後蓋1的後端;所述根測儀接口11用於與根測儀相接,所述根擴馬達接口12用於與根擴馬達相接;
所述電池座包括:座體,所述座體的內部安裝有電池56,該電池56為充電鋰電池,固定在電池座下蓋55內部;所述電池56與第二電源板54相連接,所述第二電源板54上設有第二觸片組52,第二觸片組52通過電池座上蓋的安裝孔,焊接固定有第二電源板54上,所述第二觸片組52伸出到座體之外,且其用於與所述第一觸片組9相抵接;第二觸片組52與控制部上的第一觸片組9相連,其為控制部提供電流並採集電池56的信息參數,所述座體上設有與該控制部的底部相匹配的固定位。
進一步,所述座體由相互配合的電池座上蓋51和電池座下蓋55相配合組成,所述電池座上蓋51的外側面設有用於放置根測線和根擴馬達的支架57。該支架57固定在電池座上蓋51側面,電池座上蓋51與電池座下蓋55通過螺絲固定,底部有矽膠墊,可以平衡放在操作檯面上;且支架57是可以折卸的配件,可以放置根測線和根擴馬達,方便操作者取用或是放置備用。
進一步,所述第二電源板54上接有充電電路板53,所述充電電路板53上設有充電接口。第二電源板54上有插孔,其用於與電池56及充電電路板53進行連接。該充電電路板53上有充電接口,通過螺絲固定在充電座上蓋51內部,並有插線與電池56連接。
進一步,所述控制電路板2上還設有腳踏開關接口13和開關組件。該開關組件包括:電源開關板5,與該電源開關板5連接的開關器件4,以及設置在該開關器件4的上面的按鍵3。
進一步,所述觸摸板7為透明觸摸板7,且該透明觸摸板7覆蓋於該顯示屏6的外側。
進一步,所述第一觸片組9和第二觸片組52中的觸片數量均為四片。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
把控制部插進電池座時,將控制部的底部與固定位對準,慢慢插入電池座,這樣控制部後面的第一觸片組9與電池座中的第二觸片組52將一一對接,觸片組之間除了進行電源供給外還有數據通信。其中,2個電源觸片給控制部供電操作,2 個觸片為採集電池56使用信息及充電信息。當按下控制部上的電源開關,電源接通,點亮屏幕,可以在觸控螢幕上進行設置操作。設置需要的功能,根測功能就可以進行操作。啟動根擴功能則需要踩下腳踏開關,腳踏開關接通時根擴功能才能操作。鬆開腳踏開關,根擴功能操作停止。完成各項操作後,再按一次控制部上的電源開關按鍵,電源切斷,控制屏熄滅,操作中止。
當電池座電量低需要充電的時候,電池座上的指示燈會閃爍,把控制部從電池座取下來,用配套的適配器插上充電接口,充電指示燈亮,顯示正在為電池56進行充電,當充電飽和時,充電指示燈滅,充電完成。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