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點施深施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16:32:41 3
專利名稱:化肥點施深施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作物施肥用器具即化肥點施深施器。
現有給農作物施肥時,通常是用於撒播,這樣不但造成了肥料的很大浪費,而且需彎腰施肥,效率不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施肥效率高的化肥點施深施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化肥點施深施器,由內管、外管、盛肥筒、護殼、閘把、鴨嘴、手柄、彈簧、調節螺杆、調節套、彈簧座等組成,外管底端安有鴨嘴,頂端安有閘把、鴨嘴與閘把用拉絲連接,內管頂端安有手柄,在外管上開有進料口,旁道上口、旁道下口,在外管進料口處安有盛肥筒,在旁道上口及旁道下口之間對應處安有護殼,形成旁道,內管套在外管內,內管下部與外管進料口對應位置開有對穿條形孔,彈簧上座固定在內管底端,並將內管底端密封,彈簧下座固定在外管內,大彈簧放置在彈簧上座和彈簧下座之間,調節套安在內管內,調節螺杆上端和調節套鬆動聯結,調節螺杆下端旋入彈簧上座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其中1-手柄、2-閘把、3-外管、4-盛肥筒、5-調節螺杆、6-內管貯肥腔、7-彈簧上座、8-大彈簧、9-彈簧下座、10-拉絲、11-小彈簧、12-鴨嘴、13-內管、14-限定螺釘、15-調節套、16-進肥口、17-旁道上口、18-旁道、19-旁道下口、20-護殼。
下面結構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
圖1所示,外管3上在進料口16對應處安有盛肥筒4,在旁道上口17及旁道下口19對應處安有護殼20,形成旁道18;外管3底端安有鴨咀12,頂端安有閘把2,鴨咀12與閘把2間用拉絲10連接。
內管13套在外管3內,內管13頂端安有手柄1,內管13下部開有對穿條形孔,彈簧上座7固定在內管13底端上,並將內管底端密封。彈簧下座9固定在外管3內,大彈簧8放置在彈簧上下座之間。調節套15安在內管13內,調節螺杆5上端和調節套15鬆動聯結,下端旋入彈簧上座7中心螺孔內。
在限定螺釘14限定下,內管13由上至下移動到最大長度時,內管13上的條形孔和旁道上口17對齊,肥料由內管貯肥腔6經內管13上的條形孔旁道上口17流出,再經旁道18、旁道下口19流入外管3底端鴨咀12內。待鴨咀12入土後,收握閘把2,通過拉絲10拉開鴨咀12,肥料落入土中,提起器具,放開閘把2,器具恢復原狀。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重量輕,按農業技術要求,施肥量可調節,施肥時不彎腰、效率高。
權利要求1.一種化肥點施深施器,由內管、外管、盛肥筒、護殼、閘把、鴨嘴、手柄、彈簧、調節螺杆、調節套、彈簧座等組成,外管底端安有鴨嘴,頂端安有閘把,鴨嘴與閘把用拉絲連接,內管頂端安有手柄;其特徵在於在外管上開有進料口,旁道上口、旁道下口,在外管進料口處安有盛肥筒,在旁道上口及旁道下口之間對應處安有護殼,形成旁道,內管套在外管內,內管下部與外管進料口對應位置開有對穿條形孔,彈簧上座固定在內管底端,並將內管底端密封,彈簧下座固定在外管內,大彈簧放置在彈簧上座和彈簧下座之間,調節套安在內管內,調節螺杆上端和調節套鬆動聯結,調節螺杆下端旋入彈簧上座內。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化肥點施深施器,其特徵在於限定螺釘固定在外管上部,內管上部開有螺釘槽,限定螺釘插入內管螺釘槽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化肥點施深施器,以內管、外管為基礎,內管上開有條形孔,外管上開有進肥口、旁道口,再安有盛肥筒、護殼、手柄、鴨嘴及限位、限量裝置,從而實現定量、施肥不彎腰且具有效率高、結構簡單,重量輕等特點。
文檔編號A01C15/02GK2337757SQ982179
公開日1999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1998年8月1日 優先權日1998年8月1日
發明者李興有 申請人:李興有