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600字
2023-09-24 05:58:10 2
篇一:《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徐文靜
《媽媽不是我的傭人》這本書講了一個名叫阿章的孩子從小什麼事都不幹,只會學習。直到有一次媽媽有事,讓他的暑假在鄉下度過,他才發現自己與別的孩子有天壤之別。從此,他開始改變自己,但這對於從小生活在城市裡的阿章來說,談何容易。剛開始阿章會忘帶作業本,被罰站,膽小怕事……但經過不懈努力,在挫折面前又爬起來的阿章,終於把自己的生活變得有條理。
暑假快結束的時候,阿章聽說養雞能賺錢,於是他養了兩隻小雞。很不幸的是,阿章的美夢被好朋友家的狗毀滅了。剛開始阿章傷心、痛苦,甚至無法原諒自己的好朋友。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鬥爭,阿章原諒了朋友,他學會了寬容、包容別人,最後開開心心得結束了他的鄉下生活。
在我們生活中,阿章的翻版不計其數,尤其是當今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們,他們大多數都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自認為很舒服、很快樂,豈不知自己失去了童年真正的樂趣和自己勞動得到的幸福。
媽媽養育我們是希望我們幸福,所以他會幫我們做很多事情,洗衣服、做飯、檢查作業等等,而我們有沒有靜下心來去好好想一想自己已經長大了,媽媽已經很累了,她需要我們體諒、也需要我們去關心愛護。許多父母疼愛孩子甚至溺愛孩子不僅讓孩子在將來的生活中得不到幸福,最後反而會害了自己的孩子。總有一天我們會離開父母去獨立生活,我們是時候應該自己反省一下,長到這麼大我們掌握了哪些生活技能?
如果你也像故事裡原來的阿章一樣,那麼就快快改變自己吧!記住: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讓我們學著長大,承擔自己的責任、用自己的翅膀去搏擊風雨,風雨過後彩虹一定會更加燦爛美好!
篇二:《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於天宬
這個假期裡我讀了韓昌旭寫的《媽媽不是我的傭人》這本書,它讓我看後深有啟發,頗有感想。
文章的主人公阿章是個來自都市的優等生,因故轉學到鄉下,因為以前在家有媽媽的幫助,可是一到鄉下媽媽不在身邊,所以經常發生丟三落四雜亂無章的毛病,還事事需要別人幫助。 有一次,表妹和他爭執,對他喊道:「請不要再把媽媽當成傭人!」阿章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以前他的房間那麼整潔,全是媽媽趁他上學時幫他整理的,他成績優秀全是媽媽幫他複習的,現在,他的生活一團糟是因為媽媽不在身邊,他自己又沒有獨立性,所以變成了這樣。於是他暗下決心改變自己,一點一點開始,學習 收拾整理,培養讀書習慣、學著節儉、遵守約定、正直、關心別人······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變得能一個人獨立地學習、生活,不再依賴媽媽,成了一個真正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媽媽不是我們的傭人,可有些小朋友因為從小嬌生慣養養成了凡事都依靠媽媽的壞習慣,怎麼辦?改!從現在起你就要改掉壞毛病,養成好習慣。我就是一個例子,因為從小太嬌慣了以致於我現在做事沒什麼計劃,凡事都依賴爸媽的安排,做事時拖泥帶水,從而養成了粗心的壞習慣。在這回期末考試的時候就因為粗心看錯題數學丟了 6 分,讓我的「金色陽光少年」泡了湯,可見養成好習慣很重要。我自從看了這本書後頗受啟發,立下決心改正。但我比起阿章就大大遜色了,雖說我已經養成了自理的習慣,但沒有他頑強的決心,還有很多毛病時常會犯,前腳立志要改,後腳又犯了。但爾蓋茨曾說過:「比起哈佛大學得畢業證書,讀書的習慣更加重要。」 所以我會一直不斷努力,一點一滴積累,慢慢養成很多良好的習慣。
篇三:《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陳至恆
《媽媽不是我的傭》人是韓昌旭寫的一本校園小說。這本書主要講了:阿章原來是個城市裡的小孩,現在暫時轉學到鄉下。到鄉下後,他每天的生活都是亂糟糟的,不是忘了做作業就是上學遲到,就連和他住在一起的表妹也不知為什麼與阿章有了仇似的。
一次,表妹和他再度發生了爭執,表妹大喊著:「請不要再把媽媽當成傭人!」阿章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阿章的房間保持乾淨都是因為媽媽趁他上學時間打掃乾淨的,阿章學習成績優秀是因為媽媽經常幫助他複習。而現在他生活的一團糟是因為他沒有獨立能力,他決定要改變自己。他從小事做起,一點一點開始。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養成了好習慣,能夠獨立學習和生活,不再依賴媽媽。表妹也不和他抗議了,反而誇讚他。由此可見養成良好的習慣對我們每個學生有著重要的作用。
