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塗料攪拌車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05:05:56 1

本發明涉及攪拌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塗料攪拌車。
背景技術:
攪拌機械廣泛用於建築、食品等各工程領域,用於材料均勻混合;使用者根據本工程的實際情況設計成各種適用於不同要求的攪拌機。現有的攪拌機只能單純的進行攪拌,不能直接讓工作人員直接觀察出攪拌的粘稠情況,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塗料攪拌車,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不易觀察攪拌情況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塗料攪拌車,其包括:車架、車輪、把手、攪拌箱、儲物箱、電動機、攪拌裝置、扇葉、粘稠感應器、粘稠顯示器、出料口和加熱棒;所述車架下端設有車輪;所述車架上端後側安裝有把手;所述把手內部設有加熱棒;所述車架前端設有攪拌箱;所述攪拌箱的底部設有電動機;所述攪拌裝置設置在攪拌箱內,且穿過攪拌箱底與電動機相連;所述扇葉安裝在攪拌裝置的上端;所述攪拌箱的後端安裝有儲物箱;所述攪拌箱的前端設有粘稠感應器和粘稠攪拌箱;所述出料口設置在攪拌箱的下端。
優選的是,所述攪拌裝置可上下伸縮;
優選的是,所述扇葉與攪拌裝置為活動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便利,通過黏稠感應器感應塗料的粘稠情況,然後在通過粘稠顯示器顯示出來,便於工作人員了解塗料狀況,增加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塗料攪拌車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攪拌裝置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車架;2、車輪;3、把手;4、攪拌箱;5、儲物箱;6、電動機;7、粘稠感應器;8、粘稠顯示器;9、出料口;10、加熱棒;11、攪拌裝置;12、扇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附圖1和2,本發明實施例包括:車架1、車輪2、把手3、攪拌箱4、儲物箱5、電動機6、攪拌裝置7、扇葉12、粘稠感應器7、粘稠顯示器8、出料口9和加熱棒10。在車架1下端設置車輪2,便於工作人員移動塗料攪拌車。在車架1上端後側安裝有把手3,並且在把手3內部設置加熱棒10,在天氣寒冷的季節,工作人員在工作之餘可以利用加熱棒10進行取暖。在車架1前端設置攪拌箱4,在攪拌箱4的底部設置電動機6,把攪拌裝置11設置在攪拌箱4內,且攪拌裝置11穿過攪拌箱4底部與電動機6相連,當電動機6轉動,即可帶動攪拌裝置11轉動,對塗料進行攪拌。所述攪拌裝置11可上下伸縮,且扇葉12安裝在攪拌裝置11的上端,扇葉12與攪拌裝置11為活動連接,當使用時,可以根據需要調節攪拌裝置11的上下高度,並且扇葉12可以拆卸,便於清洗。在攪拌箱4的後面安裝儲物箱5,可以把不便攜帶的物品放進儲物箱5內。在攪拌箱4的前面設有粘稠感應器7和粘稠顯示器8,粘稠感應器7可以感應到攪拌箱4內塗料的粘稠度,並且通過粘稠顯示器8顯示出來便於工作人員了解情況。把出料口9設置在攪拌箱4的下端,把塗料攪拌好之後,塗料通過出料口9排出,便於工作人員使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塗料攪拌車,其包括:車架、車輪、把手、攪拌箱、儲物箱、電動機、攪拌裝置、扇葉、粘稠感應器、粘稠顯示器、出料口和加熱棒;所述車架下端設有車輪;所述車架上端後側安裝有把手;所述把手內部設有加熱棒;所述車架前端設有攪拌箱;所述攪拌箱的底部設有電動機;所述攪拌裝置設置在攪拌箱內,且穿過攪拌箱底與電動機相連;所述扇葉安裝在攪拌裝置的上端;所述攪拌箱的後端安裝有儲物箱;所述攪拌箱的前端設有粘稠感應器和粘稠攪拌箱;所述出料口設置在攪拌箱的下端。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便利,通過黏稠感應器感應塗料的粘稠情況,然後在通過粘稠顯示器顯示出來,便於工作人員了解塗料狀況,增加了工作效率。
技術研發人員:沈雪芬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蘇州明軒地坪塗料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5.03
技術公布日: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