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層疊內翅片式油冷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07:44:01 1
專利名稱:一種層疊內翅片式油冷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冷器,特別涉及油冷通道內設置有內翅片,介質流過會產
生紊流的一種層疊內翅片式油冷器。
背景技術:
目前,機械行業用的油冷器中,都採用平行流結構形式,即冷切芯體由集流管,翅 片,扁管等組成,類似汽車空調用的冷凝器。這種結構形式雖然工藝較簡單,焊接質量比較 有保障,但散熱效果差,冷卻介質直接從一邊集流管通過扁管流向另一邊集流管,流向不發 生紊亂,傳熱面積,傳熱膜係數,換熱效率相對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散熱效果好的一種層疊 內翅片式油冷器。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層疊內翅片式油冷器,它由油冷通道及在每兩個通道之間設置 的散熱翅片一層層疊起來組成芯體,在芯體的上下兩面各安置一個支架,其中上支架設置 有兩個與芯體相通的孔用以裝配進出油管接頭體,該接頭體用於系統中的管路連接,在下 支架底面的兩邊各安置一個底座供安裝整個油冷器芯體的需要,各部件裝配完成後經釺焊 密封,所述油冷通道由鋁質的內板及外板衝壓成淺盒形組合而成,每張板在兩端邊經衝壓 形成通孔儲液室,在油冷通道內沿通道延伸方向焊接有內翅片,該內翅片將通道一分為二 形成兩個子通道。 上述述內翅片表面設置有百葉窗式的突起部分。 上述述通孔儲液室為階梯式通孔儲液室。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1)與同類產品相比,產品重量相同情況下,散熱效果有 很大的改進,節約材料;(2)板片中間焊接內翅片,結構緊湊,抗振動、耐壓強度好;(3)可以 根據系統散熱性能靈活改變層疊的數量,形成系列化產品,可縮短產品開發周期。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油冷通道組合結構示意具體實施方式如圖l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層疊內翅片式油冷器,結構包括有進油管接頭體 8、上支架5、出油管接頭體9、油冷通道、波浪形翅片、底板、底座7、下支架6等零部件。每兩 個油冷通道之間夾著波浪形散熱翅片,然後一層層疊起來組成芯體,可以根據系統散熱性 能靈活改變層疊的數量。還有組成該油冷器的底板和頂板是結構連接的需要,其中底板沒有進出油孔,底板裝配於芯體迴路的最下層,頂板裝配於芯體迴路的最上層,頂板兩邊孔供
冷卻油進出,在層疊板片芯體的上下兩面各安置一個支架,其中上支架5兩個孔用以裝配
進、出油管接頭體8、9,該接頭體用於系統中的管路連接;在下支架6底面的兩邊各安置一
個底座7供安裝整個油冷器芯體的需要,各部件裝配完成後經釺焊密封。 如圖2所示,其中油冷通道由鋁質的內板1及外板2衝壓成淺盒形組合而成,每張
板在兩端邊經衝壓形成階梯式通孔儲液室4,在油冷通道內沿通道延伸方向焊接有內翅片
3,該內翅片3將通道一分為二形成兩個子通。階梯式通孔儲液室起到分流,集合冷卻油的
作用,冷卻油通過每個油冷通道與機械送風進行直接熱交換而達到降溫的冷卻效果。為了
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內翅片3表面設置有百葉窗式的突起部分,介質流過會產生紊流,增
加換熱效率。
權利要求一種層疊內翅片式油冷器,它由油冷通道及在每兩個通道之間設置的散熱翅片一層層疊起來組成芯體,在芯體的上下兩面各安置一個支架,其中上支架(5)設置有兩個與芯體相通的孔用以裝配進、出油管接頭體(8、9),該接頭體用於系統中的管路連接,在下支架(6)底面的兩邊各安置一個底座(7)供安裝整個油冷器芯體的需要,各部件裝配完成後經釺焊密封,其特徵在於所述油冷通道由鋁質的內板(1)及外板(2)衝壓成淺盒形組合而成,每張板在兩端邊經衝壓形成通孔儲液室(4),在油冷通道內沿通道延伸方向焊接有內翅片(3),該內翅片(3)將通道一分為二形成兩個子通道。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層疊內翅片式油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內翅片(3)表面設 置有百葉窗式的突起部分。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層疊內翅片式油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通孔儲液室(4)為 階梯式通孔儲液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層疊內翅片式油冷器,它由油冷通道及在每兩個通道之間設置的散熱翅片一層層疊起來組成芯體,在芯體的上下兩面各安置一個支架,其中上支架設置有兩個與芯體相通的孔用以裝配進出油管接頭體,該接頭體用於系統中的管路連接,各部件裝配完成後經釺焊密封,所述油冷通道由鋁質的內板及外板衝壓成淺盒形組合而成,每張板在兩端邊經衝壓形成通孔儲液室,在油冷通道內沿通道延伸方向焊接有內翅片,該內翅片將通道一分為二形成兩個子通道。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散熱效果有很大的改進,節約材料,結構緊湊,抗振動、耐壓強度好,可以根據系統散熱性能靈活改變層疊的數量,形成系列化產品,可縮短產品開發周期。
文檔編號F28F3/08GK201527198SQ20092026410
公開日2010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30日
發明者關活, 馮遠新, 江春燕, 陳基鏞 申請人:江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