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縣山水旅遊(重慶市彭水縣鞍子鎮兩大旅遊區)
2023-06-10 18:25:02 1
彭水縣山水旅遊?羅家坨苗寨四面環山,寨居山凹,全寨子同為羅姓沒有雜姓,故名羅家坨;苗寨地處梅子、諸佛、鞍子三鄉結合部,羅家坨東鄰梅子的甘泉村、諸佛的小裡村,北與鹿 角鎮橫路村隔河相望,西南與本鄉的鞍子村相連,隸屬鞍子鄉新式村四組,距鄉人民政府6公裡,共有羅姓80餘戶,350餘人,面積3平方公裡(包括森林面 積),其中:耕地面積1500畝,原始次生林面積2500畝,平均海拔800公尺,是一個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土地肥沃、物種豐富、氣候宜人,苗族氣息保 存完好的苗族村寨[1],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彭水縣山水旅遊?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彭水縣山水旅遊
羅家坨苗寨四面環山,寨居山凹,全寨子同為羅姓沒有雜姓,故名羅家坨;苗寨地處梅子、諸佛、鞍子三鄉結合部,羅家坨東鄰梅子的甘泉村、諸佛的小裡村,北與鹿 角鎮橫路村隔河相望,西南與本鄉的鞍子村相連,隸屬鞍子鄉新式村四組,距鄉人民政府6公裡,共有羅姓80餘戶,350餘人,面積3平方公裡(包括森林面 積),其中:耕地面積1500畝,原始次生林面積2500畝,平均海拔800公尺,是一個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土地肥沃、物種豐富、氣候宜人,苗族氣息保 存完好的苗族村寨。[1]
而今的羅家坨仍然還延續著羅氏家族原滋原味的風土人情,住的是青瓦木結構四合院、石海壩、吊腳樓和「馬屁股」民居,以火鋪、鼎罐、三腳、鐵鍋、石地、石磨、 石濾、草凳等為生活工具,耕牛、犁頭、鋤頭、蓑衣等為生產工具,背桶、背篼、高夾等為運輸工具,娶親嫁女按周公禮節,講三媒六證,按三回九轉之風俗,吹吹 打打、騎馬坐轎才能步入婚姻之天堂。人死之後要請樂師,誦經拜佛,入棺上孝,開路、置辦道場地多日(三、五、七、十一日至一月不等)方能入土安葬,七七四 十九天後,亡人脫落災脫落難,才能轉世投胎,早升天界。羅氏家族人 ,能歌善舞,山歌、民歌優美動聽,長唱不衰。
民歌之鄉
境內地勢周高中低,形似馬鞍,俗稱 "鞍子頭",鞍子鄉因此得名。景區群山綿延,溪河縱橫,田肥土沃,氣候宜人,物產豐富。這裡是彭水苗族聚居最多,苗寨保存最完整,苗俗習慣最濃鬱的山鄉。生活在這裡的苗民,他們行苗禮,習苗俗,過苗節,穿苗衣,唱苗歌,跳苗舞。著名的苗歌曲調"嬌阿衣"以其自然、奔放的氣勢,優美動聽
鞍子苗寨民族風情園,是鑲嵌在烏江畫廊風景區眾多旅遊景點之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到這裡觀光旅遊,可以探訪一個古老民族的諸多奧秘;可以品味苗山、苗嶺、苗民居厚重的歷史文化;可以體驗苗寨獨特的民族風情;可以攀石磨、走石林、遊雲盤、逛神皇岍等景點,盡情嬉戲於苗鄉奇異的自然山水之間。鞍子人熱情好客,到此一遊,可充分體驗古老的苗族風情。
建設中的鞍子苗寨(石墨巖)位於鞍子鄉大池村一組,苗寨後山有大片怪異奇特的石林與天然洞穴連成一片,農家木屋、鄉間野炊,有一種濃濃的苗韻。鞍子苗寨主要建設內容為:盤歌堂1300平方米,歌舞廣場800平方米、景區內環寨公路2公裡,步遊道5公裡,苗族風情街500米及相關配套設施。
鞍子石磨巖苗寨面積約2.5平方公裡,整個景區大小自然景觀30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盡收眼底。其形生動,其貌獨特如石蓮花、石鵝、石綿羊、八仙會聚、石鱷魚、石磬等,其中最負盛名的便是狀若盛開蓮花的石磨盤。其底座為堅硬的巖石,直徑約3米,頂部幾乎同樣大小,厚約2米,中間僅有一根直徑約80釐米、高約1米的石徑支撐。
鞍子苗寨,炊煙繚繞,宛如世外桃源。著名苗歌《嬌阿依》傳唱千古。羅家坨苗寨,國家第一批民族保護村寨,古色古香,風情醉人。石磨巖景區,千奇百怪的石林風光,富麗雄偉的盤歌堂,古樸典雅的苗家老宅……苗家風情,給你不一般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