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態混凝土注漿振搗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01:09:16 3
專利名稱:變態混凝土注漿振搗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施工裝置,尤其是變態混凝土施工裝置,屬於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碾壓混凝土壩技術以其機械化程度高、工期短、投資省等優點,在世界範圍內水利水電大壩施工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變態混凝土一般與碾壓混凝土相伴隨,且變態混凝土對碾壓混凝土壩的防滲、耐久及美觀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變態混凝土施工中,不僅要求注漿準確均勻,而且要求振搗密實。但目前工程界主要靠人工灑漿、漿液表面自然滲透的施工方式,國內外還沒有出現可用於變態混凝土快速施工的注漿振搗一體化機械設備,變態混凝土施工中普遍存在加漿不均勻、漿料浪費、漿液表面自然滲透慢、振搗時間長、施工質量難以保證、施工效率低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變態混凝土注漿振搗一體化工作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變態混凝土注漿振搗裝置,包括注漿裝置和振搗裝置,注漿裝置包括注漿頭、注漿管和注漿機架;注漿管與注漿機架由螺栓連接;振搗裝置包括振搗棒和振搗機架,還包括油缸;注漿機架鉸接在振搗機架上,油缸兩端分別鉸接在注漿機架和振搗機架上;振搗機架上部連接有鉸支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集注漿和振搗功能於一體,可根據需要實現注漿振搗工作狀態切換,結構緊湊、切換靈活、能實現變態混凝土機械化施工,滿足變態混凝土施工中注漿均勻、振搗密實的要求,可極大提高變態混凝土施工質量和效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注漿工作狀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振搗工作狀態結構示意圖。圖中零部件及編號:I一注漿頭,2—注漿管,3—注漿機架,4一振搗棒,5—振搗機架,6—油缸,7—鉸支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參見圖1、2,變態混凝土注漿振搗裝置,包括注漿裝置和振搗裝置,注漿裝置包括注漿頭1、注漿管2和注漿機架3 ;注漿管2與注漿機架3由螺栓連接;振搗裝置包括振搗棒4和振搗機架5,還包括油缸6 ;注漿機架3鉸接在振搗機架5上,油缸6兩端分別鉸接在注漿機架3和振搗機架5上;振搗機架5上部連接有鉸支座7。[0014]注漿管2上分布有小孔,其上端與輸漿管連接,下端與注漿頭I連接。振搗棒4和振搗機架5為多個。振搗棒4通過螺栓與振搗機架5連接。振搗機架5上部通過螺栓與鉸支座7連接。振搗機架5由異形工字梁、鉸接板、連接板等組成。當若干振搗棒與前排注漿管向下相間排列於同一垂直平面內時,注漿管底部較振搗棒底部低。鉸支座7可將整個裝置安裝在其它設備(如挖掘機小臂)上。振搗機架5與鉸支座7連接時可旋轉一定角度,使振搗機架5和外接設備行進線路可形成一定夾角,滿足具體施
工需要。注漿時,如果振搗棒與前排注漿管相間排列於同一垂直平面內,直接將注漿頭插入混凝土中,漿液在一定壓力作用下,經過注漿管的小孔流入混凝土中;否則,先通過油缸伸長將注漿機架下,使注漿管與振搗棒相間排列於同一垂直平面內後,再將注漿頭插入混凝土中實現壓力注漿。振搗時,油缸拉起注漿機架使注漿管呈水平狀,對振搗裝置不形成幹擾,然後將振搗棒插入混凝土進行振搗。工作過程如下:注漿時,如果振搗棒與前排注漿管向下相間排列於同一垂直平面內(如圖1),直接將注漿頭插入混凝土中,漿液在一定壓力作用下,經過注漿管四周的小孔流入混凝土 ;否貝U,先通過油缸伸長將注漿機架放下,使注漿管與振搗棒向下相間排列於同一垂直平面內後(如圖1),再將注漿頭插入混凝土中實現壓力注漿。需振搗時,油缸拉起注漿機架使注漿管呈水平狀(如圖2),將振搗棒插入混凝土進行振搗。
權利要求1.一種變態混凝土注漿振搗裝置,包括注漿裝置和振搗裝置,注漿裝置包括注漿頭(I)、注漿管(2)和注漿機架(3);注漿管(2)與注漿機架(3)由螺栓連接;振搗裝置包括振搗棒(4)和振搗機架(5),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油缸(6);注漿機架(3)鉸接在振搗機架(5)上,油缸(6)兩端分別鉸接在注漿機架(3)和振搗機架(5)上;振搗機架(5)上部連接有鉸支座(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變態混凝土注漿振搗裝置,屬於施工技術領域。它包括注漿裝置和振搗裝置,注漿裝置包括注漿頭、注漿管和注漿機架;注漿管與注漿機架由螺栓連接;振搗裝置包括振搗棒和振搗機架,還包括油缸;注漿機架鉸接在振搗機架上,油缸兩端分別鉸接在注漿機架和振搗機架上;振搗機架上部連接有鉸支座。本實用新型集注漿和振搗功能於一體,可根據需要實現注漿振搗工作狀態切換,結構緊湊、切換靈活、能實現變態混凝土機械化施工,滿足變態混凝土施工中注漿均勻、振搗密實的要求,可極大提高變態混凝土施工質量和效率。
文檔編號E02D15/02GK203160248SQ20132011814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5日
發明者吳旭, 彭衛平, 顏曦, 鄭鵬鵬, 徐紹波, 歐陽新群, 張宏武, 譚德明, 劉翔, 黃偉, 易海軍 申請人: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武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