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處理用電凝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18:07:21 2
專利名稱:廢水處理用電凝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廢水處理用電凝設備涉及一種電凝裝置,尤其是指處理廢水用電凝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廢水處理用電凝裝置是通過電解槽內的電極板組對廢水進行電解、凝絮、氣浮等一系列反應,而使廢水得到淨化的一種環保處理設備。通過對間距為Icm — 2cm之間的水加上一定的電壓,使水中的各種有機物破碎分解,將大分子破碎成小分子,再參與水中的電子流運動得到電子或失去電子,最終與鐵極板或鋁極板析出的鐵鹽或鋁鹽產生共沉析出,而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則在一定的電壓、電流作用下先打斷其在水中複雜的絡合鏈或鰲合鏈,再參與得到電子或失去電子的置換反應(主要是與水中的Fe、Al離子)最終會部分成為細微的分子粒狀態沉澱或仍然以金屬離子的氫氧化物沉澱形式與Fe,Al氫氧化物共沉析出。但此結構設備存在以下缺陷:一、金屬極板表面容易被汙垢覆蓋,電解過程無法順暢進行,處理汙水的效率大大下降。二、電解槽廢水排放口和電解浮泥出口均處於同一區域,由於泥水混雜,分離不暢,使排放出的淨化廢水中合泥量較高,致使後續廢水固液分離系統負荷較大,增加了後續汙泥幹化處理的難度。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缺陷,提供一種泥水自動分離技術效果好,汙水處理速度快,能減輕後續工序處理工作量的電凝設備。本實用新型廢水處理用電凝設備,包括電解槽I以及其內間隔排列的多層電極板2 ;所述電解槽I側壁下部設有進水口 11、上部設有出水口 12和排汙管13,底部設有排泥口 14 ;在所述電解槽I軸心設有轉軸4,在所述多層電極板2之間由轉軸4徑向延伸有多層刮板5,所述刮板5上下表面分別與上下兩個電極板2的板底面和板頂面接觸,所述轉軸4由電動機3帶動,其特徵在於所述電解槽I上部有溢流槽15,所述排汙管13設置在溢流槽15中;所述電解槽I上部的內側壁面設有排水槽16,所述出水口 12設置在排水槽16中。採用上述結構,在廢水處理中電解後的凝絮浮泥能自動溢流至溢流槽外排,無需人工操作。外排汙泥中含水量低,便於後續的汙泥幹化處理;通過排水槽實現外排淨化廢水中汙泥含量低,便於後續的廢水固液分離處理。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廢水處理用電凝設備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廢水處理用電凝設備,包括電解槽I以及其內間隔排列的多層電極板2 ;所述電解槽I側壁下部設有進水口 11、上部設有出水口 12和排汙管13,底部設有排泥口14 ;在所述電解槽I軸心設有轉軸4,在所述多層電極板2之間由轉軸4徑向延伸有多層刮板5,所述刮板5上下表面分別與上下兩個電極板2的板底面和板頂面接觸,所述轉軸4由電動機3帶動,在所述電解槽I上部有溢流槽15,所述排汙管13設置在溢流槽15中;所述電解槽I上部的內側壁面設有排水槽16,所述出水口 12設置在排水槽16中。本實用新型廢水處理用電凝設備在工作時,待處理的可電解廢水從電解槽I的進水口 11進入,並自下而上流經通有直流電壓的電極板2,在直流電壓的作用下,主要發生兩方面的反應:首先,汙水從進水口 11進入電解槽I內並通以直流電後,氧化還原反應隨即發生。裝在轉軸4上的刮板5隨轉軸4旋轉,隨著刮板5不斷清洗電極板2,電極板2表面始終保持清潔。這樣陽電極板2的金屬離子不斷析入水體,通過電子的得失,完成對水中汙染物氧化還原反應。隨著刮板5的轉動,陽極電極板2析入水體的離子被均衡地帶入水體各處,使氧化還原反應均衡高效持續進行隨著陽極板離子源源不斷析入水體,電解汙水產生的氫氧根(OH)與金屬離子形成金屬氫氧化物。眾所周知,金屬氫氧化物就是淨水劑,電解形成的氫氧化物與氧化還原反應的去除的汙染物以及水體中的其它汙染物(如懸浮物等)產生了凝聚反應,形成大量的被分離出來的汙染物的絮體。這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接續反應,是將汙水中汙染物從水體中分離出來的重要一步。其次,汙水從進水口 11進入電解槽I內並通以直流電後,其陰陽極電極板2分別源源不斷的產生氫微氣泡和初生態的氧。隨著刮板5的運轉,上述初生態的氧從陽極電極板2表面不斷進入水體。眾所周知,初生態的氧是最強的氧化劑,它不僅將水體中汙染物氧化而去除,它還對汙水的脫色、除臭、消毒和殺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氧化去除的汙染物也一樣形成絮體。隨著除垢器刮刀的運轉,陰極板表面的氫的微氣泡不斷地進入水體並由除垢器的攪拌而均勻分布於水體,從而迅速附著在被去除的汙染物絮體上使之比重變小,隨著被處理水流出浮至水面形成浮渣,並用機械方式刮除,下層水則是清沏透明的排放水,這是被去除的汙染物和水體分離的過程。在電解氣體氫氣的限制下,絮凝汙泥自動往上浮升,進入排放區域。由於重力的作用,絮凝汙泥中的水份下沉進入排水槽16從出水口 12排出,而依附有氫氣的絕大部分汙泥則繼續自動上浮得以濃縮進入排汙環槽15從排汙管13排出。
權利要求1.廢水處理用電凝設備,包括電解槽(I)以及其內間隔排列的多層電極板(2);所述電解槽(I)側壁下部設有進水口( 11 )、上部設有出水口( 12 )和排汙管(13 ),底部設有排泥口(14);在所述電解槽(I)軸心設有轉軸(4),在所述多層電極板(2)之間由轉軸(4)徑向延伸有多層刮板(5),所述刮板(5)上下表面分別與上下兩個電極板(2)的板底面和板頂面接觸,所述轉軸(4 )由電動機(3 )帶動,其特徵在於所述電解槽(I)上部有溢流槽(15),所述排汙管(13)設置在溢流槽(15)中;所述電解槽(I)上部的內側壁面設有排水槽(16),所述出水口(12)設置在排水槽(16)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廢水處理用電凝設備涉及廢水處理用電凝設備。包括電解槽(1)以及多層電極板(2);所述電解槽(1)側壁下部設有進水口(11)、上部設有出水口(12)和排汙管(13),底部設有排泥口(14);在所述多層電極板(2)之間由轉軸(4)徑向延伸有多層刮板(5),所述刮板(5)上下表面分別與上下兩個電極板(2)接觸,所述轉軸(4)由電動機(3)帶動,在所述電解槽(1)上部有溢流槽(15),所述排汙管(13)設置在溢流槽(15)中;所述電解槽(1)上部的內側壁面設有排水槽(16),所述出水口(12)設置在排水槽(16)中。
文檔編號C02F1/463GK202968218SQ201220448590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4日
發明者袁仕清 申請人:東莞市昊良卓電子研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