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切磨兩用的鋸片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18:01:31 3

本發明涉及鋼材及木用切割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切磨兩用的鋸片。
背景技術:
圓鋸片廣泛用於冶金、機械、石材加工等行業,在對鋁合金、塑鋼、彩鋼板、實木、刨花板、密度板等材料進行切割時,由於切割後存在切面刀痕、崩邊或者毛刺等問題,造成切割面對接重合度低,需要切割後打磨切割面,這樣就需要切斷設備和磨麵設備分別裝上鋸片和砂輪(一般磨麵用角向前磨光機),或者切斷磨麵用角向前磨光機,在角向前磨光機上更換工具,進行交替工作,這樣無形就增加了操作人員的工作時間,降低了工作效率,且磨麵的平整度、磨麵和型材的垂直度也不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切磨兩用的鋸片,可以同時完成切割和打磨割面,大大提高了效率,並提高了磨麵的平整度、磨麵和型材的垂直度,刀頭鑲嵌式的設計同時也提高了鋸片在切割過程中被切割材料對鋸片刀齒的衝擊性,刀頭不容易掉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包括:鋸片本體、雙層刀頭、齒背和砂輪,在所述鋸片本體上,貼合在每個所述齒背的同一側均設置有凹槽,雙層刀頭焊接在凹槽內;
所述砂輪包括上砂輪和下砂輪,所述上砂輪和下砂輪均為圓環狀,所述上砂輪和所述下砂輪分別設置在鋸片本體的兩側,所述鋸片本體、上砂輪和下砂輪上均設置有相互適配的螺栓通孔,所述上砂輪和所述下砂輪通過螺栓固定在鋸片本體上。
較佳地,所述雙層刀頭包括內刀頭和外刀頭,所述內刀頭和外刀頭貼合 ,內刀頭與齒背貼合。
較佳地,所述內刀頭由粉末狀的硬質合金再生料壓制而成。
較佳地,所述外刀頭由粉末狀的硬質合金原生料壓制而成。
較佳地,所述齒背的寬度為相鄰兩個齒背之間最大距離的65%-80%。
較佳地,所述砂輪為樹脂結合劑金剛石砂輪。
較佳地,所述螺栓通孔的數量為三個,每個螺栓通孔之間夾角為120°。
較佳地,粉末狀的硬質合金原生料的硬度為HRA91以上且其刀頭牌號為YG6以上品質。
較佳地,所述上砂輪和下砂輪均為圓臺結構,圓臺結構底面與側面的夾角為60°。
較佳地,所述硬質合金為鎢鈷合金。
本發明積極效果如下:
1. 通過沉頭螺絲把上砂輪和下砂輪固定在鋸片本體上,選用樹脂結合劑金剛石砂輪,樹脂結合劑金剛石砂輪對切割面的修復更加光滑,且能夠和鋸片本體更好的貼合,螺栓通孔為三個,之間夾角為120°,這樣的設計使鋸片在工作過程中,能夠保持穩定,由此,本發明可以同時完成切割和打磨割面,大大提高了切割面和被切割材料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提高工作效率。
2.在鋸片本體上,貼合在每個所述齒背的側面設置有凹槽,每個凹槽均在其貼合的齒背的同一側,雙層刀頭通過焊接固定在凹槽內,由此,雙層刀頭嵌入在凹槽內,採用本發明這種創造性的嵌入式焊接,大大提高了鋸片在切割過程中被切割材料對鋸片刀齒的衝擊性,刀頭不容易掉落。
3.齒背採用寬齒背設計即齒背的寬度為相鄰兩個齒背之間最大距離的65%-80%,大大提高了鋸片在整個切割過程中抗衝擊性的要求,即使在被切割對象有強大阻力情況下,齒背也不容易變形或斷裂,大大提高了鋸片的穩定性。
4.刀頭為雙層刀頭,分為內刀頭和外刀頭,所述內刀頭和外刀頭貼合,內刀頭與齒背貼合。內刀頭由鎢鈷合金再生料壓制而成,鎢鈷合金再生料的成本較低、雜質較多、硬度低、韌性好、焊接強度高,由此可以在雙層刀頭在焊接在鋸片上時,避免了焊接過程中拉應力對刀頭的破壞,避免冷裂紋的產生,提高了刀頭強度;外刀頭由鎢鈷合金原生料壓制而成,所述鎢鈷合金原生料硬度高、耐磨性好、強度高的特性,特設置在參與切割部分,由此,使雙層刀頭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很好的切割物品,不易耗損。
5.上砂輪和下砂輪均為圓臺結構,圓臺結構底面與側面的夾角為60°,這種設計使得砂輪在切割材料的時候便於直接進到被切割材料的空隙中,便於修磨被切割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正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立體圖;
圖3本發明C部的放大圖;