讀了這本書後,我不斷的審視自己,我想起有一次在學校打開書包時,發現沒有帶文具盒,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原來自己整理書包後指望媽媽幫我檢查,交作業時,我卻手忙腳亂地再抽屜中找了好幾遍也找不到……唉,都是由於平時隨手亂丟東西惹的禍,這說明我有依賴、懶惰的壞習慣。我決定要向阿章學習,改變自己,讓媽媽少為我操心。
於是我開始獨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坐公交車回家、整理房間等等。一開始我害怕自己不行,慢慢地,我越做越好,學習成績也比以前更優秀了,媽媽還高興地誇我長大了不少。
我覺得我們要養成獨立學習、做事的能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少讓爸爸媽媽為我操心,不把爸爸媽媽當成我們的傭人。我也很佩服這本書的作者,讓我反省到了我不好的地方,才讓我能改正這些毛病。我以後還要做得更好,做一個懂事的孩子。
篇四:《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王依凡
暑假期間,我認真閱讀了《媽媽不是我的傭人》這本書。這本書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阿章,一個在都市長大的男孩,轉學到鄉下以後,由於不要適應,每天生活都變得亂糟糟的,不是忘了做作業,就是上學遲到。就連住在一起的表妹,也不知道為什麼與阿章有了仇似的。而在以前他可是全校第一的優等生啊!一次表妹和他再度發生了爭執,表妹大喊著:「請不要再把媽媽當做你的傭人!」阿章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阿章的房間保持乾淨都是因為媽媽趁他上學的時間打掃乾淨的;阿章的學習成績優秀是因為媽媽經常幫助他複習……
一切都是因為有了媽媽,阿章的生活才能正常運轉的,而現在,他的生活一團糟是因為他一旦離開了媽媽,也沒有獨立能力,才會有的結果。所以他發憤一定要改變自己,他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開始做起。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養成了良好的習慣,變成了一個全新的阿章。他一個人能夠獨立地學習、生活,不再萬事都依賴著媽媽了,表妹也再也不與他抗議了,反而大大地誇讚他。由此可見,養成良好的習慣對於我們每個學生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讀了這本書以後,我開始不斷地審視自己:自己的房間裡總是亂糟糟的;作業本有時找不到了,讓媽媽幫著找……這些都說明我有著依賴的壞毛病,沒有良好的習慣。所以我決定要向阿章學習,改變我自己,讓媽媽少為我操一份心。
於是我開始獨立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洗襪子、整理自己房間、學著洗碗、掃地等。一開始,我笨手笨腳的,擔心自己不行,慢慢地我越做越好:一個人坐車不再害怕,洗的襪子也乾淨了,有時也能幫幫爸爸、媽媽做點事了,媽媽誇我能幹了,說我長大了不少。
我們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增強獨立性,做事不依賴別人,只有這樣,將來才能夠獨立地生活下去。
篇五:《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我讀了《媽媽不是我的傭人》深有感觸,我原來覺得某些我的事情太麻煩了,我叫媽媽幫我做了就算了吧。反正又不是什麼大事,於是我每次遇到困難就喊:「媽媽……你幫我幹一下什麼什麼事好嗎?」不知趣的我總會被媽媽說:「哎。真是的嘍!!我又沒有欠你什麼,你老是叫我幫你做事,我是你的傭人啊。」但是媽媽總是幫我將某事認認真真的完成,真是個好媽媽。之後,我看了《媽媽不是我的傭人》這本書後,我終於明白了,媽媽不是我們的傭人啊!我們怎麼可以這樣對待撫養我們長大的母親呢??
看了這本書後,我知道了,裡面的主人公是「阿章」。記得有一次,阿章在舅舅住了四個月,在舅舅家的四個月,那裡有些貧窮,所以很辛苦,這才發現在家裡的時候,什麼事情都是媽媽為我做的,這次住在舅舅家,什麼事都得自己做,沒有媽媽是萬萬不能的。有一次,外婆在走路時不小心摔了一跤,阿章並沒有去扶一下外婆,卻在一旁哈哈大笑起來,看到這裡,大家肯定會認為,小孩子太不孝順了。
阿章的小表妹好像對阿章十分的有偏見,有一天,他們為了一件事又開始了爭吵,小表妹兇兇的,像阿章怒叫到:「你怎麼可以把你自己的媽媽當做傭人來看待呢!你以後不要再把你媽媽當做傭人了。」這時的阿章恍然大悟了,自己從來沒有想過媽媽,叫媽媽做這件事做那件事的。
阿章那時候什麼事都要媽媽幫著做,沒有了媽媽就相當於是去了一切,媽媽十分辛苦,他卻沒有為媽媽想到那麼一點點,「媽媽,您休息十分鐘吧!」「媽媽,您辛苦了」這些句子在他口中半個字都不會說的,反正就是不肯幹活。
但是,現在的阿章可是個又懂事又有禮貌的人了,所以現在,我們要像阿章學習。自己做的是我自己做,至少是我自己能做掉的。媽媽不會跟我們一輩子,一定要記住,「媽媽,不是我們的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