圖4為本發明的上砂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下砂輪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鋸片本體、2雙層刀頭、2-1內刀頭、2-2外刀頭、3齒背、4砂輪、4-1上砂輪、4-2下砂輪、5螺栓通孔、5-1上砂輪螺栓圓孔5-1、5-2下砂輪螺母槽、6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5所示,本發明包括鋸片本體1、雙層刀頭2、齒背3和砂輪4,在所述鋸片本體1上,貼合在每個所述齒背3的同一側均設置有凹槽6,即所有的凹槽6均貼合在齒背3的相對左側或者所有的凹槽6均貼合在齒背3的相對右側,換個角度說,也可以說是所有的凹槽6均貼合在齒背3的相對前側或者所有的凹槽6均貼合在齒背3的相對後側,形成的結構為凹槽6的兩側對應的都是齒背3,雙層刀頭2通過焊接固定在凹槽6內,由此,雙層刀頭2嵌入在凹槽6內,採用本發明這種創造性的嵌入式焊接,大大提高了鋸片在切割過程中被切割材料對鋸片刀齒的衝擊性,刀頭不容易掉落,較佳地,齒背採用寬齒背設計,大大提高了鋸片在整個切割過程中抗衝擊性的要求,即使在被切割對象有強大阻力情況下,齒背3也不容易變形或斷裂,大大提高了鋸片的穩定性,較佳地齒背的寬度為相鄰兩個齒背之間最大距離的65%-80%,相鄰兩個齒背之間最大距離為兩個相鄰齒背最外側邊緣線之間的距離。
所述雙層刀頭2分為內刀頭2-1和外刀頭2-2,所述內刀頭2-1和外刀頭2-2貼合,內刀頭2-1與齒背3貼合。所述內刀頭2-1由粉末狀的硬質合金再生料壓制而成,較佳地,內刀頭2-1選用鎢鈷合金再生料壓制而成,鎢鈷合金的主要成分為碳化鎢WC和粘結劑鈷Co,所述鎢鈷合金再生料為粉末,所述鎢鈷合金再生料為鎢鈷合金在切削或使用過程掉下來的粉末,成本低廉,更佳地選用的鎢鈷合金再生料的高溫伸縮率與鋸片本體1硬質合金的高溫伸縮率一致,鎢鈷合金再生料的成本較低、雜質較多、硬度低、韌性好、焊接強度高,由此可以在雙層刀頭在焊接在鋸片上時,避免了焊接過程中拉應力對刀頭的破壞,避免冷裂紋的產生,提高了刀頭強度,由此可以在雙層刀頭2焊接在鋸片上時,避免了焊接過程中拉應力對刀頭的破壞。所述外刀頭2-2由粉末狀的硬質合金原生料壓制而成,較佳地,粉末狀的硬質合金原生料的硬度為HRA91以上且刀頭牌號為YG6以上品質。所述外刀頭2-2選用硬度為HRA91以上的高硬度、高耐磨、高強度的鎢鈷合金原生料,該鎢鈷合金原生料硬度高、耐磨性好、強度高的特性,特設置在參與切割部分,由此,使雙層刀頭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很好的切割物品,不易耗損,製備過程中,先往模具中放入粉末狀的硬質合金再生料,然後放入粉末狀的硬質合金原生料,在80-120MPa的壓力下,使內刀頭2-1和外刀頭2-2分別壓製成型並緊密貼合,形成雙層刀頭2,最後對雙層刀頭2進行燒結,即通過加熱到接近粘結金屬熔點(1300~1500℃)的時候,硬化相與粘結金屬便形成共晶合金,經過冷卻,硬化相分布在粘結金屬組成的網格裡,彼此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形成雙層刀頭2。
所述砂輪4包括上砂輪4-1和下砂輪4-2,所述上砂輪4-1和下砂輪4-2均為圓環狀,上砂輪4-1和下砂輪4-2,所述上砂輪4-1和所述下砂輪4-2分別設置在鋸片本體1平面的兩側,所述鋸片本體1、上砂輪4-1和下砂輪4-2上均設置有相互適配的螺栓通孔5,所述上砂輪4-1和所述下砂輪4-2通過螺栓和螺母固定在鋸片本體1上,所述上砂輪4-1和下砂輪4-2的中心與鋸片中心對應一致。本實施例中,鋸片本體1、上砂輪4-1和下砂輪4-2上均設置有三個螺栓通孔5,螺栓通孔5之間夾角為120°,具體的,上砂輪4-1上的螺栓通孔5為上砂輪螺栓圓孔5-1,下砂輪4-2的螺栓通孔5為下砂輪螺母槽5-2。
這樣的設計使鋸片在工作過程中,能夠保持穩定,所述砂輪4選用樹脂結合劑金剛石砂輪,樹脂結合劑金剛石砂輪對切割面的修復更加光滑,且能夠和鋸片本體1更好的貼合,由此,本發明可以同時完成切割和打磨割面,大大提高了切割面和被切割材料的垂直度、平整度。所述上砂輪4-1和下砂輪4-2均為圓臺結構,圓臺結構底面與側面的夾角為60°,這種設計使得砂輪在切割材料的時候便於直接進到被切割材料的空隙中,便於修磨被切割面。
使用時,將上砂輪4-1和下砂輪4-2分別放置在鋸片本體1平面的兩側,並將砂輪4-1、下砂輪4-2以及鋸片本體1各自的三個螺栓通孔5對其,將十字沉頭螺栓依次穿過上砂輪4-1上的上砂輪螺栓圓孔5-1、鋸片本體1上的螺栓通孔5和下砂輪4-2上的下砂輪螺母槽5-2,在十字沉頭螺栓的末端安上螺母進行固定,固定後,螺母被固定在放置在下砂輪4-2的下砂輪螺母槽5-2中。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他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